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主导到多方参与入滇河道治理的新样本

04.01.2015  11:45

   滇池清 昆明兴

   坚决贯彻《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

  新年的阳光照在老宝象河边新建成的亭子里,张阳洋和家人再次来到即将入住的云南艺术家园小区。老宝象河穿过小区,沿河建成的绿化、人文景观让他们一家爱上了新环境。溯源而上,两公里外的官渡区官渡街道西庄社区,村民自筹资金硬化的沿河道路,已经成为大家出行的主要通道,河堤边精心管护的绿树为出行的人们带来好心情。

  最早施行“河道三包”制度的西庄社区居民丁淑仙说,“以前认为管河治河只是政府的事,现在发现受益最多的其实是我们自己。”主动承担老宝象河靠近艺术家园小区一段景观打造的开发商认为,“老宝象河给我们项目品质增色不少,水文景观已成为吸引客户的关键因素。

  从政府主导,到沿河居民和企业主动参与,老宝象的改变,为入滇河道治理提供了新样本。

   层层落实“河道三包

  从宝象河水库顺流而下,奔流向西的宝象河在位于云大西路的羊甫分洪闸一分为二,一曰“”,一为“”。水清岸绿的新宝象河,已成为昆明不可错过的一道靓丽风景。而老宝象河穿村而过的9.3公里旅程,在过去可是一段“曲折之旅”。

  因为居民沿河居住的习惯,老宝象河流域分布着10个社区5万余居民,沿途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集贸市场。“10个社区,官渡街道占了7个,其他河道每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但老宝象河得配2名,还得不时地集中整治。”10余年的河道管护工作,老宝象河的整治曾让官渡街道生态科科长陈恭伤透脑筋,居民和企业对河道治理意识的转变,他也是见证者。

  饭后,西庄社区村民毛兴发喜欢沿着老宝象河走走,看着如今的景观他有些内疚,2000年他和家人还经常把脏水和菜梗果皮倒进河里。当时,他并不知道什么叫“破窗效应”,只知道大家都丢成习惯了,没有人觉得不妥。“就只当它是条臭水沟。”随着昆明市政府对滇池治理力度的加大,在此后的几年间,毛兴发与同村村民多次参加河道的清淤和垃圾打捞,渐渐体会出河道整洁或脏乱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早在2009年,西庄社区就开始探索“河道三包”责任制,老宝象河纳入“三包”之列,官渡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沿河单位(小区)及住户层层抓落实签订河道两岸“门前三包”责任书。在此基础上,2010年西庄社区又探索出《入湖河道管理村民公约》,对沿河村民排污水、取水洗车洗菜、破坏绿化及公共设施等行为进行约束。2011年,西庄社区通过自筹资金200余万元,将老宝象河边的道路进行了硬化,过去汽车进不来、“看病只能背着跑”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为了加强河道绿化的管养,今年西庄社区又以绿化“保证金”的形式,对“河道三包”进行了优化,河边的绿化景观比从前更加丰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