手记:寻觅李栋

13.10.2014  20:22

李栋。[图片来源: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网站]

    新华网云南频道10月13日电(邱丽芳)10月10日上午,手机提示音响起,微信里有新消息。只要不是太忙都会第一时间查看。

    一位同事发了一个帖子:2014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里的云南人。两张照片,短短一百多字的文字,阅读量超过10万。

    2014刚揭晓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Eric Betzig的团队,里面有一个中国人李栋博士,他来自云南个旧。为自己是如此优秀的人的老乡而感到无比自豪,正能量瞬间拉到爆表。

    真的?假的?

    莫言获奖时几乎全民狂欢的热潮刚褪去没多久,难道这次是由云南人来引领?

    我没有转发,却想找到李栋。

    度娘几乎全空白的显示让人有点灰心。

    帖子里只说李栋来自云南个旧。他是不是个旧人,还是在红河州这个著名的侨乡,一早就已经移民,或者压根儿就是一个“香蕉人”?再或者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他们只是同名同姓呢?

    我决定倒着找。

    打开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全英文的网页,多少有点摸不着头脑。把研究所300多研究员翻了一个遍都没有找到李栋,哪怕是音近的。

    烦躁的在座位上起来坐下,坐下起来,眼睛盯着网站首页。

    突然,在页面的左下方看到Nobel Prize,我顺利的找到了帖子里那两张照片。然而那一段李栋专业方向的介绍让我心再一次跌落谷底。

    那个简单的网页反反复复的看,一个字母都不拉下。终于,我看到了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 Zhejiang University。

    最方便的就是找浙江大学了,确认李栋究竟是不是帖子里说的云南个旧人,如果是,就能知道他在哪里上高中,然后就能找到他的老师、同学,甚至是家人。

    微信群里翻到一个美女,至今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写着是浙江大学学报的,冒昧的加她,更加冒昧的请她帮忙。而资料只知道名字叫李栋,2002年入学,就连哪个专业都不知道。

    晚上十点多,这位美女告诉我查了物理系,没有;化学系,没有,但是化学系的主任建议问问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晚上十一点多,告诉我,查到了,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确实有个李栋,但是其它信息只能到明天了。

    难熬的一夜......

    11号上午让人无比沮丧,一早看到其它媒体对他的报道,先机尽失。

    既然这样,何不直接联系他本人。

    通过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网站,给李栋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

    杳无音信,安慰自己说这是因为时差。同时,费劲新力,山路十八弯之后终于找到和他有直接联系的他的初中班主任,邢万泉老师。爱生心切,邢老师负责任回复了,只是我看到的是之前已让人无比失望的声明。

    和浙大的联系,同样陷入等待的泥淖中。经查询,2002级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确实有一个学生叫李栋,确实是云南人。但是帮忙查询的刘老师说,按理02级的学生我应该给他们上过课,但是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是一个星期六,但是因为国庆节长假的原因,这是 一个上班的日子。电话打到香港大学公关部,电话留言清晰的说明:我们的工作时间是周一到周五。

    好吧,继续等待。

    掐着时间,已经是下午6:30,算着这个时候李栋应该起床了吧?一遍又一遍的打电话,一遍又一遍的刷新邮箱......和邢万泉老师一直在发微信,巧合的是邢老师是教政治的,是我中学时最喜欢的科目,交流科目,交流对学校的感情,交流教育界很多人感兴趣的“前十名”现象:

    1988年,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当时他暗自吃惊:那些已经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成就却平平。 这个现象引发周武的好奇,他开始追踪毕业班学生,经过十年、针对151位学生的追踪调查,周武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小学的好学生随着年级升高,出现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占43%;相反地,小学时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学生,在进入初、高中后,名次往前移的比率竟占81.2%。

    根据周武解释,这个中间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至于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父母、师长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反而扼抑了潜能和学习自主性。

    这个研究结果触及了基础教育的症结:究竟是分数重要,还是学习力重要?

    “李栋,是个很踏实的学生,初中时,成绩几乎都保持在前十名,但是喜欢看书,时常泡在图书馆里。

    快零点的时候邢老师劝我:早点休息吧,李栋可能今天忙,一直没有上线。你放心,他看到我的留言,一定会回复的。

    相信邢老师,相信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

    一夜无眠......

    持续不断的多方面努力,今天闹钟叫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查邮件:终于不再是转发的那个声明!

    直到现在,一共七封往来邮件,感受到李栋的真诚。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30出头的年龄正是努力奋斗的时候,我们不愿意过多的打扰他。正如他说的:“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做出好的成果了,我很乐意接受你的采访。

    祝福李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