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树连棵成片死亡 人民网三问云南古茶树保护
清明期间,也是春茶采摘的高峰期。几张“不和谐”的图片在微信圈里广为流传:某着名普洱茶企业之前组织的经销商大会,竟在贺开古茶园里野外烧烤;图片上的聚餐观摩活动看起来很享受,茶友们却纷纷“吐槽”。
贺开古茶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有两百多万株两百年以上树龄的茶树,占地一万六千余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密度最高、保护最完好的古茶园”。相对于在贺开古茶园里搞烧烤,古茶树死亡的消息更让人“焦心”。去年这个时候,当地人拉祜族群众娜约在网上发布消息称:2004年以前,贺开古茶园没有一棵枯死的茶树,而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古茶树连棵成片死亡。她大声疾呼社会关注古茶园的保护开发问题。
近年来,随着“古树普洱茶”的价格攀升,云南古茶树死亡和衰退的现象变得多发起来,旅游开发的脚步也来到茶山脚下,对古茶树和古茶园的保护与开发,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如何保护好先民留下来的这笔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令人深思和警醒。
一问:古茶树利用的界限在哪?
在贺开村委会曼迈村民小组长扎朵家,几口炒青的铁锅里满是热气腾腾的“丰收喜悦”,墙壁上显眼处挂着扎朵“勐海县‘茶王节’手工制茶工艺‘铜手奖’”的奖牌。扎朵介绍,小组136户人家全部是拉祜族,主要收入来源靠茶叶,一家古树茶从十多亩到七八十亩不等。2008年贺开古树茶春茶干毛茶120元一公斤,2014年则是1200元一公斤!而十多年前,古树茶收入只是山上换盐巴、蔬菜的零用钱。如今,村民们用卖古树茶的钱盖起了新房子。
何为古茶树?业内有一百年以上和三百年以上树龄的不同看法。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全省有古茶园二十多万亩,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保山、德宏和文山等沿边州市。2004年一份有已故着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先生签名的“保护云南古茶树群落倡议书”发布说:目前,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古茶林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和野生大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古茶园、古茶树和野生茶树群落,不仅是云南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活化石”,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和世界茶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佐证,是世界茶文化的“根源”,是重要的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提升价值。
如此重要的资源,如今绝大部分已分到千家万户手中。茶农对古茶树的利用天经地义,但过度采摘、转包茶园带来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王平盛研究员告诉记者,如今对古茶树的直接伤害有三个方面:一是过度采摘;二是茶园管理不当;三是破坏茶树的生存环境。他解释,古树茶价格高起来,采摘时有的不是一芽几叶的“留叶采”,而是直接把发出的芽叶全掰下来;以前不采的夏茶如今也采摘,茶树得不到休养生息;有的大量使用“粘虫板”、性诱杀等生物防治技术建设“生态茶园”,反而打破了茶园里食物链条的平衡;茶树喜欢散射光,古茶树主根发达须根少,砍掉茶园遮荫大树、在表层土壤施肥灌溉等丰产措施,都会破坏茶树的生存环境。西双版纳州政协去年5月对古茶树保护情况进行的视察报告,也印证了王平盛的看法。
在云南,现存古茶树茶园大多分布在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生活区,群山阻隔道路难行,让它们躲过了当年“低产茶园改造”等生态劫难。如今随着道路、通讯、社会交往等发展,古茶树不可能靠“躲在深山人未识”来消极保护。以前不值钱不高产的古茶树变身“摇钱树”,理论上应有利于对其保护,但现实中却不尽然。一则茶农对古树茶未来的市场变化吃不准,眼前多采就是多赚;二是有些茶农为了盖房子买车子等,把茶园一次性承包给外来的茶商,茶商对古茶树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利用在所难免。
法治云南研究中心副教授张剑源认为,古茶树“经济林木”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开发与保护的复杂性,二者动态平衡的界限在哪里?保护的界限如何不是“橡皮筋”,现实中还远未回答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