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灾后恢复重建惠及民生

06.10.2015  14:59

    金秋十月,恰逢苹果丰收的季节,走进昭阳区洒渔镇新街集镇,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映入眼帘,道路两旁的“白墙、灰线、格子窗、坡顶、青瓦、两头翘”小楼风格统一。新集镇苹果市场客商云集,车水马龙。“新集镇建设不仅让我们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而且配套建设的苹果交易市场吸引了很多外地客商,大货车可以直达镇上装运货物,苹果购销十分方便。”洒渔镇大桥村的苹果销售商陈帮艳说。

    昭通市结合区域实际,坚持“规划引领、创新机制、连片打造、重点示范”的工作思路,以中心城镇周边、风景名胜区周边、交通主干线、区域交界为重点,以省级重点建设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为突破,着力打造一批以“秀美之村、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为主题的美丽乡村。

    如今,全市村庄建设有新面貌,环境整治有新气象,产业培育有新起色,美丽乡村建设呈现特色突出、百花齐放的格局。

    昭阳区2014年启动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中心城市规划区外的主要公路沿线及洒渔河沿线的11个乡镇共94个村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乡镇实际情况,按照“田园风光型、休闲农庄型、农业观光型、工业服务型、劳务输出型、农产品交易型和养殖带动型”进行规划。

    彝良“9·7”地震涉及的彝良、镇雄、大关等县区在民房恢复重建中坚持灾后恢复重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先后建成了彝良龙潭、毛坪老街、雄块,大关悦乐、天星等集中安置点,不但房子建得漂亮,而且基础设施和各类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云南日报 记者沈迅 蔡侯友)

编辑:合宇聪责任编辑:合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