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助推昆明农业转型升级
编者按 昆明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农业区,近年来,围绕建设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全力实施都市型现代农业“4210”工程和深入推进“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有力地打造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走出了一条都市型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为充分展示昆明都市型高原特色农业所取得的成果,扩大产业发展力和影响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昆明市农业局、昆明日报社从今日起,联合推出“昆明都市型高原特色农业”系列宣传,一同与社会各界共勉,携手并进,共同铸就属于昆明,云南,乃至中国农业产业的光荣与梦想。
虽然已是冬季,但位于宜良县北古城镇的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试验基地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娇艳欲滴的草莓、挂满枝头的辣椒、田间劳作的科技人员……试验基地从2013年4月建设至今只有不到2年的时间,但已经集聚了蔬菜、花卉、茶叶、蓝莓、辣木、草莓等诸多品种,成为昆明展示农业科技成果的集中区域。
这并不是市农科院仅有的一块基地。经过多年努力,市农科院已搭建起“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四个平台”的立体格局,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宜良北古城、嵩明小街、西山团结三个基地,以及土壤肥料检测中心、植物组培中心、花卉改良中心、食用菌研发中心,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已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77项
生机盎然的草莓示范园,11盘个大鲜红的草莓等待嘉宾入场观摩评鉴。这是市农科院日前在宜良试验基地召开的“草莓新品种种植观摩会”的场景。
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市农科院从省外和国外引入了红袖添香、奶油章姬等11个日韩、欧美等国的草莓新品种,经过露地栽培试验,品种不仅长势喜人,而且开花挂果情况也比较优良,引种栽培取得了初步成功。
这只是昆明农业科技成果的一个缩影。市农科院副院长李荣琼介绍,市农科院已取得发明专利3项,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77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成果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45项。
“我们现在已构建起‘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四个平台’的立体格局,点面结合,创新发展。”李荣琼说,市农科院将依托团结、嵩明、宜良三个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花卉改良中心、食用菌中心、植物组培中心、土壤肥料分析测试中心四个平台的作用,多方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为农业和农村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
17个“昆字号”实现规模化种植
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杨丽琼告诉记者,宜良基地展示的昆椒3号、4号、5号、6号四个品种,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每亩的产量均在3吨左右,最高可以达到4吨,而一些常规品种的产量只有2吨左右。
杨丽琼说,市农科院自主繁育的一些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病虫害较少,推广起来并不困难,“昆茄1号”、“昆茄2号”自从繁育成功以来,每年推广种植的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至今已累计推广种植20多万亩。
在此地做工的万户庄村民杨学琼告诉记者,她们村不少人都种了昆茄2号,不仅产量高,口感、外观也不错,一亩地的产量可以达到3吨左右。另一位安家桥村村民朱华强则遗憾地表示:“现在都有点后悔把家里的地租出去了,不然我肯定要找农科院要些种苗回去种一下试试。”
于农户而言,科技成果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产量提高和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目前,市农科院自主繁育并实现规模化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已有17个,包括马铃薯、大麦、小麦、茄子、辣椒等多个品种,不仅在昆明地区广受欢迎,还推广至曲靖、玉溪、大理等地。”李荣琼说。 (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