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桥还是经开区 昆明冻品交易市场疏解去向成谜
3月14日上午11点,冷冻市场内热闹的经营场景。都市时报 记者李元冰 摄
昆明信息港·都市时报 记者李元冰 2月28日中午2点,位于董家湾片区内的昆明冻品交易市场内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大小经营户们挥汗如雨,把一件件冷冻食品或搬运入库、或装车出货。坊间盛传这个云南省内最大的冷冻食品集散地要在这天完成搬迁,现实的情况却一切如常。
昆明冻品交易市场的官方称谓,是昆明市食品(集团)冷冻冷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冻品市场)。尽管现在看来“搬迁”的说法并不太准确,但伴随市区两级对主城区内商品交易市场实施疏解工作的推进,冻品市场管理方和经营户将在未来迁往绕城高速以外已成定局。
目前他们可选的承接地有两个——位于大板桥的昆明宝象临空国际产业园冷链物流项目(以下简称:临空项目)、位于经开区的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以下简称:东盟项目)。选择的背后,是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3月14日上午10点30分,交通协警在冷冻市场大门前疏导交通。都市时报 记者李元冰 摄
公开资料显示,冻品市场的前身是昆明市食品公司冷冻厂。在计划经济年代,该厂为国家指定的储备肉冷冻库,发挥着调解云南市场肉食供需、平抑物价的功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昆明市食品公司改制成为昆明市食品集团;集团在剥离原屠宰产业后,将主业集中于专业冷冻冷藏,冷冻厂也相应改制为冷冻冷藏有限公司,业务载体就是冻品市场。
“改制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近十年来,伴随国内冷链技术的不断革新、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华东、华南沿海一带的经营户涌入市场,令市场的聚合力和辐射力大大增强,肉类、禽类及海鲜年均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1万吨以上。”冷冻冷藏公司市场部经理蒋先生(不愿具名)说,目前,这个总占地面积40亩的市场内,共有大小各类经营户160余户,通过冷冻市场转售,省外货品不但全面覆盖省内各州市,还可达川西南及黔西地区。
今年1月4日上午,蒋先生刚上班,就接到开会通知。会上,公司高层宣读了由官渡区商品交易市场整治搬迁工作指挥部发出的《市场疏解告知书》。
告知书说,近年来,随着官渡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冻品市场目前所处片区,已不符合城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等,不符合安全生产相关要求,不适应片区交通组织和市容环境提升;且经营业态影响市场周边居民生活。为此,市场需向外疏解。“疏解方向建议为昆明经开区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即东盟项目)等项目,商户也可自愿在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以外区域,自行选择疏解方向和承接市场,但禁止向绕城高速以内市场及临违市场疏解。”
告知书明确:“疏解工作将于2017年1月1日启动,于2017年2月28日前完成。”官渡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和市商务局将根据市场管理方和经营户的不同需求和问题,依法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服务,积极搭建新的对接平台。
“截至2月28日,我们得到的就是这份告知书,并未收到过任何正式的搬迁通知。而对于如何疏解,随后也没有明确的细则和具体的程序。”蒋先生说,疏解告知书内容很快在坊间被误传为搬迁,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之前已有几家媒体前来采访。但实话实说,鉴于此情况,不论是我个人还是公司,均不便发表评论。”
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已做好了承接准备。都市时报记者 李元冰 摄
与东盟项目的僵局
东盟项目的具体承建和运营方,是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该项目是云南省“三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昆明市4个农副产品批发配送中心之一。项目位于经开区王家营集装箱物流园区,规划用地215亩,将建设总容量20万吨冷库、8万平方米交易中心、3万平方米加工厂房;运营范围包括冷冻食品生产-加工-冷藏-交易-物流配送等整体产业链条。
早在2016年5月24日市政府分管领导到冻品市场调研时,结合昆明市即将实施的交通疏解工作,就建议市场与东盟项目合作,共同打造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2016年8月19日,昆明市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昆明市主城区商品交易市场疏解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昆政办【2016】115号)。对于疏解范围已载明:“冷冻品批发交易业态向经开区东盟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地疏解”。
然而,在随后市、区相关部门召集昆明食品集团与东盟项目主要负责人协调确立洽谈基调时,却发生了分歧——东盟项目方开出的一期市场约7.5亿元人民币的报价,与昆明食品集团聘请云南汇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16年12月12日为基准日展开的尽职调查资产评估结果23115.12万元相差甚远。
“我们的项目的一期5万吨冷库已于2014年投入使用,经过加紧腾库,原规划到2017年2月底,可以腾出1万吨冷库,满足冻品市场现有9000吨货品入库。”云南省冷冻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呈达公司总经理郑祥清遗憾地说,“经过这次洽谈波折,事情也就冷了下来,悬而未决。”他坦言,从全国来看,昆明是目前全国唯一城市中心区存在冻品市场的城市,其实市场里一批做大批发、大物流的经营户,早已把仓库设在了东盟项目,“一期冷库投入使用后,也有少部分原在冻品市场的小经营户陆续自愿地转到我们这边来发展。”
至此,冻品市场疏解陷入僵局。
3月14日上午,冷冻市场内巨大的空气压缩制冷装置正常运转,发出阵阵轰鸣。都市时报 记者李元冰 摄
临空项目杀出
2017年1月21日,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与武汉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携手,在已停产的昆明焦化制气厂,建设昆明宝象临空国际产业园冷链物流项目(即临空项目),实现无缝承接冻品市场疏解目标。
作为冻品市场战略合作方的武汉万吨在此时杀出,僵局开始向迷局转变。
1月23日,昆明市食品(集团)冷冻冷藏有限公司向官渡区商品交易市场整治搬迁工作指挥部呈送了《关于请求在交通疏解过程中给予冻品市场新建搬迁过渡时间的请示》。该请示称,鉴于冻品市场自2013年以来因各种原因造成新项目建设工作一拖再拖,致使冻品市场的原迁严重滞后,亦使公司错失数年宝贵发展时间;“而目前因昆钢控股与武汉万吨强强联手而出现了新的转机。”
临空项目毗邻长水国际机场,居于昆明宝象临空国际产业园区核心区域。项目总投资25亿元,总占地700余亩,总建面70万平方米。其中,冷库建设总容量50万吨、全球食品体验展示中心10万平方米、绿色食品加工中心10万平方米、高标准恒温及普通常温仓库各10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将建设10万吨级低温冷库及食品体验展示中心,今年6月动工、2018年6月建成投产。
该请示认为:“从改制后昆明食品集团企业职工队伍稳定与发展的现实出发,对于稳定冷冻市场、保障食品供给,这都是一次两全其美的极好机遇。”因此,“恳请各级政府结合冻品市场作为昆明食品集团近两千名职工唯一经济收入的实际情况,支持冻品市场与昆钢控股与武汉万吨冷储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交通疏解实施过程中,给予冻品交易市场新建搬迁过渡时期”,待2018年临空项目一期竣工后,从现址迁往临空项目。
2月3日,请示得到批复:严格执行昆政办【2016】115号文件及相关会议纪要精神。
昆明焦化制气厂停产后留下空荡荡的厂房 都市时报 记者李元冰 摄
何去何从?
众所周知,昆明焦化制气厂之母公司云煤能源(600792)为上市公司,而昆钢控股为云煤能源控股股东。当时报记者在昆明焦化制气厂找到昆焦产业转型项目工作组办公现场时,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以“涉及上市公司”为由,婉拒采访。该人士仅表示,待今年6月项目一期开工时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届时有关内容会以公告方式向社会正式发布。”
2月20日,市政府召开“昆明市冷冻批发交易市场疏解工作推进会暨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招商推介会”。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牵头好、组织好交易市场的疏解工作;要切实解决市场疏解后商户出行、物流配送等问题,帮助广大商户早日入驻、早日开业、早日经营;官渡区政府要主动作为、服务企业,让每个商户都知道市场疏解工作、掌握市场疏解方向,增强新建市场的吸引力。针对入驻东盟冷链物流中心经营,经开区及东盟项目均承诺了多项优惠政策。
3月2日,记者再次回到冻品市场。众多一样忙碌的经营户说,他们已习惯在现址经营的氛围和便利,“我们支持交通疏解。至于未来自己的出路,走一步说一步的话吧。”
蒋先生表示,冻品市场走到今天,不论技术要求、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都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因此,不论前途如何,我们都会不懈努力。”
时至3月14日,冻品市场运营一切如常,蒋经理也忙碌着。他对记者说:“我们只知道3月1日市里和区里在街道办又开了一个督促疏解工作加快落实的会议;但到今早为止,我们依然没有收到任何新的疏解通知或具体实施方案。因此,市场内一切经营活动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