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县2015年高产创建示范片实施情况通报
2015年大春漾濞县有2片高产创建示范片被列为省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水稻1片、玉米1片。有3片高产创建示范片列为州级自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玉米2片、大春马铃薯1片。
一、省级优质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2015年漾濞县实施省级优质稻高产创建示范片1片,示范片在苍山西镇和漾江镇马厂、脉地等11个村委会实施,涉及农户3487户,示范片面积10210亩。目标产量:优质稻(软谷)百亩核心区亩产650千克、千亩展示片亩产600千克、万亩示范区亩产550千克。示范区选用优质软谷水稻品种滇陇201、德优12为主导品种,采用薄膜旱育秧、适期早栽、合理稀植、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科学管理等水稻高产栽培综合集成技术,田间表现群体整齐,长势均衡、清秀,成熟期转色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2015年10月17日,由大理州农业局主持,组织有关专家,对漾濞县2015年省级科技增粮项目(水稻高产创建示范)进行州级复测验收。专家组在听取承担单位项目实施情况汇报、现场查看、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进行复测验收,复测验收结果如下:
实收四个田块面积841.16平方米,平均每个田块实测面积210.29平方米,实收产量幅度496.69千克—725.36千克。百亩核心区亩产725.36千克,比县自测数据698.20千克/亩高27.16千克/亩,相差3.89%;千亩展示片亩产669.04克,比县自测数据684.4千克/亩高14.96千克/亩,相差2.19%;万亩示范区亩产582.04千克,比县自测数据586.90千克/亩低4.86千克/亩,相差0.83%;非示范区亩产496.69千克,比县自测数据519.30千克/亩低22.61千克/亩,相差4.35%。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582.04千克,非示范区亩产496.69千克,示范区较非示范区亩增产85.35千克,增17.18%。
根据自测和复测产量结果,专家组认为,漾濞县2015年实施完成的省级科技增粮项目(优质稻高产创建示范),虽受到前期干旱和后期光照不足的影响,但实施方案科学,技术路线先进,组织保障措施得力,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示范成效明显,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产量目标,并为提高全县水稻生产水平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意通过州级复测验收。
二、 省级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漾濞县2015年实施高产创建3片,其中,省级一片,州县合办两片。漾濞县2015年实施省级科技增粮项目——玉米高产创建示范一片,示范涉及平坡、脉地、漾江等4个乡镇,26 个村委会,3297户,示范面积10227亩。目标产量:百亩核心区亩产750.0千克、千亩展示片亩产700.0克、万亩示范区亩产650.0千克,示范区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玉米品种“五谷1790、红单6号和胜玉6号”为主栽品种。主导技术采用优良品种、集中育苗、宽窄行规格化移栽、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控等玉米高产创建集成技术措施,示范区长势较均衡,节本增效成效良好。
2015年10月17日,州农业局组织有关单位专家组成复测验收组,对漾濞县实施的2015年省级科技增粮项目(玉米高产创建)进行现场州级复测验收。专家组在听取漾濞县有关情况介绍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进行实产收获,复测验收结果如下:
实收三个田块面积1032.35平方米,平均每个田块实测面积344.12平方米,实收产量幅度655.37千克—830.64千克,平均为741.5千克/亩,比2014年748.27千克/亩减6.77千克/亩、减0.91%。其中:百亩核心区亩产830.64千克,比县自测数据809.68千克/亩高21.0千克/亩,相差2.6%;千亩展示片亩产709.3克,比县自测数据738.5千克/亩低29.2千克/亩,相差4.0%;万亩示范区亩产655.37千克,比县自测数据663.5千克/亩低8.13千克/亩,相差1.2%。
根据自测和复测产量结果,专家组一致认为,漾濞县2015年实施完成的省级科技增粮项目(玉米高产创建示范),虽受到前期干旱和后期光照不足的影响,致产量比2014年有所减产,但由于实施方案科学,技术路线先进,组织保障措施有力,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有效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完成的高产创建片示范成效良好,超额完成了今年上级下达的产量目标,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全县玉米生产水平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意通过复测验收。
漾濞县2015年省级优质稻、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业技术人员在生产第一线指导组织实施高产创建,在实施中创办高产创建核心区、展示区,并使之成为一流的高产创建“指挥田”,一流的技术推广“样板田”,一流的科技成果“展示田”,让农民看有样子、学有例子、做有尺子、增产有法子。通过实施高产创建使广大农户充分掌握水稻、玉米高产的各项技术措施,为大春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