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20年来 喜看今日新丽江

16.03.2016  10:02

今年2月3日,是丽江“2·3”大地震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丽江各族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造了“丽江速度”“丽江现象”“丽江经验”“丽江模式”——

震后丽江成了聚宝盆

丽江机场高速公路

登上狮子山向东望去,丽江古城修旧如旧,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景区;向西眺望,丽江新城日新月异,成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魅力之城、希望之城。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玉璧金川展新颜。震后20年来,丽江各族人民继承和发展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要求的“抗震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使丽江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本地人看到新变化 丽江变成“新家园

出生在大地震中的和震生,如今已是20岁的纳西汉子。日前,记者来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拉市镇采访和震生,走进海东利见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整齐有序的农家院、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俨然一幅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如今我们的日子,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我们的村子不但变大变美啦,而且垃圾也有人清运,晚上有路灯,空气还比城里好。”说起20年来的变化,和震生一脸的自豪。“刚地震时村里满目苍夷的模样我没有印象,但小时候,村里艰苦的日子,如今还历历在目。”和震生说,以前村里家家户户住的是土基房,用的是用空心砖搭建的简易厕所,家里靠爷爷的退休工资和爷爷打鱼卖鱼的钱勉强供他和哥哥上学,很多小伙伴家连交学费都很困难。

记者在拉市镇转了一圈,和震生口中所说的那些艰苦的情形没有了丝毫的踪迹,看到的是纵横交错的电路跨过田野,各家各户都用上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年轻人用手机联系着各项生意业务,老年人用手机牵挂着孙子孙女,摩托车、拖拉机、小汽车驰骋在村道上。

据拉市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如今的拉市早已不是20年前的样子。目前,拉市镇已初步形成了以丽江雪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以反季大白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骑马观光旅游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业,村民的收入越来越多,日子也越来越好过。

丽江变大变美,变成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家园”。这是记者在采访中,不少丽江本地人的真切感受。20年来,丽江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已经增加到23平方公里,比震前扩大了近2倍,城镇化率达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