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05.03.2015  18:25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系列访谈之一——怎样才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时间: 2015-03-04 13:00:00 地点: 人民网简介: 3月4日13:00,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辛鸣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怎样才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为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访谈背景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四个全面”也必定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主旋律。人民网强国论坛推出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系列访谈,今天为第一场。访谈新闻

    辛鸣:中国建成小康社会将在“全面”上做大文章辛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居统帅地位 “四个全面”凸显三大意识、基于两大判断、归于一条结论访谈回放嘉宾辛鸣各位网友大家好。

    [13:23] 主持人从去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后,习近平一而再的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人民日报》也刊发了系列评论员文章,请问辛老师,您是如何看待“四个全面”的?

    [13:29] 嘉宾辛鸣我们都知道,大国的复兴关键靠战略,大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也是在拼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梦想。要想实现这个梦想,它必须得有战略的建构。我们经常讲,战略好,这个事情就能成;战略优,这个竞争就能胜。我们可以说“四个全面”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所做的战略布局。我们都知道这“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一个目标、三大战略举措,用个形象的说法,就好比是三足鼎立,上面架起了目标,一体三足,构建起了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从这个角度来讲,“四个全面”这个战略布局的提出,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伟大梦想的路径更加清晰,步伐也更加稳健了。

    [13:54] 嘉宾辛鸣但是,我们要想真正全面地理解“四个全面”,恐怕还要再往前讲,就是仅仅明白了一体三足的战略建构之外,还要明白这一体三足的战略建构凸显了什么样的意识。其实四个全面背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或者今日中国社会三种意识的强烈的凸显。

    [13:54] 嘉宾辛鸣第一,使命意识。在今日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方位,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历史进程中应该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承担什么样的使命?这种强烈的使命意识,应该说是贯穿了“四个全面”这个战略布局的始终。因为我们都知道,使命意识其实就是大目标的意识、大愿景的意识,战略,说到根本上是实现目标与应用手段之间的战略的规划、筹划。在这个意义上讲,大目标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如何带领中国社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么一种使命意识时时强烈地萦绕在四个全面战略始终。

    [13:54] 嘉宾辛鸣第二,强烈的问题意识。“四个全面”的战略针对今日中国社会,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间,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所面对的问题、所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这一系列问题,摆到面前,我们为了破解这些问题,提出的战略。比如我们说,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全面小康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我们应该怎么走,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要认认真真研究,认真破解。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遇到哪些障碍,我们如何通过改革破解这些障碍,如何通过依法治国确定规矩,如何通过从严治党锻造核心,所有这些方面存在什么问题,紧紧围绕问题进行战略构建。

    [13:58] 嘉宾辛鸣第三,担当意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有这样一种崇高的使命,但是,我们也很清楚在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中间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我们是绕着走,是视而不见,是假装没有,还是我们迎头而上,去破解问题、化解问题、解决问题。做这些工作要什么?需要一种担当。没有这种担当意识,说句老实话,我们做不出这样一种战略构想来,没有这样一种担当意识,也许我们就会捡好的做,捡容易的做,捡能马上见效的做,而不会在“全面”上大做文章。我们说四个全面的战略其实凸显了三种意识。

    [13:59] 嘉宾辛鸣这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又是如何做出来的呢?是建立在两个重大的判断基础之上。四个全面战略的提出,基于今日中国社会的两个重大判断。第一个重大判断是我们对国内发展态势的重大判断。就是今日中国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什么叫发展的新常态?就是今日中国社会,和过去60年来,甚至过去30多年来发展状况、发展要求,都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者借用现在网友说的比较多的一句话,已经有了相当大的不同。所有这些不同就意味着我们过去一些习以为常的、用得好、用得惯的一些办法、一些措施,甚至包括一些思维,在今日中国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已经越来越不管用,越来越不能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敢用。那么,怎么办?我们要顺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培育新常态。需要有新的战略,需要有新的战略筹划和战略建构。这是第一个重大判断,中国国内形势,我们发展进入新常态。 [13:59]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