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通桥:见证民族的不屈与自强

22.07.2015  14:46

2015年7月11日,龙陵,怒江西岸,烈日炙烤大地。惠通桥边,偶尔有人停车,匆匆拍照,又匆匆启程。这里,一座被拆除了桥面木板的桥梁“骨架”、两座桥头堡、粗大的钢索和桥头立着的“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组成惠通桥今天的全部。与不远处车来车往的红旗桥相比,显得十分寂寥。

日月如梭,70年前,惠通桥上的车水马龙、炮火硝烟、生离死别,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这座曾经一头连着抗战大后方,一头连着滇西抗战前线,改变了中国抗战命运的桥梁,仍然昭示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着怒江两岸的变迁。

1935年冬,1月14日。天还未亮,12岁的施甸县太平镇太平村村民陆成栋,就往怒江边赶,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新桥的模样。起初,那里是一座建于清末的铁索吊桥,1900年就已废弃。直至1932年,中国驻缅甸华侨公会会长梁金山捐款20万银元,聘请印度工程师和华侨技工重新修建。赶到江边,出现在陆成栋眼前的是一座雄伟的钢缆吊索桁架桥,两岸高高的桥塔上连着粗大的钢索,锚固定于两岸岩壁内,宽宽的桥面上铺着厚厚的木板。

剪彩当日,桥边人声鼎沸。梁金山专门从缅甸带来一头大象踩桥,寓意吉祥如意。“梁金山好心肠,一人修桥万人过,此桥就叫金山桥。”众人倡议。

不可不可,修桥是为了大家,施惠交通,应叫它‘惠通桥’。”梁金山说。从此,惠通桥便标注在了中国的地图上。附近的百姓,来往的商贩,远赴缅甸的马帮,经施甸过怒江,都要经过此桥。这一年,随着人气越来越旺,施甸县太平镇的邹兴兰一家在桥头开了一家杂货店,生意还算不错。

祥和的日子里,没人会想到,惠通桥将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时,日军封锁了中国与国际联系的绝大多数陆海通道,最后一条运输通道滇越铁路也因越南的沦陷被阻断。为打通抗战生命线,滇西20万各族同胞踏上修筑滇缅公路征程。施甸县由旺镇25岁的杨文菊,就是到怒江西岸筑路大军中的一员,对她来说,筑路的艰辛与每次轮换回家与家人团聚相比不算什么。惠通桥,就是回家的路。

1938年,在滇缅公路修筑过程中,为加强通过能力需要,惠通桥经过改造加固成为公路桥,每次能通行一辆10吨的汽车。

此时,还未听到枪炮声的两岸百姓感到,惠通桥变了,过桥的军人越来越多,还有源源不断满载物资的汽车由此经过驶向内地。他们不知道,此时的滇缅公路已是抗战的生命线,而惠通桥正是这条生命线的咽喉,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桥,正成为国人瞩目的中心。

紧盯惠通桥的,还有日军,在他们眼中这就是眼中钉。为“掐死”咽喉,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2月27日的100多天里,日军先后6次出动飞机168架次,投弹4000余枚,对惠通桥狂轰滥炸。虽然每次轰炸都对惠通桥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惠通桥依然傲立于怒江之上。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