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滇池捕鱼季再观察 无处安放的瓦猫

09.12.2014  11:49

    夕阳西下,红嘴鸥在帆船周围飞舞。滇池里捕鱼的渔民将升起的渔网晒干,这样上岸即可保存 记者孟祝斌/摄

    出海前的祭祀活动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公鸡前一天夜里拴在船上,由妻子抱着公鸡朝各方向鞠躬,丈夫点燃三十六根青色的香,然后将鸡割喉,把鸡血洒至各处,方能扬帆起航

  龙门村的村民已经悉数搬走,只留下龙王庙和瓦猫守望着滇池

老渔民和村里即将去打鱼的年轻人一起,将船推入滇池

  为了保护滇池水质和周边环境,封湖禁渔成了常态,打鱼不再是维持生活的必需,湖边的渔村也陆续迁离。

    滇池的渔猎记录可追溯到千年以前,属于高原湖泊的渔家文化也是昆明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是,今天我们要如何保存它呢?

他们这种有三面风帆的船厉害呢,只要风大,可以跑得比机动船还快,但掌握不好的话,可能会被风吹倒。”看到马应喜驾船捕鱼的图片,在草海上保洁的老渔民李永周回想起了他当渔民时的好帮手——风帆和木船。

  随着保护滇池力度的不断加强,渔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与滇池逐渐疏离,捕鱼的传统文化、技艺随风消逝。这样的变迁,甚至牺牲,其实都有一个目的——还昆明一个清净的滇池。

   一

  深秋时节,当滇池水面雾气消散,云层逐渐被风吹开,蓝天白云之下,滇池一派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

  站在渔船船尾处的马应喜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大风来了”。迅速用手抓住连接在桅杆和风帆上的尼龙绳。约莫半分钟后,当大风扑向风帆的一刹那,船身顿时倾斜。马应喜一拉中间桅杆上连接风帆的绳索,一整面帆快速降下,铁壳渔船顿时稳了许多。

  这是马应喜捕鱼生涯中,重复过无数次的一个动作。上渔船捕鱼,离不开风帆和桅杆。制作它们也是一门技艺,桅杆要选平直的木料,而风帆的制作则有些讲究。每一面风帆都要经受风的“撕扯”,布料自然尽量选厚的。若干块布料缝制成一整面帆布后,为了能让风帆便于升降,帆布边缘缝有可以拉动的尼龙绳。

  风帆大约每隔1米,便与一根竹杠和尼龙绳连在一起,一整面风帆绑上竹杠后,分成了7-8个受力面。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利用绳索可以升降风帆,更可以调节每个受力面的松紧。若是风小,拉紧连接各个受力面的绳索,帆布表面就会趋于平整,便于兜风前进;如果风大,放松受力面的绳索。各个竹杠之间的帆布便与桅杆呈“C”形,风便从“C”的空洞处吹走,减缓风的推力。

  原先,滇池边的渔村里都有人会做木船和桅杆、风帆等一整套渔船用具。但后来出现的铁壳船寿命可达木船的两倍,木船的制造技艺逐渐消亡。随着机动船的使用,风帆也一度锐减。直到1994年“滇池取消机动渔船动员会”召开后,捕鱼的机动船被禁止,风帆渔船在滇池上才得以延续存在。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