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关注的圆珠笔头终于国产化了
总理关注的圆珠笔头终于国产化了
笔尖“皇冠”太钢造
□ 本报记者 秦海峰
一年前的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座谈会时,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包括圆珠笔头上的笔尖钢。总理的“圆珠笔之问”,在当时引起了热议。
而今,不到一年的时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太钢集团终于啃下了自主生产笔尖钢这块“硬骨头”。
日前,由太钢负责起草的《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丝》行业标准通过全国钢标委审核认定。该标准的制定,填补了我国该类产品标准的空白,对于提高我国相关笔头用钢的生产和实物质量水平,打破国外垄断、有效替代进口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有力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的提质增效和品种优化升级。
在中国最大的制笔公司之一,宁波贝发集团的生产线上,每年有30亿支圆珠笔下线,这个数字放大到全国是380亿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光鲜数字的背后,却是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
贝发集团品质部经理徐君道说:“我们一般说的笔尖钢材料,原先都是从日本进口的,不仅是国内,国外的这一部分材料也从日本进口。”
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目前,我国碳化钨球珠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出口,但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
中国每年要生产380亿支笔,需要用每吨12万元的价格进口1000多吨生产笔尖的钢材。在贝发集团,记者看到一种来自瑞士的笔头一体化生产设备,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20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5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徐君道介绍说,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到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小小笔尖考验着中国制造,也考验着中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太钢。
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我国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太钢当时就参与其中。
王辉绵,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有着26年在国内一流技术研发团队的工作经历。他说,笔尖钢的研发是个难题,钢材要制造笔头,必须用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把钢材调整到最佳性能。微量元素配比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钢材质量,这个配比找不到,中国的制笔行业永远都需要进口笔尖钢。
为了找到国外守口如瓶的保密配方,王辉绵他们必须摸索出一套前所未有的炼钢工艺,没有任何参考,只能不断地积累数据,调整参数,设计工艺方法。单是配方的成分配比试验次数,实验人员已经无法统计了。
突破的灵感来自家常的“和面”。钢水里要加入工业“添加剂”,普通的添加剂都是块状,如果能把块状变细、变薄,钢水和添加剂就会融合得更加均匀,这样就可以增强切削性。
“我们还借鉴了一些炼其他钢的经验,把块状的加入,改成‘喂线’加入。”王辉绵至今回忆起来都兴奋不已。
经过5年里数不清的失败,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验在2014年12月取得成功,经过10多次终试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了。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骄傲地写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
在贝发集团的测试实验室,用太钢原料生产出来的笔芯正在进行极限测试,在不同的角度下,每只笔芯都要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不断线,这已经是对太钢产品的近千次测试。
“通过不断书写测试,我们发现太钢产品的出水均匀度和笔尖的耐磨性基本和国外产品等同。”贝发集团测试实验室主任胡省洋说,目前集团已经开始向太钢批量购买笔尖钢产品,在未来两年,将完全替代进口。
“我们想通过这些研发,通过这些标准引导我们的钢铁,特别是不锈钢的技术进一步创新,一定要摘取钢铁工业材料方面的‘皇冠’。”太钢集团技术总监李建民说。
“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小小“笔尖”的拷问,给中国制造带来巨大启示。一支司空见惯的圆珠笔,书写出的是创新驱动的中国力量。 《中国质量报》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转载地址:
http://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17-01/11/content_3821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