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遗产》历时3年结硕果 收录云南一千多首原声音乐

20.07.2015  11:25

  布朗族弹唱

 阿昌族鼓号队

独龙族哄娃娃调

    在昆明青年路文化科技大楼11楼,《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责任编辑白燕搬着一套套的成品兴奋地走着,这些沉甸甸的光盘,是许多人三年的心血,价值远高于盒子背后写的每盒定价380元。

    三年,对于《最后的遗产》系列出版物的编创及设计出版人员来说,是一段漫长而又短暂的时光,想起在昆明与云南各州市一些民族地区之间来回奔波的日子,想起编审设计出版的那一个个不眠之夜,所有投入这项工作的每个人心中异常怀念,尽管那三年的工作很艰苦,但是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2011年,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联合向国家出版基金申报了《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的项目。两家单位精诚合作,历时三年,共同实施完成这部鸿篇巨制的出版物并在不久前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4年全国基金项目绩效考评优秀。这也是云南省2014年为数不多的国家出版基金全国结项项目中,唯一一个入围22个特别优秀的出版项目。

    历时3年结硕果:

    收录一千多首原生态音乐

    回想起当时进京申报陈述答辩的场景,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编审、《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主编王群很得意,“陈述的时候,可谓一路绿灯!”王群回忆,因为项目本身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审核的专家们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听完他们的陈述之后,很快便通过了。

    2011年,项目被审批通过,并拿到了三百九十多万的资助基金,这是国家出版基金自2007年设立以来,云南省获助力度、金额最大的出版项目,至今为止都未被超越。

    获批立项后,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与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随即成立了项目工作组开始运作。以王群为主编的编辑团队开始在每个民族中进行地毯式搜索,寻找还能唱出本民族音乐的歌手。

    历经3年,从2011年至2014年4月中旬,整个项目按协议要求完成全部文字撰述、音频、视频编辑制作、出版设计和相关审稿以及光盘复制程序,并提交出版和结项审批。整部巨制共6246分钟音频和视频。单音频CD就有 5616分钟,共97盘,收录了云南德昂族、普米族、布朗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阿昌族7个人口较少民族(景颇族尚未出版)原生音乐音频曲目1259首,并附上了曲目的本民族语言朗诵和汉语朗诵。而视频DVD也有 630分钟,共14盘,收录了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视频曲目选例155首,序1篇(分置各民族卷视频前)、各民族原生音乐简介7篇。

    这部巨制装帧古朴而精致,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认同。“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来昆明授课,我送给他这套碟,他如获珍宝,并捐给了他们学校的图书馆,还邀请我们9月份去参加他们的学术研讨会。”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院长马云华说,在外人看来,他们能够将这些濒危的音乐收集整合,并做成这样的成品,很是了不起。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