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租催生美式“蜗居” 年轻人成“集装箱族”

20.10.2015  10:54

    希瑟展示她和卢克一手建造的“集装箱”建筑。

    仓库里有许多集装箱。

    希瑟和卢克在他们的集装箱里。

    设计师安德列住在拖车里。

    旧金山市区一个单间的月租金达到3000美元以上。图中红色区域为租金超过3250美元的地区。

    卡特尔购买的船。

    在美国,旧金山是房租最贵的城市了,一套仅有一个卧室的公寓平均月租为3500美元,而同样的公寓在洛杉矶月租才1750美元。于是,从住在漂浮的游船上到睡在停止运营的巴士里,许多年轻人萌生了很有创意的想法来躲避高昂的租金。

    与此同时,一些“房租难民”被迫住到附近的奥克兰市。从去年开始,奥克兰市开始滋生所谓的“集装箱村”,一些年轻人自己动手将集装箱改造成舒适的住所。

    租金只需600美元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从去年开始,奥克兰市的一个仓库变身名为“集装箱乌托邦”的小区。该小区由一堆15平方米的集装箱组成,里面住满了年轻人,其中有不少还是专业人士。住在“集装箱乌托邦”里,租客每月只需缴付600美元。别看租金便宜,但房屋里的安全设备、水、电、洗手间等设施一应俱全。

     更适合居住?

    “集装箱乌托邦”的创始人是30岁的希瑟·斯图尔特和32岁的卢克·伊斯曼,他们原先是一对情侣,两人也是这个集装箱村最早的住户。他们最初租住在旧金山室内,每个月辛苦赚来的工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房东。两人很快就厌倦了这种生活,于是在附近的奥克兰市租下了半英亩土地,并从港口买了一个集装箱,从此开始了美国式的“蜗居”生活。

    拥有一个这样的集装箱住所也花费不菲。在花去1.2万美元之后,他们将这个空荡的金属盒子改造成一个温暖的家,里面拥有淋浴间、双人床、冰箱以及太阳能电力。当然,在里面也能上网。

    卢克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并在科技界工作。最近,他正在开发自动浇灌植物的系统。在卢克看来,集装箱实际上比人们预期的更适合居住,因为它们能够经受各种天气中的长途旅行。“这差不多就是我的梦想。”卢克说。

     集装箱乌托邦”大受欢迎

    在这样的“蜗居”生活持续了一段时间,不久,他们觉得这应该是一项不错的生意,于是开始买进更多的集装箱进行改造,以供更多希望在旧金山寻找梦想的年轻人居住。

     对抗高生活成本

    “旧金山房租以每年20%的增速在增长,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住到我们的‘集装箱乌托邦’来,这能对抗大城市昂贵的生活成本。”卢克说。

    最初,希瑟和卢克在一处遭废弃的空地上设立了“集装箱乌托邦”。他们和几个朋友花了42.5万美元买下了这片空地。然而,“集装箱托邦”受到提倡生态和社会正义的人士的拥护,但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因为它们被认为不符合建筑规范及放置在不合适的地方。在邻居多次抱怨后,他们被迫在今年春天从那里迁出。

    在12位朋友的帮助下,他们用一部铲车把集装箱通通搬进了一座仓库内。如今,已经分手后的两人分别拥有自己的集装箱住所。

     希望吸引效仿

    卢克将自己的家刷上了天蓝色,并在一侧开了一个观景窗户,里面有一张高脚床。为使集装箱变得适合居住,总共花了大约1.2万美元。希瑟的住所还在改造,她在板墙上抹墙粉,把大树桩压成红木板再做成厨房桌面。为了打理“集装箱乌托邦”,希瑟辞掉了数字设计的工作,还卖掉了大多数家当。

    建立“集装箱乌托邦”只是他们的一个实验,他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地方仿效。“这里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之一。如果我们在这里可以办到,那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卢克说。不过,“集装箱乌托邦”在年轻人当中大受欢迎。

     躲房租妙方多

    在仓库大门外不远处,就有另一片“箱盒”社区。这种箱盒装有轮子,每间大约2.4米长,高度能让一个人坐起来。从2011年开始,艺术家格雷戈·克勒恩制作这种由再造材料建成的活动屋,免费送给奥克兰的流浪者。

    科技和创业繁荣造成了美国旧金山等地的“住房危机”。如今,各种微型公寓在美国各大城市不断增多,以满足资金短缺而又有住房需求的居民。这种微型公寓一般不超过18.5平方米,包括一个独立卫生间及一些简易的家具,厨房一般与邻居共用。

     住在船上

    躲避高昂的租金,一些年轻人纷纷另辟蹊径。23岁的莎拉·卡特尔近日在旧金山找到新工作,但她并没有搬入公寓,而是住到一艘船上。她花了 9600美元买了一艘船,吃住都在那里。算上水电费和泊船费,她一个月的花销约为350美元。“在这里5个月,船的价格就和我租房花的钱一样了。”卡特尔说。

    35岁的景观设计师安德烈·斯塔波罗则住在清风房车公司出产的拖车里,生活过得节俭又快乐。如今,他打算把拖车的一部分以月租500美元租出去。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