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新亮点:掂掂中国经济含金量

22.02.2017  23:40
      经济日报编者按:2016年,我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全年经济增速为6.7%,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的含金量?为什么说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今年的中国经济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近日,3位嘉宾来到经济日报社经济圆桌演播室,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对话——   GDP增量首破4万亿元   2016年,我国GDP增速为6.7%。应如何评价这份成绩单?     潘建成:首先,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超过10万亿美元庞大的经济总量基础上,实现了6.7%的增速,是相当不容易的。其次,如果以2010年作为不变价格计算,2016年我国GDP增量突破了4万亿元。这样的增量规模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超过了上一次也就是2010年的增量高点。再次,6.7%增速的背后,我国就业保持平稳,最近几个月的调查显示,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保持平稳,城乡差距也在进一步缩小。第四,6.7%的增速,不再像过去一样靠强刺激,或者依靠粗放的发展模式,而是更多地依靠改革、创新与转型。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在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提升,单位GDP的资源消耗在下降,生态环境也在持续改善之中。   徐洪才:2016年,我国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速都是6.7%。在这三个相同的数字背后,蕴藏的含金量其实不一样。因为每个季度对应的基数是在逐渐抬高的,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连续三个季度实现6.7%的增长,四季度更是实现6.8%的增长,这说明经济增长动能在增强。   我们还要看到,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这是有很坚实的微观基础的。从具体指标看,工业用电量、铁路货物运输量、长期信贷资金这三个变量总体上是稳步上升的;企业的销售收入、税后利润也是上升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平稳,全年平均为6%。   从经济增长质量看,居民收入等民生指标在持续改善,节能降耗等方面是向好的,高科技、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明显增加,第三产业对GDP贡献上升,新经济、新动能也在明显积聚。   陈建奇:6.7%的经济增速,是一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喜”的方面,我们要看到,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相当抢眼,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在稳步提升。“忧”的方面,我们要看到,6.7%的增长速度是自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里面释放出来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中国经济运行目前确实面临着非常巨大的压力,我们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另外,我们还要看到,中国经济运行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矛盾,比如产能过剩、高杠杆、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分化等问题。应该说,经过2016年的努力,有些问题在逐步缓解,但有些问题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因此,2016年的成绩单虽然来之不易,但也喜忧参半。   彻底改变短视行为   新动能加快成长,这是中国经济的希望之所在。未来,我们还需要推动哪些方面的改革,以促进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     潘建成:新动能增强还面临很多障碍,其中最突出的是观念上的障碍和环境上的障碍。   解决观念上的障碍,就是要逐渐把人们的关注点从追求数量转移到关注质量上来,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移到追求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彻底改变短视行为。过去几十年来,我们走过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短期目标的弯路。但是现在,我们需要看长远,把目光延长到未来5年、10年甚至是几十年。   从环境角度看,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新动能成长的制度和文化氛围。我们必须意识到,如果对山寨产品过分纵容,就会制约创新;如果对失败过于苛责,同样不利于创新者的试错。另外,我们也要努力改变目前整个教育体系的人才供给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不匹配问题;改变资金分配与技术创新资金需求错位的局面。   徐洪才:要深化改革、培育新动能,必须从培育市场机制入手。当前,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要通过法治化、市场化的手段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让落后产能淘汰出局;同时鼓励创新,让高端产能、新的动能自发地培育发展起来。   在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推动力。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应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让他们承担更多责任。今年,国家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航空、电信、军工等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要通过培育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增强市场活力。   陈建奇:从经济理论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制度等五大要素。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土地这三个要素的大量投入。但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把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到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改革上来。   那么,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的动力从哪里来?显然还是要依靠创新。首先,必须通过国内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让整个国家充满创新的欲望,让企业敢创新、能创新、愿意创新。其次,要加快构建发达国家或者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机制,通过增加一些高新技术的进口,带动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避免长期停留在简单的创新或者模仿阶段;也要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跨国并购和重组,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三是要加强专业人才引进,构建更灵活、更具竞争力的高技术人才引进机制。   中国贡献不断扩大   如何评价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徐洪才: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位居世界第一。从增量看,中国对当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34%,超过了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的总和。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背景下,中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民生改善、扶贫攻坚、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的成效可圈可点,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   去年9月份,随着G20杭州峰会召开,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中国已经不仅是全球治理规则的追随者,也是全球治理规则的参与者、引领者。杭州G20峰会所产生的一系列成果中,都深刻地打上了中国方案、中国元素的烙印。“一带一路”建设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一切,都是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陈建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增量贡献在不断扩大,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增量贡献达到了45%。二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中承担起了大国责任。三是“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经济增量创造了新的空间,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   潘建成: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评价。从投资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建设推出以后,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超过了1700亿美元,远远超过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从消费的角度看,中国消费升级带来的出境旅游人数快速增加,出境旅游和购物消费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很多国家商品消费市场和服务业增长。从国际进出口贸易角度看,尽管我国进出口增长率在下降,但进出口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   经济平稳运行可期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对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怎么看?   潘建成:2017年,中国经济依然会延续L形走势。首先,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这是因为,当前产能过剩形势依然严峻;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对上下游产业将产生较大影响;尽管1月份出口形势很好,但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能指望全年出口保持良好势头。   尽管压力很大,但中国经济也有一些支撑力量。首先,改革创新动力在不断增强;其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三大战略的推进,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减;再次,中国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整个消费贡献在持续增加。更为关键的是,在改革的推动和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较高的市场回报以及传统模式遭遇极大困境形成倒逼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创新动力在不断增强。   总的来看,在多重积极因素的支撑下,中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向下倾斜的L形走势。2017年GDP增长速度或将低于2016年6.7%的水平。但从增量看,按照2010年不变价计算,中国经济增量仍将保持在4万亿元以上。   徐洪才:总体来看,2017年中国经济仍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态势。从三大需求看,消费需求去年增长10.4%,今年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可能有所放缓,但新兴消费在上升,全年消费增长预计不低于10%;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基于大量基础设施需求、民间投资信心恢复,今年的投资增速可能会比去年有所加快;外贸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在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年增长3.4%,比2016年增加0.3个百分点,今年的外贸可能要延续去年三四季度平稳缓慢回升的复苏态势,增速应该快于去年的1.7%。因此,“三驾马车”总体稳定,整个经济增速应该不会低于6.5%。   另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步推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动能的培育,所有这些因素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经济平稳运行是可以期待的。   陈建奇:2017年的中国经济会延续2016年稳定增长的态势。具体来说,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速可能会比下半年高一点。我们看到,去年下半年以来,PPI、CPI都有所上升,而且PPI上升得比较快,这反映了经济的热度在持续上升。从金融市场看,1月份,社会融资总额已经超过3万亿元,信贷超过2万亿元。因此,201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可能会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企稳回升势头,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可能会稍微放缓,但是由于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效应,因此下半年经济运行总体上也会保持稳定。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