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自启动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将健康扶贫作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来抓,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健康扶贫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省卫生计生委成立了双组长负责的委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云南省健康扶贫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健康扶贫工程纳入《“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召开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健康扶贫成员单位的健康扶贫工作会,全面动员部署健康扶贫工作,把健康扶贫工作连续2年纳入本系统重点工作,并将健康扶贫纳入2017年省人民政府对各州市的目标考核和卫计系统的工作考核。二是认真核实,健康扶贫底数基本摸清。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调查数据,省卫生计生委在没有经费保障的情况下,组织3万多名乡村医生和计划生育宣传员,对19.39万户65.93万人进行了调查核实,调查工作被国家卫计委授予突出贡献奖。三是加大倾斜,贫困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实行了“乡镇卫生院不设起付线,在现有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的倾斜。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实行大病分类救治,将儿童先心病等22种大病纳入了重大疾病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民政救助的保障范围。大理州、玉溪市统筹资金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购买了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四是突出重点,健康扶贫取得初步成效。实施卫生补短板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展全科医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制定并实施 “拴心留人”计划,稳定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省内外73所三级医院对口帮扶88个贫困县和95家县级医院,加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县级医院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实现紧密型县乡一体化管理,分级诊疗稳步推进。远程可视医疗网络覆盖204个县级及部分乡镇医院。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逐步健全,疾病防控机制不断完善,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帮扶政策有效落实,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二、存在问题
一是健康扶贫对象识别还不够精准。部分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没有纳入数据库管理,存在因病致贫返贫人口遗漏问题,精准管理和动态管理还未完全到位。二是组织推进力度不够大。没有建立省级层面的健康扶贫工作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部门间工作衔接还不够顺畅,区域间工作推进不平衡。三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健康扶贫的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广大干部群众对健康扶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高,对健康扶贫政策的掌握及应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康扶贫工作的开展。四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两保合一后,部分州市没有很好落实省级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医保倾斜政策及救助政策,贫困人口就医负担仍然较重。五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然薄弱。2016年底88个贫困县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8.63%,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3.97%。六是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十分繁重。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观念陈旧,健康素养偏低。结核等传染病、慢性病严重影响贫困地区群众健康,境外疾病跨境传播风险不断加大。
三、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精准识别和管理工作,打牢健康扶贫工程基础。省卫生计生委将积极配合省扶贫办开展好调查核实工作,在5月底前对因病致贫率低于40%的1223个乡镇进行重点筛查,进一步核准因病致贫返贫的底数。二是提高保障能力,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省卫生计生委将和相关部门一道,督促各地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先诊疗后付费、取消预付金、“一站式”结算、报销比例提高5%等倾斜政策,确保贫困群众及时得到治疗。全面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三个一批”行动。三是补齐卫生短板,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加快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十三五”行动计划。加快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四是提升服务能力,让贫困群众看得好病。加强贫困县级医院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培育,抓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等基层人才队伍的培养,抓实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加快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行动计划,到2020年远程医疗网络系统覆盖全省乡镇。五是改善卫生环境,让贫困群众少生病。抓实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养成健康生产生活习惯。加强贫困地区重大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建立完善边境地区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全员治疗工作。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发挥好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来源:规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