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机远离45分钟课堂有多难?
重庆一家学院发起“21天课堂不玩手机”活动,吸引842名学生报名,学院最终选出400人参与挑战,规定一玩就算输。谁知,还不到4天,297名同学就被淘汰出局。
这个结果,足以让人感受到手机的魔力。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想方设法抵制它,手段有合法的,也有不怎么合法的,但最终,手机依然存在于课堂宝贵的45分钟里,被称为师生之间的“第三者”。
这个称呼很有意思。我们知道,第三者是一段关系的洪水猛兽,但同时也是一个信号,提示关系出现裂缝,所以第三者才能挤得进来。那么,手机这个“第三者”为什么能够插入师生之间呢?
当然,我们首先得承认,有些裂缝是天然存在、难以弥补的,比如个别学生骨子里就不喜欢读书。不能玩手机的时代,他们宁愿玩手指,老师有什么办法?只得尽人事,听天命了。
然而,大部分学生并非如此,就如重庆这次活动,842人报名,说明很多同学还是愿意全情投入,忠诚于课堂的45分钟。只可惜,有297人最终忍不住“出轨”了。这往往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我们不能忽略社会急促节奏对校园的影响。手机普及之后,通讯被视为“应该即时”。哪怕对学生,人们依然期待“我找你的时候,你应该马上回应”。所以,要求课堂45分钟绝对不碰手机,这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在毕业的年级。有参加活动的学生就坦言:“那天有急事,实在没办法……”于是就失败了。
除了现实原因,心理原因会更加复杂。从“师生关系”层面来说,有趣的教学会极具吸引力;无趣的,则会亮起更多的手机。这是很多学生深有体会的。有些老师讲课就是照本宣科,你听不听都一样,学生躲进手机里也是一种礼貌——总好过交头接耳嘛。
我们看到,努力让教学生动起来的课堂,玩手机的学生会更少。以湖北大学商学院经济系老师徐俊武的经验,如果学生开始玩手机,他就因势利导讲个冷笑话,于是很多学生就会把手机收起来。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也说,学生在课堂玩手机,难道只是他们的责任?做好教育创新,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果落到“学生个人”的层面,玩手机的原因就更多了。有些学生是焦虑型的,如果听课出现困难,他们会很烦,于是下意识掏出手机来玩,试图让自己平静;有些学生是自尊型的,学习不顺利,他们很挫败,所以逃进游戏里寻找成就感……这些学生的心理因人而异,玩手机的次数未必和“老师讲课生不生动”有关系,他们自身存在问题,需要老师个别关心和解决。
但无论问题是什么,面对手机这个“第三者”,老师和学生并非束手无策。只要双方都负起责任,在手机时代拥有“忠诚的45分钟”,这并不是一个奢望。 (周公子)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