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小康库区 享美丽家园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祥云县移民局围绕全省“美丽家园、小康库区”创建目标,以解决老水库移民地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困难为重点,以加快移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对移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加大投入,拓宽思路、大胆探索,使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实现规范化管理。一是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漏登人口核实工作。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确保了全县水库移民登记核实数据真实可靠。二是加强水库移民扶持人口动态管理。按照要求,全县每年分两次组织人员对死亡、迁出、服刑、聘用人员开展排查、清理工作,共排查、清理出动态核减移民179人。三是及时足额兑付移民后扶直补资金。经认真核实先后将直补资金兑付给移民群众,确保了移民的生产生活。
为了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问题,逐步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建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长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祥云县积极探索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特色产业发展路子。2012年,禾甸镇引进祥云县华邦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大棚移民村建成现代化万头生猪养殖场,带动本地移民和周边群众发展生猪养殖。普棚镇力必甸移民村群众试种特色药材金银花131亩,规划建成100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2013年3月底组织实施全州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在禾甸镇新泽村种植金银花、续断200亩。并在茨巴村规划种植100亩葡萄、在上赤村规划种植100亩红梨。目前,生猪养殖、经济林果、中药材种植、在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逐步推广,并已成为移民地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结合省移民开发局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学生就学扶持的要求,县移民局及时组织协调,动员学生继续就学深造,目前全县共有16名符合条件的移民子女到相应学校就读,每名学生得到优惠和补助资金近万元。
县移民局自成立以来,向国家、省、州争取后期扶持项目资金4111.12万元,计划实施项目95个,已交付使用管理项目58个,移民投资1816.04万元,完工未验项目13个,其余24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今冬明春启动实施。
通过资金补助和项目实施,为解决移民地区的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发挥了较大作用:一是移民地区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为移民地区硬化村组道路23.88公里,架设自来水管道50.15千米,新建蓄水池2763立方米,新建库塘2件,除险加固库塘13件,修建沟渠、河堤10.52千米,打机井25口,有24780人次受益,改善灌溉面积7004.4亩,解决了部分移民村组的交通难、人畜饮水难、生产条件落后等问题。二是移民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新建老年活动中心5个,面积410平方米。先后组织全县一千多位移民进行了现代烟草、高产玉米种植、蚕桑养殖、生猪养殖和马铃薯栽培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对移民资金直补、技能培训和文体场所建设,从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和民主法制等方面提高了移民的现代文明意识及综合素质。三是维护了移民地区社会稳定。通过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广泛实施和宣传,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民本思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解决了移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了部分地区的移民和原住居民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