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污治污为洁净洱海筑防线

20.05.2015  14:22

大理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新建二期工程。

      □ 本报记者 黑毅鹤 赵子忠

      特约记者 李锦芳 文/图

      5月的天气有些闷热,位于大理市太邑乡温泉村老320国道和西洱河之间的大理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截污干管工程施工工地却是一片忙碌场景。

      大理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段红斌向记者介绍:“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配套截污管网工程总长4.1千米,预计6月下旬就可完成全部管网建设,完工后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就可以正式投产,届时可彻底解决大理、下关、凤仪片区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让流入西洱河的水更加清澈。

      据了解,大理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成并运行多年,规模为5.4万m3/d,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大理污水排放要求。2014年4月,大理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式施工,设计规模为日处理能力7.5万方,原水从上游的一期工程污水厂进水口分流而来,处理达标后排向西洱河。今年1月初,生化池、膜池、脱水机房、格栅沉砂池等主体工程已全部结束,现已进入调试进水阶段。“我们采取的是A+OMBR污水处理工艺,通过格栅过滤、脱氮处理等流程后,出水水质最终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A标标准。” 段红斌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处理前浑浊不堪的污水相比,处理后的水质清澈透明,闻上去也没有任何异味。

      为深入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大理市在截污治污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大批洱海环湖截污治污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602千米,城镇污水处理厂8座、村庄污水处理站65座。同时,还将新建90个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完善海东、双廊等重点集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抓好建成设施正常运行管理,探索小水塘、沉淀池等“土办法”,大幅减少入湖污染负荷。

      为进一步筑牢洱海保护防线,解决城市排污和内涝问题,2014年9月28日,大理市综合管网(兴盛桥至天生桥)试验段工程开工,新建雨污分流综合管网48米,干渠断面为6×4米,项目已于今年1月29日完工并通过初验;大理市环洱海综合治理环海路(观音阁至上关)截污工程目前已完成项目第四标段(挖色段)的招标,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计划于今年9月底完工。

      “今年6月,大理市综合管网(兴盛桥至天生桥))工程将全线开工建设,计划新建雨污分流综合管网4.2千米,干渠断面为6×4.5米,新建控制室2座,同时结合项目建设将一并实施西洱河河堤整治、景观营造等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完全覆盖和收集下关北市区、感通片区、大理古城片区及银桥部分片区的生产生活污水进入大理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大理市住建局城乡建设科副科长崔松林说,工程服务范围约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25万人,这将对推进洱海保护治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