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困难帮扶就延伸到哪里——祥云实施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行动
本报记者 庄俊华 通讯员 杨彦 杨仕宇
“谢谢大家对我的牵挂和帮助,暂时的困难已经过去了,我会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刚刚病愈出院的陈老师发自内心地说。
去年5月,祥云县城南幼儿园的陈老师做了肝移植手术,在60多万元的医药费中,自付部分高达30多万元,且术后服用的药费每天需要300多元,再加上每月检查费2000元,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正当一家人为费用发愁时,祥云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程的实施,给她带来了温暖。她在职工医疗互助保险中报销了10万元,县总工会资助1万元,县红十字会等多家单位也登门慰问,给了她康复的信心。
高位推动
拉开解困脱困大幕
九月的祥云,山峦上树林郁郁葱葱,原野里飘荡着稻谷的芬芳。进入县城,东来西去的汽车声与火车的汽笛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的景象。作为滇西陆港,这里有着云岭大地上不可多得的平川广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滇西地区处于前列。
2016年10月,祥云县结合全国总工会、省政府、省总工会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相关要求,在大理州率先开展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示范县创建工作。县委书记王正林承诺:“全面建成小康,决不能让一名困难职工掉队!”
城镇职工解困脱困是一项系统工程。祥云县坚持高位推动,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牵头、系统集成”的总体思路,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领导组,27个县级部门、10个乡镇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基层工会主席为成员,下设10个工作组室。
四项制度
奏响解困脱困合唱曲
“你和彭老师都是在编教师,每个月的家庭收入七八千元。按照原来的相关标准,你们家进不了困难职工档案。但因陈老师患病,医疗花费较高,所以我们会考虑建立二级档案,同样可以列入帮扶对象。”城南幼儿园的陈老师去年出院后,家中来了几位“远客”。原来,为了把需要帮扶的困难职工找出来,各级工会干部采用“进、看、算、议、评、公示、确认”的方式,进行精准识别。
通过精准识别,截至2016年10月,祥云县有困难职工293户,涉及供养人口1080人。其中,低保户98户,低保边缘户77户,意外致困户118户。主要致困原因是患病、低收入、子女就学和下岗失业。县长黑尚锋充满深情地说:“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让困难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工会组织是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但要实施解困脱困这一系统工程,必须千斤重担众人挑。”祥云县总工会主席李枝兴说,我们可以利用自身有限资源,引导相关部门把更多的政策、项目、经费,投入全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祥云县建立了系统集成、结对帮扶、服务清单、目标责任等“四项机制”,既避免了工会组织唱“独角戏”,又防止了相关单位的“各吹各打”,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力量,责任更明确,措施更有力,帮扶更精准,用5%的工会资源,撬动了95%的社会资源,共同帮助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祥云县总工会副主席史越宇说:“解困脱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既要帮助解决燃眉之急,更要帮助他们稳定脱贫,同步进入小康。”因此,祥云县各级党委、政府负主体责任,困难职工所在单位负直接责任,各级工会负具体责任,务必通过精准施策,让困难职工实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助、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不愁吃、不愁穿。”
五类帮扶
雪中送炭的暖心举措
8月29日,祥云县2017年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就学帮扶活动启动。正在祥云职中就读的小姝领到了1500元的资助金。她的妈妈患有乳腺癌,爸爸又在去年生病去世,祥云县启动临时救助,给予5000元医疗救助资金,她被纳入了就学帮扶“路费、学费、生活费”资助工程。目前,全县在档的困难职工家庭,需要就学帮扶105户127人,其中大学在读46人,高中、中专在读19人,初中在读27人,小学和幼儿园在读35人,已按就学层次全部纳入帮扶。
李枝兴介绍,“我们坚持哪里有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困难职工需要什么,各级各部门就帮扶什么。”通过梳理全县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制定“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 明确了部门责任,分别采取“就医、就学、就业、住房、社保”等五类帮扶,给他们以雪中送炭的关怀和温暖。
“工会给了我战胜疾病的勇气!”县供电公司一位朱姓女职工感慨地说。前年,她在昆医附一院被确诊为肺癌并进行手术,个人自付医药费13万元,后续治疗每月两万余元,让她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困难之时,县供电公司工会资助6000元,县总工会资助7000元,帮她渡过了难关。全县200户721人在档困难职工家庭,138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8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7人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互助。全县在档困难职工需要就医帮扶132户179人,全部纳入年度医疗帮扶项目,重点保障51户53人患大病困难职工家庭。
在县气象局的机关食堂里,张大姐正在忙里忙外。她从外地下岗后回到祥云,丈夫务农,女儿正在上高中,她依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到县气象局做炊事员后,每月工资1800元,有了稳定的收入。
全县在档困难职工家庭有劳动能力353人,通过就业帮扶工作的推动,已经就业221人,另外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还有41户53人。今年5月,县人社局、县总工会组织开展了供需座谈会,年内将通过创业扶持、转移就业、劳动力培训等措施,帮助解决就业问题,保障每个困难职工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党和政府给我安排了保障性住房,让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困难职工周师傅患有糖尿病后发生并发症,女婿又在3年前被诊断为肝恶性肿瘤。对这一个无力买房的贫困家庭,县委、县政府安排了保障性住房。眼下,祥云县在档困难职工家庭161户有安全稳固住房,通过保障性住房已安置了32户,还有7户需要解决住房问题,年内可全部解决。
史越宇说:“根据实际情况,有的家庭只是单项帮扶,而有的家庭则是多项叠加,尽最大努力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人到中年的张阿姨,离异后又从物资公司下岗。双重打击让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每年就诊医药费3000元。2010年10月,她被纳入低保。如今,每年补助3660元,不仅解决了药费,还安排了一套保障房。全县在档困难职工家庭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6人,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191人,符合条件的76户116人纳入低保。
实实在在的帮扶行动,犹如一股股暖流,注入困难职工的家庭,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明媚的阳光。2016年,全县106名困难职工实现解困脱困。2017年,动态新增困难职工3户,“二级档案”纳入困难职工9户,目前还有困难职工200户。全县2017年“十大惠民工程”之一,就是“100名以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总工会主席程云川认为,“祥云县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变被动帮扶为主动帮扶,变单一帮扶为集体帮扶,变粗放帮扶为精准帮扶,初步形成了可借鉴、可实施、可复制的‘祥云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