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敦邦:曾绘全本"红楼" 称至今对"红楼"一知半解
【编前】
“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曹雪芹的《红楼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些衍生品也成为经典。《红楼梦》连环画曾是我们童年记忆中美好的一页。提到《红楼梦》连环画,不得不提到戴敦邦,他是画《红楼梦》最多的画家,相信有不少人捧着戴敦邦手绘的《红楼梦》、《水浒》连环画长大,而戴老几十年画《红楼梦》的故事,也早已成了厚厚一部书。6月26日,华西都市报上海特约记者走进了戴敦邦的家。
戴敦邦说,自己这40多年的生活总是和《红楼梦》绕在一起——从1977年底受外文局(现北京外文出版社)之托为杨宪益夫妇翻译的英文版《红楼梦》配插图,到上世纪90年代创作《红楼梦的故事》连环画,再到2000年出版《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以及近年与他人合作《红楼梦》相关的3套画作,直至如今仍在为中国邮政设计绘制《红楼梦》特种邮票。
戴敦邦坦言,由于表现形式不同,他每次创作要考虑的内容都不一样,但唯一不变的宗旨是“忠于原作”。“对名著的理解不完全是个人化的,它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戴敦邦说。
初画红楼
求“智囊团”相帮
戴敦邦到现在也说不清,当年到底是谁举荐他为1978年的外文版《红楼梦》配图。戴敦邦说,他没有系统地拜师学过画,只是在师范中专“比别人多上了几节美术课”,“当时,我就是在社会上‘混’的,名不见经传”。后来他猜想,大概因为那个时代比较特殊,如果请的是名人,还得让他们交代很多问题,“结果倒是给了资历尚浅的我一个大机会”。
戴敦邦至今记得,当时对他的要求是“画出来的画要让外国人看得懂”,所以画作必须强调服装、头饰等细节,还得尽可能表现过去真实的贵族生活。戴敦邦有些为难,虽然曹雪芹在书里的描写挺细腻,但那些物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富家子弟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贫苦出身的他并没有概念。
于是,戴敦邦跑去请教阿英、启功、周汝昌、端木蕻良、吴恩裕等当时最顶尖的红学专家们。他记得最早找的是“研究红学资格最老”的阿英,那时老先生已经病入膏肓,躺在病床上帮戴敦邦分析。“最后他对我说,人物造型以明代为主,不排除清代,这成了我创作《红楼梦》形象的基准”。
为了让戴敦邦画出华丽的旗人服装,故宫博物院还特地为他找出了雍正十三妃的原作,让他仔仔细细地研究服饰细节。“很多都用到画作里去了,所以这个版本里的服饰,是画得最繁琐的。”
1978年,36幅《红楼梦》插图面世,戴敦邦声名大噪。从那以后就有了连锁反应,甚至“一想到画《红楼梦》,就想到找戴敦邦”。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