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诠释忠诚——追记兰坪县看守所民警和海成
怒江州公安局新闻办公室
2015年2月26日
2015年2月5日11:30时,一辆押运着5名投牢人员的警车在兰坪到保山途中戛然而止。车外,寒风瑟瑟,车内“海成,海成,你醒醒……你醒醒……”民警的喊声撕心裂肺,然而任凭怎样的呼唤,和海成同志再也醒不过来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呀?早晨,临行前安排工作时还对所领导说“所长,没事,我不累”。甚至刚刚几分钟前,和海成同志在车上还跟5名投牢人员上管教课,怎么说靠一下,就再也醒不过来。“你可不能睡啊,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目的地还没有到达……”战友们急了、哭了,发现和海成情况不对,随行同事在车上第一时间采取了紧急施救措施,并将不省人事的和海成同志送往就近云龙县人民医院抢救,医院诊断结果是来医院之前和海成同志已无生命迹象。
他就这样走了,走得那么的突然,来不及与亲人见上最后一面,来不及对年逾古稀的父母、还在上学的儿子作最后的嘱咐,他就带着对工作的牵挂与不舍,离开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他走了,党和人民失去了一位忠诚的卫士,公安机关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民警,广大民警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战友。
他走了,年迈的父母失去了一个孝顺的儿子,可爱的儿子失去了一个刚毅威严的父亲……
和海成同志转业到兰坪县公安局工作只有九年时间,但就在这短短的九年时间里,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味和思念,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在眼前,就在昨天。“英雄精神千秋颂,公安浩气万古存”。这是和海成同志的挽联,也是他警察生涯的最好评价。他用生命诠释人民警察的忠诚,他用仅仅43岁的人生历程,书写了一部爱岗敬业的感人乐章。
生死时速,把生命最后一刻定格在工作岗位上
2月5日,兰坪县看守所、行政拘留所有5名在押人员的执行材料送达后,因警力不足,所领导在为安排投牢工作人员为难之际,和海成同志主动请缨,报名参加。然而,所领导也清楚,和海成同志2月4日从上午8点钟接班到夜间12点钟,需要休息,当初不安排他去。可和海成同志从来都是替别人考虑,认为这点困难不算什么,有困难坚持坚持也就过去了,他对所领导说:“所长,没事,我不累”。他还说,该次投牢人员中的犯故意伤害罪的陈某某情绪波动较大,他不亲自去送,心里还有些不踏实。领导拗不过他,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要求。
2月5日9:40时,和海成同志等4人押解着5名在押人员从兰坪县看守所出发,一路上和海成同志还耐心地劝导罪犯陈某某等人,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说:到监所里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释放。没想到,至11:30时,当警车到距云龙县白石镇约5公里处时,和海成同志说感觉头晕便侧靠在同事身上,谁知这一靠就再也醒不过来……,临行前对所领导说的 “所长,没事,我不累”这句话竟成了最后的临终遗言,车上对罪犯陈某某等人的劝导,也成为了和海成同志上的最后一堂管教课。
噩耗传来,全局上下悲痛欲绝。2月7日上午,在兰坪县城和海成同志的灵堂前,哀乐低回,挽联垂地,花圈环拥。兰坪县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及全体民警,怀着异常悲痛的心情,在为他们刚刚牺牲的战友——一位年仅43岁的普通民警和海成同志,举行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获悉和海成牺牲消息后,云南省公安厅、怒江州公安局及时发来唁电,怒江州公安局,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公安局纷纷来人、来电吊唁,兰坪县委政法委、法、检、司等各部门相继送来花圈前来吊唁,还有兰坪县不同行业(部门)的干部职工、群众冒着寒风为这位尽心尽责的普通民警最后送行,悲痛惋惜之情无以言表。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一定要与他们心中的好民警和海成作最后的道别,愿他一路走好。
立志从警,把人生目标定位在警察事业上
和海成,男,普米族,中共党员,1972年3月出生在兰坪县通甸镇弩弓村一个普米村寨。因故乡的贫穷和偏僻,交通极其不便,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一时看不清自己的人生目标。好在当时他父亲在福贡县公安局工作,这为他学习环境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了父亲职业的熏陶,警察的印象开始在他的心中潜长,并形成了一种学习动力,立志从警。进入校园后,学习刻苦,力求上进,从小学开始一直担任学习委员、班长、体育委员。 1991年高中毕业后,他放弃继续升学读书深造的机会,而是响应党的号召毅然从军,1991年12月应征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红河支队,在军营里,他更加懂得了珍惜生命、珍惜来之不易的部队生活。他奋发图强,对学习不舍不弃,考上了军校,提了干。2006年,面临转业时,他主动要求转业到地方公安机关。从部队的副营职领导到地方公安当普通基层民警,工作性质不同了,工作内容不同了,工作对象不同了,很多人都劝他想想办法,换个单位,但他轻松的说:“我知道,公安工作很辛苦,但我就热爱公安这个职业,对我来说,公安工作可以当作是部队生活的延续”。这样一来,他就转业到在兰坪县公安局,后被分配到监管大队工作,整整干了九年。这就是他的一生,先后在红河州公安边防支队、泸水县公安局上江边防派出所、鲁掌边防派出所、福贡县公安局马吉边防派出所、福贡县公安局边防大队、兰坪县看守所工作,历任上江边防派出所干事、马吉边防派出所副所长、福贡县公安局边防大队参谋。2006年9月从部队转业到兰坪县公安局监管大队工作,生前授三级警督警衔。监管工作九年来,他勤于学习,精通业务,始终坚持以法管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认真做好罪犯的管理教育工作,为我们树起了一面旗帜,也得到了上级业务业务部门和局党委的肯定,多次被评为年度先进个人、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
和海成同志牺牲后,我们到他家进行家访时,他17岁、正读高二的儿子无意间透露出来,和海成同志喜爱警察这个职业的份量和对警察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和海成同志教育其儿子时说:“你爷爷也当过公安,你父亲我也是公安,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公安院校,毕业后还是来当警察”。
甘于平凡,把做好监管工作视为毕生的奋斗目标上
对于从事公安事业的人来说,看守所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工作封闭、受约束、不自由、责任风险还特别大。曾有这样一个说法形象地描述了看守所监管工作——看到看守所就感到晦气,进了看守所就感到压抑,整天跟在押人员打交道,工作久了可能会有心理问题。一开始面对艰苦、封闭、单调的监狱工作,和海成同志也出现过困惑和迷惘,但在老一辈警察的耳濡目染下,很快调整了心态,他说:“监管工作是艰苦的,但也是伟大的,我坚信我的选择,并坚持为之奋斗终身!”这一次的入警誓言成为他无悔终身的忠诚誓言。从此,他把做好监管工作视为毕生的奋斗目标,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九年在一线监管工作岗位的坚守,表现了和海成同志对监管事业的无限忠诚。
九年如一日重复着固有的程序:入监检查室内卫生、在押人员身体、安全设施、逐个谈话、病犯就诊、在押人员值班安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坚守中,保持着工作零过错、零违纪、零失误的骄人纪录,巩固和维护了兰坪县看守所28年安全无事故,连续16年被公安部评为二级看守所的集体荣誉,实现了监管民警最高的工作目标。他用短短的9个春秋诠释了伟大出于平凡的人生真谛,展示了忠诚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兰坪公安民警时代新形象。
“从部队到地方,不过是转换了一个新的岗位,我还是当兵的,不管组织分配我干什么,从事什么工作,最主要的是要把工作干好。”他是这么说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无论是在武警部队还是在兰坪县看守所,无论是身为营级领导还是基层民警,无论是缉私检查还是管教在押人员,他一直保持着军人本色,甘于平凡,乐于奉献,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成为一名监管民警后,从上班的第一天起,他就转换好心理角色。他就像在部队一样,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回想他做过的收押、提讯、会见、押解、谈话教育、巡视监控等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和海成在这样简单枯燥的工作模式上持续了九年,始终坚持“在岗1分钟,尽职60秒”的履职理念,工作中严格落实各项监管制度,做好每个环节。想想九年是怎样过来的:凌晨3点、4点、5点、6点人们已进入梦乡,而和海成同志还在睁大眼睛巡视着,20分钟巡察一次,每个班也要走4~5公里,要低俯视400~500次;而在收押岗时从上午8:30到下午8:30这段时间就几乎没有喝口水的时间,白天黑夜、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但在九年中和海成从未向领导提出过轮岗的要求。
九年,经过和海成教育后的在押人员送走一批又一批,对每个入所的在押人员的管理教育也是一样重复着;和海成同志在监管工作上,始终坚持把确保监所安全作为工作的重点,将自己多年部队带兵时练就的管理学、心理学经验融入到监管工作中去,做到以人性化管理与军事化管理相结合,效果明显。工作中,他采取面对面与在押人员促膝谈心,从每一个在押人员自入所后的个人基本情况、案情、家庭情况、健康状况、送物会见、在押人员权利义务、与同监室他人的关系、衣着被服、财物、餐饮、疾患到个人从业、收入状况、出所后打算等等,和海成均记牢在心,是看守所现实的“活地图”。针对个人和全所在押人员,和海成每年要开展700余次的个别谈话教育,从在押人员权利义务、《刑法》、《刑事诉讼法》、人生观、道德观、前途观、以及法制等方面的教育。海某,四川省凉山盐源县人,因涉嫌贩卖毒品案被拘。此人入所后情绪低落,无故装疯卖傻、绝食、撞墙,解开一个人的思想疙瘩,并非易事。对此,和海成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及时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并就犯罪、家庭伦理、生命健康等方面与其恳谈、互动,引导他正确面对违法事实。讲亲情、讲科学、讲法律,通过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化解了海某的“心结”,使其逐渐放弃轻生念头,终于同意积极配合管理。
2013年2月份,一名因涉嫌故意杀人的在押人员杨某某,在一审判死刑加戴械具后,经常欺负同监室的在押人员,多次调监室亦一样,公然叫嚣“我反正是死,我怕啥。”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和海成没有选择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处罚,而是采取“攻心为上”的手段,只有解决好其思想深处的问题,才能真正令其彻底醒悟,痛改前非,服从管教。和其反复长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后每天都关注杨某某的动态,每天谈话一次,剖析犯罪原因,法律的严肃性,并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抚,这个昔日号称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杀人狂魔”,在一名执着的民警的感召下,痛哭流涕:“和警官,我错了,您惩罚我吧,我保证再也不违反监规了。”杨某在日后三个多月的羁押期内,一直表现良好,服从监所管理。杨某在执行死刑前,他还主动提出申请,希望捐献自己的器官,最后做一件对社会有用的事。
2015年2月4日,也就是和海成牺牲前的一天,涉嫌故意伤害的陈某某得知审判结果判处有期徒刑11年后,他一直自责,万念俱灰,无法自拔,屡次想自杀。和海成了解情况后,对其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谈话,开导说:“你要珍惜生命,只要你真心悔过,早日出监,还有弥补过错的机会。”一次次的谈心交流,真切关心和希望,使陈某某灰暗的心情逐渐好转。在和海成同志的不断鼓励下,陈犯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答应积极改造,为第二天的顺利投牢奠定了条件。
罪犯对和海成既敬且畏,敬的是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教育改造罪犯这一神圣事业的无比执着和对罪犯的无私关怀,畏的是他公正严明、刚正不阿、依法办事。他总是以一种兄长的姿态教育和管理罪犯,在和善的言语中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罪犯如沐春风般地改变自己的言行。在监所的九年中,和海成同志曾先后与在押人员谈话1000多人次,发现制止在押人员自杀、自伤自残事件30多起,制止闹监事件160多人次,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80余处,确保了在押人员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热心友善,把同事的责任扛在自己肩上
他对有困难的同事总是及时地、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让同事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他九年如一日,不计得失,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要求,甚至没有请过一次病假和事假;他淡泊名利,总是把荣誉让给其他年轻同志,他以自己无声的行动展现了一名转业军人的可贵品格。
他任劳任怨,从不斤斤计较,心中总是装着别人。同事都知道,如果有事需调换班,找和海成同志最爽快,他从不拒绝,一口答应,逢年过节排班时他总是为同事着想,先安排他的班,“我家近,能经常陪伴家人,先让家远的回家陪陪亲人吧。” 九年来,每个春节他都在顶班、值班,且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事找别人换班。2014的春节,根据所内统一安排,和海成同志是春节轮休中的一名,按理说轮到自己休息,就在家里可以陪陪年事已高的父母、陪陪孩子,做做自己平时该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一些家务。然而他总是放不下监管工作,就算平时下班时间,有事无事总往看守所跑,说是自己的家离单位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再说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单位人手不够,看有什么可以顶班的尽管安排,尽可能让家住得远的同志回家过节吧。就这样,每次节假日少不了他都要顶班。和海成同志常说:“我们看守所一年的平安是由每一天的平安组成的,每一天的平安是每小时每一秒组成的,而这每小时每一秒的平安是我们监管民警尽心尽责、辛勤工作一分一秒累积起来的”。说得好啊,平时不善言谈的和海成同志说出这句监管民警的心声时,大家拍手叫好。是啊,监管工作,看似简单,却不平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触目的是高墙电网和铁窗,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员,工作生活单调枯燥,责任却重于泰山。干好一天的工作也许不难,难的是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可是,九年如一日,和海成做到了。
清正廉洁,把组织纪律性贯穿于自己的言行上
和海成同志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公安,都以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来要求自己,做到不贪不沾。努力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要的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早在2004年,和海成同志在怒江边防支队马吉边防派出所任副所长主持工作期间,由于单位办公经费紧缺,单位的办公开支、接待费用紧张,他就用自己的工资支付,他说单位的事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可以克服的就自己克服,尽量不要给单位添麻烦。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直到他转业回来时,两手空空,未结余一分工资,连最起码的行李铺盖都没带回来,他说行李铺盖留下给单位新分来的同志。
和海成同志的活动范围基本属于“家--看守所”两者之间的单摆运动,平时根本不去任何娱乐场所,也很少与外人接触。正因为这样,练就了他作为管教民警,长期同被监管人员打交道,一些在押人员的家属、朋友时常会通过各种手段对民警进行拉拢利诱,他始终坚持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不搞特殊化。面对金钱物欲的诱惑,他始终经得住考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兰坪人,亲戚朋友多,同事同学多,和海成同志作为监管民警,随之而来说情的、送礼的、结识的纷至沓来。但和海成头脑很冷静,在涉案问题上,他坚持原则,寸步不让,软不吃,硬不怕,亲不袒!也因此得罪过不少老同学、老朋友。有一次,和海成的一个战友专门从家乡带礼品找到他,要求关照某个罪犯,给予优先呈报减刑,和海成婉言谢绝:“这个罪犯这批减刑不符合条件,等他符合条件了,你不说,也会依法给他呈报减刑的。你把东西拿回去吧。”他的战友因此不再与他来往,逢人就说和海成忘本变质,不念同学情、战友情,也有一些亲戚、朋友来说情,罪犯家属送礼给他,要求给某某罪犯安排轻工或给予关照,也都被他一一拒绝。面对大家的不解和误会,他始终只说一句话: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如何不能对不起这份工作。
难尽孝道,把一生的精力献给了工作岗位
自古“忠孝难两全”,他是家里的独儿子,尽管还有两个妹妹,但都已单独成家。年过古稀之年的父母亲和他一起生活,和海成同志自身也做到克勤克俭,热爱家庭。他也深知感恩和孝敬父母。但由于自己工作忙,不但照顾不了家里,反而平时家里的事情都交给年迈的父母亲打理,一家人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一次,有时候孩子生病了,也是父母亲半夜里带去医院看病。儿子14、15岁,这个年龄正是需要家长关心教育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工作关系,就在家门口工作的他平时与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陪父母、儿子逛街的机会几乎没有,对儿子的学习情况督促的也不够紧。特别是2012年他的父亲到昆明红会医院做眼睛手术、2013年他的母亲到下关做胆囊切除术,每一次他都在单位值班,很少陪同亲人,面对父母、儿子,和海成心里也产生了些许愧疚。
和海成同志平时不善言谈,只知道一心扑在工作上,但有时和值班民警闲聊时,他也曾感慨,到我们这个“上有老,下有小”年龄也该为家庭考虑着想的时候了,父母双老都年过七十,小孩正在读高中,都需要关照的时候,今年春节想办法好好陪陪他们。可事实上,说归说,在家门口工作的他(从他家到看守所也不过是500米的路程)总是抽不出时间更好地陪伴家人。眼看春节要到了,实现一起和家人过个团圆春节的夙愿的时候,他却累到在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醒过来。
和海成牺牲后,我们家访时,他72岁的老父亲悲痛欲绝地说:“儿子突然就没有了,出去上班时还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归来时却在灵柩里,没有给人留下一句话,他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走,太匆忙、太突然了……”。他70岁的母亲也在一旁哽咽道:“海成,你这一走,又把家庭一大箩筐子事留给了你的父母--我们。然而,我们不责怪你,因大家知道你的眼里只有工作,你的一生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能把生命最后一刻都放在工作岗位上,你用你的实际行动、无言的方式表达了你的‘孝心’,请放心的走吧,今年春节你的坐席,家人会把你留好……”
是啊,工作上和海成同志将一生的精力献给了岗位,孝道上和海成同志你远远做不够,不够格啊!
和海成同志是一个既普通又让人崇敬的人,用热血生命诠释了监管民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监管民警的铮铮誓言。他,是政法干警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忠实代表,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崇高境界,忠诚践行了“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重要思想,诠释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深刻内涵,承应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呼唤。他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人民忠诚卫士的光辉形象,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金色盾牌,谱写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烈篇章。他的崇高精神将激励广大民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忠诚履职、执法为民。
“英灵魂归天国,精神永存人间”。他的精神永远长存在人间,活在我们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