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南城”
前言:时间如水,牵挂着的心,随着年华的流逝,却愈加的强烈。时隔多年,忘不了那个人来人往的院子,那扇铁锈斑驳的大门,那轻轻的微风中,氤氲的是那旧了的气息……
1999年,上小学的我,每天放学后并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刚出校门就被家长接回家,而是自己背着沉重的书包,穿过两条长长的街道,走过一条深深的巷子,再走进一个每天都人来人往的地方——南城派出所。那时候,我妈妈在南城派出所里担任指导员,印象中她每天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因此,我每天放学后的目的地,不是家,而是那个叫做“南城派出所”的地方。起初,我厌烦这里的人来人往,厌恶这里常有的纠纷争吵,甚至连那一堵蓝白相间高高的墙都那么刺眼……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常常在写完作业之后,站在一个角落,仔细地观察着这“南城”的一切。渐渐地,从陌生到熟悉,从厌烦到依恋这个叫“南城”的地方。直至三年后,妈妈的工作调动,我才意识到,放学后再也不能背着沉重的书包,穿过两条长长的街道,走过那条深深的巷子,再走进那扇斑驳的大门了。从此以后,“南城”伴随着我的成长,埋进了我的回忆里。
2015年8月,从云南省警官学院毕业后,追随着母亲的脚步,我正式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并被分配到了那个记忆中熟悉的地方——南城派出所,成为了一名办案民警。报到那天,走进那扇铁锈斑驳的大门前,我仰起头来看了看门上那枚经历风吹日晒的警徽,情不自禁抬手摸了摸自己警服上的领花,微微一笑,心里对它说了一声:好久不见,我回来了……从此,我将不再是那个曾经站在角落里观察着“南城”的小女孩,而是完完全全融入“南城”的一份子。
“南城”每天发生的一切仿佛都在重复着多年前的时光,只不过,如今的主角中也有了我的位置。“南城”也不再是那个我每天放学之后的目的地,而是一个我每天和同事工作、并肩战斗的地方,于是,我开始称它为“我的南城”。在这里,我在堆积如山的卷宗里收获,在与老百姓的交流沟通中成长,在和老同志们的工作中学习,不知不觉中,我的“南城”已陪我走过了近9个月的时光。听母亲说,我的“南城”修建于1985年,至今已有31岁了。在这三十多年里,在“南城”这个地方,不知调解了多少起矛盾纠纷,不知打击了多少例违法犯罪,保护了多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想到这里,我内心对它肃然起敬,更因为它而增添了一分自豪。
记得除夕那晚,我路过我们快要修建完工的新派出所大楼,不禁鼻尖一酸,脸颊上多了几滴温热的液体划过。我到最近的烟花爆竹销售点,买了一盒礼花,便马不停蹄地奔向我的“南城”。刚进接待室,听到值班的同事说我:哎哟,你这是以所为家呀,这年三十的都跑所里来啦!我笑了笑,顾不上回答,抱着礼花走到了那扇铁锈斑驳的大门前,我将礼花点燃,绚丽的烟火照亮了“南城”的上空,这也是我的“南城”在这度过的最后一次春节了吧?那晚,烟火下,门上方的那枚警徽格外的熠熠生辉。它陪我走过五彩斑斓的青春,我也想伴它走过漫长的岁月。
不知不觉,搬迁到新派出所办公的日子越来越近,很是不舍,虽然“南城”还叫“南城”,但舍不得的不仅仅是那段悠扬的时光,那一扇斑斑驳驳的铁门,更不仅是那一堵蓝白相间的墙,不舍的是那曾经牵动着无数南城铁警的情怀,是那随着年华流逝仍不减一分一毫的责任与担当。我坚信,我们“南城人”始终会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敢于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为我的“南城”,为我们的“南城”再创辉煌。
(作者: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南城派出所民警左雅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