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遏制开车"路怒症"?市民建议设"情绪提醒"牌
“斗气车”“路怒症”其实都算不上新词,但近期因不文明行车引发的几起刑事案件,让这一话题引发新一轮热议。“五一”小长假,昆明奔驰司机插队引口角、开出十多公里撞死老人遭刑拘的事件,让“路怒”引发的严重后果再次升级;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暴打事件不断发酵,《人民日报》也刊文评论称“路怒”双方均严重违法应严惩。驾驶员如何压制自己的火气?记者昨日采访了市民、律师、公交公司相关人士等,大家就如何遏制“路怒症”提出多方观点和看法。
市民
建议加强危害宣传
走遍包括昆明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城市,李斯贤女士坦言,鲜少见过关于提醒司机在行驶过程中要控制情绪的标语标牌。“路上看到的所有提醒,都是司机要如何遵守规则。”作为一名有9年驾龄的“老驾”,她认为一条控制情绪的温馨标语,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记者近期观察出入昆明的多条高速及市内道路,没有发现有关“情绪提醒”的标语标牌。在对30名市民进行的街头调查中,认为情绪会影响行车安全的,占到9成。有87%的市民认为,如果路上能看到“情绪提示”,对降低自己的“怒气值”有帮助。“虽然平常大家对开车的不良情绪都有觉察,但没能引起足够重视,交通、交警部门在宣传和处罚时,一般只提行为规范,不会讲情绪。出了这么几起极端的事件,希望以后相关部门也能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市民姚文先生说。
律师
让驾驶人敬畏法律
交通违法激起“路怒”继而引发犯罪,这些事件虽然只是个例,但也暴露了部分驾驶人对交通违法行为认识不足,仅认为自己是不文明行车,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有可能冲破了道德和法律底线。
昆明凌云律师事务所孙文杰律师认为:“汽车时代来临,驾驶人的交通意识也不再局限于‘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简单的交规,而需要构建更高程度的汽车文明。而文明的构建一定程度上基于驾驶人对法律的敬畏。”孙律师说,由于情绪问题引发双方当事人的摩擦,触犯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时的情绪冲动,有可能一起交通事故就会演变为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触犯法律就要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驾驶人只有在行为发生之前,就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对法律心生敬畏,才能避免此类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