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为做好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完成单位对所推荐项目相关内容进行了10天公示无异议的前提下,对所推荐的7个项目进行二次公示,公示内容为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员、主要完成单位、项目简介、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推广应用情况、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公示时间2015年12月16日至12月25日。
自本公示公布之日起10天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序有异议的,须书面向省科技奖励办公室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省科技厅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其身份予以保密,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联系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
联系人:杨爱民
联系电话:0871-63168766(传真)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北京路542号
邮编:650051
附件:1.云南省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目录
2.项目公示材料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4年12月15日
附件1
云南省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目录
序号 | 项目名称 | 推荐奖种 |
1 | 五味子三萜化学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2 | 华南寒武纪磷酸盐(含奥斯坦型)化石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3 | 我国低纬高原甘蔗产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4 | 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5 | 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6 | 光皮肤病主要机制及防治技术创新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7 | 出口型切花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附件2
项目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五味子三萜化学的研究
(英文):Chemical Studies onthe Triterpenoids from the SchisandraceaeFamily
主要完成人(单位): 孙汉董(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辰(北京大学)、李蓉涛(昆明理工大学)、肖伟列(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普建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申报奖种: 国家自然科学奖
项 目 简 介
本项目属于有机化学学科天然产物化学研究领域。“天然产物化学”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本项目主要以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类群-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植物为研究对象,对该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尤其是五味子降三萜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创新性研究。 主要科学发现点如下:
1 .五味子降三萜的原创性研究: 在世界上首次从五味子属(Schisandra)植物中发现了一系列高氧化、骨架重排、环系极其复杂的新颖三萜类化合物,命名为“五味子降三萜”(Schinortriterpenoids,SNTs);该创新性研究结果突破了前人对五味子科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认识,为逐步阐明我国著名中药-五味子的生物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化学物质基础,同时极大丰富了天然三萜化学的研究内容。
2 .南五味子属植物新颖骨架三萜的发现: 五味子科由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两属组成。前人的大量研究中,仅从南五味子属中发现了一些常规环阿尔廷和羊毛甾烷型三萜。本课题组从亲缘关系出发,从同科的南五味子属植物中首次发现了两个系列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新颖骨架三萜类化合物。该研究内容不仅突破了前人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掀开了课题组对南五味子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序幕。
3 .五味子降三萜的首次全合成研究: SNTs类化合物schindilactone A含有8个环系、12个手性中心、6个季碳中心和10个氧原子,这一复杂分子的发现极大的吸引了全球范围内许多课题组介入该类分子的合成研究。本研究团队中的杨震教授课题组历时7年设计了一条高效、简洁的全新合成路线,以29步反应实现了该分子的世界首例全合成,是我国学者从新颖骨架原创性发现到复杂天然产物首次全合成的成功范例,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以上对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尤其是新颖、结构类型多样的五味子降三萜(SNTs)的发现和部分化合物的全合成成功,引起了国内外植物化学、有机合成以及药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其内容已被近年来国内外的众多综述、教科书和专著所引用,已成为在现代研究条件下,如何深入研究一个类群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成功范例。 本研究团队也已成为了当下世界五味子科植物的化学研究中心。 综上所述,“五味子化学研究”是我国近年来在天然产物化学领域取得的令世界同行认可和关注的、系统性的研究工作之一;亦是我国现代天然产物化学在世界同行中取得的原创性、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之一,为提升我国天然产物化学的学术地位和在部分领域引领当代植物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截至2012年1月1日,本项目的相关成果在Angew. Chem. Int. Ed.,Org. Lett.,Chem.Commun.等杂志上共计发表研究论文96篇(SCI论文91篇)。20篇主要论文中19篇排名本学科前15%(平均影响因子IF为5.012,最高IF为13.455);论文被Chem.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多次他引。20篇主要论文他引454次(SCI他引392次),8篇代表性论文他引216次(SCI他引190次),单篇最高他引58次。申请发明专利10项(6项已授权)。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 报告40余次。
11个新颖骨架三萜入选领域权威综述性杂志Nat. Prod. Rep.的研究热点。9个SNTs类化合物吸引了全球5个国家的11个研究组开展相关的合成研究,在包括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等学科顶尖杂志中先后发表了研究论文23篇,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该项目的研究工作被《高速发展的中国化学1982-2012》一书在多个章节中进行了评述,认为“孙汉董等对我国五味子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在国际引起了广泛关注,是一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 | 排名 | 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完成单位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孙汉董 | 第一 | 研究员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项目总负责;负责课题的总体构思,研究方向的确定,关键科学问题的凝炼和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是代表性论文1-3和5-8的通讯作者,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以上。 | “资源植物的化学研究”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编号:Z87411),排名第二。 |
杨震 | 第二 | 教授 |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 | 项目主要参与人;通过7年的时间,完成了五味子降三萜schindilactone A的世界首例全合成。是代表性论文4的通讯作者,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50%以上。 | 无 |
李蓉涛 | 第三 | 教授 | 昆明理工大学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首次从小花五味子中发现了五味子降三萜类化合物,并首次推导了三种骨架类型五味子降三萜可能的生源途径。是代表性论文1,5和6的第一作者,2,3,7和8的参与作者,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以上。 | 无 |
肖伟烈 | 第四 | 研究员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参与研究方案的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撰写论文。发现了多种新颖骨架降三萜类化合物;并在Natural Product Reports上综述了截至2008年1月间有关五味子科植物中发现的三萜类化合物。是代表性论文7和8的第一作者,2,3和5的参与作者,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以上。 | 无 |
普建新 | 第五 | 研究员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参与研究方案的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撰写论文。首次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发现了系列高氧化度的新奇骨架三萜,拓展了课题组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内容。是代表性论文2的第一作者,8的参与作者,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以上。 | 无 |
代表性论文专著
序号 | 论文专著名称/刊名 /作者 | 影响因子 | 年卷页码 | 发表时间年月日 | 通讯作者 | 第一作者 | 国内作者 | SCI 他引次数 | 他引总次数 |
1 | Micrandilactone A: a novel triterpene from Schisandra micrantha/Organic Letters/ Rong-Tao Li, Qin-Shi Zhao, Sheng-Hong Li, Quan-Bin Han, Han-Dong Sun*, Yang Lu, Li-Li Zhang, Qi-Tai Zheng | 4.092 | 2003年5卷1023页 | 2003年4月3日 | Han-Dong Sun | Rong-Tao Li | 李蓉涛,赵勤实,黎胜红,韩全斌,孙汉董,吕扬,张莉莉,郑启泰 | 18 | 23 |
2 | Kadlongilactones A and B, two novel triterpene dilactones from 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possessing a unique skeleton/Organic Letters/ Jian-Xin Pu, Wei-Lie Xiao, Yang Lu, Rong-Tao Li, Hong-Mei Li, Li Zhang, Sheng-Xiong Huang, Xian Li, Qin-Shi Zhao, Qi-Tai Zheng, Han-Dong Sun * | 4.368 | 2005年7卷5079页 | 2005年10月27日 | Han-Dong Sun | Jian-Xin Pu | 普建新,肖伟烈,吕扬,李蓉涛,李洪梅,张丽,黄胜雄,李鲜,赵勤实,郑启泰,孙汉董 | 11 | 15 |
3 |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genetically related highly oxygenated nortriterpenoids from Schisandra chinensis/Organic Letters/ Sheng-Xiong Huang, Rong-Tao Li, Jing-Ping Liu, Yang Lu, Ying Chang, Chun Lei, Wei-Lie Xiao, Li-Bin Yang, Qi-Tai Zheng, Han-Dong Sun* | 4.802 | 2007年9卷2079页 | 2007年5月24日 | Han-Dong Sun | Sheng-Xiong Huang | 黄胜雄,李蓉涛,刘靖平,吕扬,常颖,雷春,肖伟烈,杨黎彬,郑启泰,孙汉董 | 28 | 32 |
4 | Diastere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Schindilactone A**/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Qing Xiao, Wei-Wu Ren, Zhi-Xing Chen, Tian-Wen Sun, Yong Li, Qin-Da Ye, Jian-Xian Gong, Fan-Ke Meng, Lin You, Yi-Fan Liu, Ming-Zhe Zhao, Ling-Min Xu, Zhen-Hua Shan, Ying Shi, Ye-Feng Tang*, Jia-Hua Chen*, Zhen Yang* | 13.455 | 2011年50卷7373页 | 2011年7月7日 | Ye-Feng Tang*, Jia-Hua Chen*, Zhen Yang* | Qing Xiao, Wei-Wu Ren | 肖青,任为武,陈知行,孙天文,李勇,叶钦达,龚建贤,孟繁柯,游麟,刘一帆,赵明哲,许灵敏,单振华,石莹,唐叶峰,陈家华,杨震 | 25 | 26 |
5 |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possible biogenesis of three new families of nortriterpenoids: Schisanartane, schiartane, and 18-norschiartane/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Rong-Tao Li, Wei-Lie Xiao, Yun-Heng Shen, Qin-Shi Zhao, Han-Dong Sun* | 4.907 | 2005年11卷2989页 | 2005年5月6日 | Han-Dong Sun | Rong-Tao Li | 李蓉涛,肖伟烈,沈云亨,赵勤实,孙汉董 | 9 | 10 |
6 | Structure and anti-HIV activity of micrandilactones B and C, new nortriterpenoids possessing a unique skeleton from Schisandra micrantha,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Rong-Tao Li, Quan-Bin Han, Yong-Tang Zheng, Rui-Rui Wang, Liu-Meng Yang, Yang Lu, Su-Qin Sang, Qi-Tai Zheng, Qin-Shi Zhao, Han-Dong Sun * | 4.426 | 2005年23卷2936页 | 2005年6月21日 | Han-Dong Sun | Rong-Tao Li | 李蓉涛,韩全斌,郑永唐,王睿睿,杨柳萌,吕扬,商素琴,郑启泰,赵勤实,孙汉董 | 30 | 31 |
7 | Lancifodilactone G: A unique nortriterpenoid isolated from Schisandra lancifolia and its anti-HIV activity, Organic Letters/Wei-Lie Xiao, Hua-Jie Zhu, Yun-Heng Shen, Rong-Tao Li, Sheng-Hong Li, Han-Dong Sun * , Yong-Tang Zheng, Rui-Rui Wang, Yang Lu, Cheng Wang, Qi-Tai Zheng | 4.368 | 2005年7卷2145页 | 2005年5月26日 | Han-Dong Sun | Wei-Lie Xiao | 肖伟烈,朱华洁,沈云亨,李蓉涛,黎胜红,孙汉董,郑永唐,王睿睿,吕扬,王诚,郑启泰 | 17 | 21 |
8 | Triterpenoids from the Schisandraceae family,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Wei-Lie Xiao, Rong-Tao Li, Sheng-Xiong Huang, Jian-Xin Pu, Han-Dong Sun* | 7.450 | 2008年25卷871页 | 2008年7月31日 | Han-Dong Sun | Wei-Lie Xiao | 肖伟烈,李蓉涛,黄胜雄,普建新,孙汉董 | 52 | 58 |
合计 | 190 | 216 |
(二)项目名称: 华南寒武纪磷酸盐(含奥斯坦型)化石研究
(英文):Phosphatized fossils (including Orsten Lagerst?tte) from the Cambrian of southern China
主要完成人(单位): 张喜光(云南大学)
申报奖种: 国家自然科学奖
项 目 简 介
本项目属于地球科学的古生物学——化石生物学研究领域。
1 .研究内容: 奥斯坦型化石宝库研究因涉及动物的软体附肢,体表微米级的构造,甚至显现细胞结构的胚胎,历来备受古生物学界关注。在过去20余年中本项目调查研究了分布于扬子地台的数十条寒武纪剖面或露头,系统采集了岩层中瘤状生物屑灰岩,并从中分离出大量立体保存、具高保真度的磷酸盐(包括奥斯坦型)化石。据此,结合现代生物学,得以从细微处和崭新的视角探索远古生命,在化石生物学和生命早期演化领域取得具开拓性的科学发现。
2 .科学发现点: (1)报道了迄今已知最古老(寒武系第3阶)奥斯坦型甲壳动物化石并证实:①冠群甲壳动物在寒武纪早期已普遍存在,并非以往认定的寒武纪晚期;其腿肢着生的上肢,从理论上推断应为该类群早期基本特征之一;②5亿多年前具备“现代”形体后无节幼虫的发现表明:其躯体结构、生活史和生活方式处于了“停滞”;结合力学予以的解释是它们始终生存于受低雷诺数“粘连”层流控制的小生境。本科学发现为甲壳类早期演化史提供了实证,增进了我们对该类群寒武纪时期生活、进化模式的认知。(2)发现寒武系第5阶显示了卵裂球、代表2发育阶段的胚胎;其卵裂细胞的增生似乎与现生无脊椎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基本模式没根本差异。由此突破胚胎不可能保存为化石的戒律,将多局限于胚后发育的化石类群个体发育研究延伸到胚胎阶段,开了无脊椎动物古胚胎学研究的先河。(3)利用电镜辨析了许多磷酸盐化节肢类从未得知的微细结构,论证了高肌虫壳瓣的发育、三叶虫复眼和体节的增生模式。以特有的精细剖析了若干节肢类群的躯体构建并推断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生活模式。本项目的系统研究还涉及海绵(骨针)、遗迹化石(钻孔,粪粒)、叶足类(骨板)等,包括相关的埋藏学和古生态环境。这些都曾一度成为若干磷酸盐化石研究的新方向。
3 .科学价值: 基于传统宏观化石研究不可触及却具重要科学意义的种种微观实证,开拓出全新的视野。“以小见大”,揭示了若干寒武纪动物类群的本质形态特征、躯体构建和发育模式,由此改变了我们对某些后生动物早期演化的认识。前述具原创性科学发现点的取得,提升了我国磷酸盐和奥斯坦型化石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亦为我国学人在该学科前沿稳稳占领了一席之地。
4 .同行引用及评价: 20篇主要论著包括17篇SCI论文和一部SCIE专著,SCI他引328次,总他引409次;8篇代表性论著(含1篇Nature,2篇Science)SCI他引207次,总他引263次。他人引文不乏出自一流权威杂志,取得一定的国际影响。论著中的切实建树,得到同行及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和正面肯定。项目成果先后荣获2007年“教育部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8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 | 排名 | 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完成单位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张喜光 | 第一 | 教授 | 云南大学 | 云南大学 | 是8 篇代表论著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也是这些论著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人,并对《重要科学发现》中全部科学发现点都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于每项研究课题的总体设计与确立,与合作者核心论点、创新点的商讨,野外调研、原始材料收集,室内标本检测分析,论文书写、改稿和定稿,均发挥了主导和关键作用。经20余年不懈努力,在化石生物学和生命早期演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 无 |
代表性论文专著
序号 | 论文专著名称/刊名/作者 | 影响因子 | 年卷页码 (xx年xx卷 xx页) | 发表时间年月 日 | 通讯作者 | 第一作者 | 国内作者 | SCI 他引次数 | 他引总次数 | 知识产权是否归国内所有 |
1 | An epipodite-bearing crown-group crustacean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 Nature / Zhang, X.-G., Siveter, D.J., Waloszek, D., Maas, A. | 42.351 | 2007年 449卷 595–59 8页 | 2007年10月4日 | 张喜光 | 张喜光 | 张喜光 | 52 | 61 | 是 |
2 | Middle Cambrian arthropod embryos with blastomeres / Science / Zhang, X.-G., Pratt, B.R. | 31.477 | 1994年 266卷637–63 9页 | 1994年10月28日 | 张喜光 | 张喜光 | 张喜光 | 43 | 65 | 是 |
3 | Early Cambrian ostracode larvae with a univalved carapace / Science / Zhang, X.-G., Pratt, B.R. | 31.477 | 1993年 262卷 93–94 页 | 1993年10月1日 | 张喜光 | 张喜光 | 张喜光 | 14 | 16 | 是 |
4 | A eucrustacean metanaupliu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 Current Biology / Zhang, X.-G., Maas, A., Haug, J.T., Siveter, D.J., Waloszek, D. | 9.916 | 2010年 20卷 1075–1 079页 | 2010年6月22日 | 张喜光 | 张喜光 | 张喜光 | 14 | 16 | 是 |
5 | Phosphatized bradoriids (Arthropoda) from the Cambrian of China / Palaeontographica Abt. A / Zhang, X.-G.(专著) | 1.455 | 2007年 281卷 93–173 页 | 2007年11月23日 | 张喜光 | 张喜光 | 张喜光 | 18 | 23 | 是 |
6 | New and extraordinary Early Cambrian sponge spicule assemblage from | 4.638 | 1994年 22卷 43–46 页 | 1994年1月 | 张喜光 | 张喜光 | 张喜光 | 32 | 45 | 是 |
7 | The eyes of Lower Cambrian eodiscid trilobites / Palaeontology / Zhang, X.-G., Clarkson, E.N.K. | 1.804 | 1990年 33卷 911–93 2页 | 1990年7月 | 张喜光 | 张喜光 | 张喜光 | 25 | 26 | 是 |
8 | Microborings in Early Cambrian phosphatic and phosphatized fossils /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Zhang, X.-G., Pratt, B.R. | 2.752 | 2008年 267卷 185–19 5页 | 2008年10月1日 | 张喜光 | 张喜光 | 张喜光 | 9 | 11 | 是 |
合 计 | 207 | 263 |
|
(三)项目名称: 我国低纬高原甘蔗产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 张跃彬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范源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吴才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黄应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雷朝云(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李远潭(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
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
申报奖种: 国家技术发明奖
项 目 简 介
我国低纬高原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立体气候强烈,生物多样丰富,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我国蔗糖产业转移的需要,科研组人员历时20年,系统地攻克了低纬高原地区的甘蔗产业关键技术,并大规模应用。主要发明是:(1)发现了低纬高原地区的甘蔗生态适应性,探索出低纬高原的甘蔗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区划出北热带湿润蔗区、北热带半湿润蔗区、南亚热带湿润蔗区、南亚热带半湿润蔗区,中亚热带湿润蔗区、中亚热带半湿润蔗区等6个生态蔗区,实现了甘蔗产业的大规模布局和发展,种植面积实现589万亩,成为我国第二大糖料基地;(2)针对低纬高原的自然生态特点,自主选育出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20个,在低纬高原不同生态蔗区布局推广486万亩,在国内率先形成了多系品种布局和早、中、晚熟品种4:4:2的科学配置;(3)根据低纬高原地区冬春少雨干旱的气候特点,独创了深沟板土聚水抗旱栽培法与甘蔗蘸种剂、甘蔗抗旱剂相结合的抗旱栽培技术体系,年应用面积387万亩;(4)根据甘蔗的营养和水分需要规律,首创了甘蔗控缓释肥简化施肥技术和甘蔗降解地膜覆盖技术相结合的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年累计推广应用560万亩;(5)针对低纬高原蔗区有害生物种类多,种传病害严重特点,研制发明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方法及设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标准应用体系;(6)根据低纬高原区地处边疆少数民族蔗区,甘蔗原料管理技术落后的实际,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研发出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建立了集甘蔗原料种植、管理、收购、决算、加工定级为一体的甘蔗原料全程高效管理系统,覆盖50个蔗糖龙头企业,服务甘蔗面积355万亩。
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张跃彬: 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全面组织实施和管理。对《主要技术发明》中1、3、4、6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工作量占本人全部工作量的90%。获发明专利12件,获软件著作权7件,制定标准3项,主笔发明论文10篇(其中英文2篇),主编出版专著3部,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排第1),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第1)。
范源洪: 项目主要完成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2、5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工作量占本人全部工作量的85%。组织育成甘蔗品种11个,制定标准1项,获发明专利1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3)、二等奖1项(排名1)、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2)。
吴才文: 项目主要完成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2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工作量占本人全部工作量的88%。育成品种5个,获发明专利授权5件,主笔发表论文10篇(其中英文4篇),制订地方标准3个,主篇出版专著2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第1),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排名2)。
黄应昆: 项目主要完成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5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工作量占本人全部工作量的85%。获发明专利2件,论文15篇,制订地方标准2个,出版专著1部,获云南省科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1),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排名3)
雷朝云: 项目主要完成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1、2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工作量占本人全部工作量的80%。育成品种3个,发表论文3篇,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排名第 1);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1项(排名第 1)。
李远潭: 项目主要完成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1、2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工作量占本人全部工作量的80%。组织育成品种8个,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 12),负责四川片区低纬高原甘蔗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组织种苗脱毒、深沟板土种植家系育种技术等在四川蔗区的熟化应用。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
发明专利 | 一种普适性甘蔗缓释肥 | 中国 | ZL201310138763.8 | 2014-10-22 | 第1827899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 | 张跃彬,樊仙,邓军,等 | 有效专利 |
发明专利 | 一种甘蔗专用复混肥 | 中国 | ZL200710066326.4 | 2010-04-21 | 第609398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 | 郭家文,刘少春,张跃彬,等 | 有效专利 |
发明专利 | 一种农用地表覆盖除草除解地膜生产方法 | 中国 | ZL2012 10463398.3 | 2014-06-25 | 第1427893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 | 李如丹,张跃彬,严娟,等 | 有效专利 |
发明专利 | 一种甘蔗蘸种剂 | 中国 | ZL201110147124.9 | 2013-08-21 | 第1255886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 | 张跃彬,催雄维,尹兴祥,等 | 有效专利 |
发明专利 | 一种甘蔗抗旱剂及制备方法 | 中国 | ZL201110147306.6 | 2013-06-19 | 第1218041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 | 崔雄维,张跃彬,尹兴祥,等 | 有效专利 |
发明专利 | 甘蔗健康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 | 中国 | ZL201110271293.3 | 2013-03-20 | 第1154791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 | 吴转娣,吴才文,昝逢刚,等 | 有效专利 |
发明专利 | 甘蔗种苗温水脱毒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 中国 | ZL200710065968.2 | 2010-10-07 | 第556971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 | 黄应昆,赵卫民,范源洪,等 | 有效专利 |
发明专利 | 一种甘蔗健康种苗高效繁育方法 | 中国 | ZL200810058992.8 | 2011-09-28 | 第847639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 | 侯朝祥,陈学宽,毕艳,等 | 有效专利 |
发明专利 | 一种快速评价甘蔗宿根性遗传效应的方法 | 中国 | ZL2001110232818.2 | 2013-06-19 | 第1217983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 | 昝逢刚,陈学宽,赵培方,等 | 有效专利 |
软件著作权 | 甘蔗原料高效管理系统V1.0 | 中国 | 2007SR20524 | 2007-12-21 | 第086519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 | 张跃彬,杨华, 冯璐 | 有效 |
(四)项目名称: 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完成人: 朱有勇、李成云、陈万权、李隆、骆世明、卢宝荣、李正跃、何霞红、陈欣、尤民生、陈斌、王云月、朱书生、段霞瑜、章家恩
完成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申报奖种: 国家科技进步奖
项 目 简 介
该项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植物病虫害防治领域的重大难题之一是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导致病虫害爆发流行,化学农药用量大幅度增加,对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危机。世界各国从育种角度提出了“多系品种”、“聚合抗性育种”等解决途径,但因技术难度大,局限了推广应用。本项目从农田生态系统角度探索了利用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虫害的新途径,经过10多年研究,发现了作物多样性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揭示了主要机理,创建了应用技术,通过了大面积应用的实践检验, 成为了国际上利用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范例。本项目在PNAS 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17 篇,出版专著8 部,获授权发明专利8 件,制定行业技术规范14 项,累计推广应用2 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50%以上,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省自然科学研究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 项。主要创新点如下:
1 .试验发现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新途径。 通过作物多样性优化配置的384 组田间试验及万亩放大验证,探明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效果在16~88%之间,明确了其调控效应与作物种类、株高株型、栽培方式和种植时间等因素相关,发现了从生态角度利用作物多样性有效控制病虫害新途径。回答了“能否控制病虫害”首个关键问题,该创新点属植物病虫害防治学领域,在PLoS ONE等国内外刊物发表相关论文41 篇,出版专著4 部。
2 .揭示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机理。 本项目揭示了作物多样性相克相生、稀释阻隔、改变气象条件等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机理,包括①作物多样性与病菌的化感效应;②作物与作物间的互作效应;③作物多样性对病原菌稀释作用;④作物多样性对病害蔓延的阻隔效应;⑤作物多样性减少病原菌初侵染效应;⑥作物多样性降低害虫虫口密度效应;⑦作物多样性增强天敌功能团效应;⑧稻鱼互作延伸害虫天敌生物链;⑨作物多样性立体株群改变微环境气象条件;⑩作物多样性错峰种植消减叠加效应。项目历时10 余年阐释了主要机理,回答了“何为调控机理”第二个关键问题。该创新点属植物保护学领域,在PNAS 等国内外刊物发表相关论文176 篇,专著4 部。
3 .创建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应用技术体系。 在机理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标准,创建了作物合理搭配、条带轮作、根系互补、行比行宽和错峰种植等技术体系,形成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技术规范。玉米与马铃薯等14 项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在32 个县48 万亩大面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主要病虫害危害降低17.4~78.6%,减少农药用量53.9~71.8%。技术成果深受农民欢迎,推广面积逐年增加,回答了“能否推广应用”第三个关键问题。该创新点属植物病虫害防治学领域,获发明专利授权8 件,制定并发布相关行业技术规范14 项。
本项目研究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国外长期限于理论研究和田间小试中试,我国2009 年研发技术应用超过2000 万亩,2010 年超4000 万亩,累计推广应用2.6 亿余亩,产生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认同,受邀作国际、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大会报告23 次,被认为是解决作物品种单一化导致病虫害爆发难题的成功范例之一,被地方各级政府列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技术,应用面积常年保持4000 万亩以上,推动了绿色植保事业的发展。
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朱有勇: 项目主持人,提出利用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研究设想,负责项目研究目标和方案的制定,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的设计,组织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对该项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个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试验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新途径,揭示了主要机理,研发了11项作物多样性推广技术规范,是4项专利技术第一发明人,主编专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06篇。
李成云: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提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研究思路,参与制定研究方案和技术推广方案,参与组织项目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对项目的第二和第三个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研究了作物抗性利用,参与负责制定了禾本科与豆科等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6项推广技术规程,副主编出版专著3部,在PLoSON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36篇。
陈万权: 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制定小麦多样性控病增产技术研究方案,负责在甘肃、重庆、四川等组织项目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对该项目的第二和第三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研究了小麦叶锈病、秆锈病等多种病害分子诊断检测技术以及小麦抗病基因多样性对病害流行的调控效应。负责制定了3项技术规范,1项专利的第一发明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正式出版论文集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46篇。
李隆: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提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研究思路,负责在甘肃等地区组织项目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对该项目的第二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探明了作物根际互作的主要过程,揭示了豆科/禾本科间作体系中种间磷素根际促进机理,阐明了高投入条件下豆科/非豆科间作体系中的氮素营养互惠机理。在PNA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1篇。
骆世明: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提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研究思路,参与制定技术研究方案和推广方案,负责组织在广东和浙江等地区的项目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对该项目的第二和第三技术创新点做出了贡献,负责指导了稻-鱼、稻鸭共作系统中的互惠关系和减少水稻病害发生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22篇,其中PNAS上发表1篇,主编专著1部。
卢宝荣: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提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研究思路,参与制定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技术研究方案和推广方案。对该项目的第一和第二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负责研究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搭配置要素,阐明了作物多样性种植保护种质资源的机制和影响,建立了作物多样性种植保护种质资源的应用模式,在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24篇。
李正跃: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制定作物多样性控制虫害技术研究方案和推广方案,参与负责在云南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本人对该项目的第二和第三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研究了作物多样性种植减少害虫发生的机制和效应。主编出版专著1部,参与制定了禾本科与豆科等3项推广技术规程,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30篇。
何霞红: 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研究优化种植时间,条带轮作等工作,参与田间试验示范,组织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对该项目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研制了作物合理搭配,优化种植节令、条带轮作等技术参数,参与制定8项推广技术规程,是4项专利的共同发明人,副主编出版专著2部,参编2部,在PLoS ON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25篇。
陈欣: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制定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研究方案和推广方案,负责稻-鱼共作系统的机制研究,负责在浙江青田等地的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对该项目的第二和第三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研究了稻-鱼共作系统中的互惠关系和减少水稻病虫害发生的机制,负责稻田多样性应用模式和技术参数的研究,在PNA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5篇,参编专著1部。
尤民生: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制定作物多样性病虫害技术研究方案和示范推广方案,负责组织在福建省项目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对该项目的第二和第三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研究了农田生态多样性的提高可有效增加田间昆虫天敌数量、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减少害虫发生的机制和效应,参与研发作物多样性控制虫害的技术参数,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12篇。
陈斌: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制定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技术的研究方案,参与项目技术推广方案的制定,参与负责组织在云南的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本人对该项目的第二和第三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负责研究了作物多样性种植控制虫害的机制和效应,负责完成了玉米与马铃薯、玉米与甘蔗优化配置控制虫害的技术参数,参编专著2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28篇。
王云月: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项目研究目标和方案的制定,参与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的设计,参与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对该项目第一和第三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作物多样性资源的利用研究,建立了作物多样性种植保护种质资源的应用模式。是5项专利技术的共同发明人,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参编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14篇。
朱书生: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的制定,参与负责研究优化种植时间和条带轮作等工作,参与负责田间试验示范和组织技术推广及技术指导。对该项目的第二和第三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研究了禾本科与豆科、禾本科与薯类等作物搭配技术参数,作为主要成员制定了5项推广技术规范,参与组织本技术的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3篇。
段霞瑜: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制定小麦多样性控制病虫技术的研究方案和推广方案,参与甘肃天水、河北廊坊等地的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每年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65%。对该项目的第二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研究了小麦抗病品种/基因多样性对白粉病流行的调控效应及其对小麦白粉菌群体在寄主多样化选择条件下优势宗群动态的影响、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评价和利用技术,国内外发表论文8篇。
章家恩: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制定作物多样性控病虫增产技术研究方案和推广方案,负责鸭稻共作系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负责在广东等地组织项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对该项目的第二和第三个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研究了稻鸭共作系统中减少水稻病虫草害发生的机制,负责稻田复合种养多样性应用模式和技术参数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5篇,副主编专著1部。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云南农业大学: 项目主持完成单位,组织该项目的研究的全过程,提出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技术研究设想,负责项目研究目标和方案的制定,负责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的设计,组织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本单位对该项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一是探明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效果,明确了其效应与作物种类、株高株型、栽培方式和种植时间等因素相关,确证了从栽培角度利用作物多样性有效控制病虫害新途径。二是探明了作物多样性对病虫的稀释和阻隔作用,以及改变微环境气象因子的作用。三是在机理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标准,构建了技术体系,形成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技术规范。负责完成了48个万亩示范样板,完成推广培训材料编写,组织完成国内外学术研讨和现场培训会议500余场次。本单位是7项发明专利的第一完成单位,主编5部专著,参编2部专著,发表论文122篇,负责建立了11项推广技术规范,组织了本项目技术的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参与提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设想,参与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的制定,参与组织项目实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对该项目的第二和第三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制定了小麦抗叶锈、秆锈病和赤霉病的评价技术规范,查明了我国小麦主要生产品种和重要抗源材料对多种病害的抗病性状况及其遗传基础。负责研究了我国小麦赤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产毒类型及其地理分布。成功研制出小麦叶锈病、秆锈病、黑穗病等病害的分子诊断检测技术,显著提高了病害诊断的时效性和准确率。发现小麦不同品种或基因组合对白粉病病发生程度和病菌遗传结构的调控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绝大多数组合表现为正调控作用。本单位是1项发明专利的完成单位,负责制定了3项农业行业技术规范,发表论文52篇,负责完成重庆、四川、甘肃等地区的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参与提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技术研究设想,参与项目研究目标和内容的制定,参与技术路线和方案的设计,参与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对项目第二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新性贡献,负责完成豆科与禾本科植物磷活化利用的种间促进作用、豆科与非豆科植物氮素的补偿利用的机理的大量田间和室内模拟试验,揭示了豆科/非豆科间作体系中种间磷素根际促进机理。发现蚕豆根系具有很强的根际酸化能力和有机酸分泌能力,不仅提高了蚕豆对土壤难溶性无机磷的活化和利用,同时也有利于玉米对难溶性无机磷的吸收利用,改善了玉米的磷营养。发现禾本科作物的氮素竞争作用,有利于消除大量施用氮肥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氮阻遏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豆科作物的结瘤固氮作用。为集约化农田生态系统克服,充分发挥生物固氮潜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单位对作物多样性合理配置促进根系互补提供重要的技术参数,在PNAS,Plant Soil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篇。
复旦大学: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参与提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研究思路,参与制定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技术研究方案和推广方案,参与组织项目在云南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对该项目的第一和第二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负责研究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要素,研发了作物多样性品种搭配的技术参数,并阐明了作物多样性种植保护种质资源的机制和影响,建立了作物多样性种植保护种质资源的应用模式。参与研究优化群落空间,作物合理搭配,条带轮作,稀释病菌阻隔病害的技术标准。参与集成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要素并构建简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技术体系构建,单易行的控病增产技术。参与构建了作物多样性种植保护种质资源的技术体系。参与组织项目在云南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参与现场培训会议10余场次,在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相关论文24篇。
华南农业大学: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参与提出作物多样性控病虫增产技术研究设想,参与项目研究目标和方案的制定,参与技术路线和方案的设计,参与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对该项目第二和第三个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设计和实施了一系列在华南稻田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轮间套作方式,并研究了控制病虫害和高产的效应和机制,特别是系统分析了鸭稻共作体系的互惠机制和效应,证实鸭稻共作体系对于改善水稻群体和植株性状,减少病虫草害,减少温室气体(甲烷)排放的作用,并揭示了这些作用的机理。通过观察和试验,为稻鱼共作体系的机制提出了碰撞假说,并获得证实。建立鸭稻共作等稻田生态复合种养体系,并负责在广东等地的示范与推广应用。主编专著1部,在PNAS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福建农林大学: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参与提出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技术研究设想,参与项目研究目标和方案的制定和技术路线、方案的设计,负责福建等地区的技术试验示范。对该项目第二和第三个技术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负责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主要害虫效应及基本规律。研究了水稻品种多样化种植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和主要害虫的调控效应,深入揭示了作物-害虫-天敌之间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参与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虫的技术体系构建,为建立作物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技术提供了主要技术参数,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5篇。
推广应用情况
1.现场示范样板,农民眼见为实,带动推广应用。近年来项目组在32 个县完成了48 个万亩示范样板工作。示范样板田控病增产效果显著,平均降低主要病害病情指数43.35%,平均减少农药使用53.9%,单位面积平均增加产量幅度32%,平均提高土地利用率1.31。本项目生态控制病虫害的技术优势和推广应用后广大农民的好评,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举办各级现场会1000余场,其中云南省委书记主持1 场,省长主持2 场,市委书记、县委书记主持现场会近百场,发放创新技术宣传手册和传单二百余万份,培训农村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十余万人。广大干部群众眼见为实,直观了解了创新技术效果和作用,带动了各地推广应用的热潮。
2.农民欢迎,政府重视,迅速大面积推广应用。本项目通过多年多点示范样板,项目技术受到农户欢迎,政府重视,加之科技人员努力,推广面积逐年迅速增加,从2001 年在11 个县应用推广158.5 万亩到2013 年增加到127 个县推广应用4056.2 万亩,累计推广2.6 余亿亩,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3.效果直观,效益明显,促进绿色植保发展。项目组统计了推广应用地区215 个示范点数据,结果表明:该技术生态控制效果显著,平均降低病情指数:马铃薯晚疫病51.2%,玉米大小斑病28.1%,蚕豆褐斑病55.3%,魔芋软腐病59.8%,小麦条锈病17.6%,大麦锈病17.8%,大豆叶斑病类23.5%,红苕黑斑病22.7%。玉米螟平均控制效果65.7%,马铃薯块茎蛾52.9%,美洲斑潜蝇57.3%,小麦蚜虫25.8%。产量测试结果表明:马铃薯提前玉米推后增幅为44.1%,土地利用率为1.44。玉米提前马铃薯推后增幅38.2.0%,土地利用率为1.38。蔗田前期间作玉米增幅36.7%,土地利用率1.36。烟田后期套种玉米增幅71.8%,土地利用率1.71。蚕豆与小麦、蚕豆与大麦增幅分别为15.5%和17.5%,土地利用率为1.15 和1.17。玉米与大豆、玉米与白芸豆增幅分别为25.1%和22.5%,土地利用率为1.25 和1.22。平均减少农药使用量65.3%,促进了绿色植保的发展。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技术发明专利 | 玉米与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控制玉米大、小斑病的方法 | 中国 | ZL200310110793.4 | 2006.12.27 | 30995 | 朱有勇 | 朱有勇、何霞红、陈建斌、范静华、王云月、杨静、黄琼、孙雁、李炎 |
技术发明专利 | 小麦与蚕豆多样性种植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 | 中国 | ZL200310110787.9. | 2007.6.6 | 329261 | 朱有勇 | 朱有勇、蔡红、王云月、李炎、李作森、何霞红、周惠萍、杨静、陈建斌 |
技术发明专利 | 大麦与蚕豆多样性种植控制大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 | 中国 | ZL200310110786.4 | 2006.12.27 | 300994 | 朱有勇 | 朱有勇、杨静、孙雁、王云月、李炎、何霞红、李作森、周惠萍
|
技术发明专利 | 魔芋与玉米多样性种植控制魔芋软腐病的方法 | 中国 | ZL20031011792.X | 2007.2.7 | 307655 | 朱有勇 | 朱有勇、周惠萍、彭磊、王云月、房辉、何霞红、李炎、李作森、蔡红 |
技术发明专利 | 小麦遗传多样性控制条锈病的方法 | 中国 | ZL200510010931.0 | 2007.10.03 | 349829 | 朱有勇 | 朱有勇、李成云、王云月、陈企村、周江鸿、何霞红、夏敬源、赵学谦、陈万权 |
技术发明专利 | 一种检测稻瘟病菌致病蛋白的方法 | 中国 | ZL200810233643.5 | 2008. 1.30 | 764250 | 李成云 | 李成云、朱有勇、周江鸿、杨静、苏源、周晓罡、李进斌、王云月、刘林、业艳芬、叶敏 |
技术发明专利 | 小麦矮腥黑粉菌检测的一种PCR方法 | 中国 | ZL200510080073.7 | 2007.1.10 | 400977 | 陈万权 | 陈万权;刘太国;刘建华 |
技术发明专利 | 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农家原位保护方法 | 中国 | ZL200510048721.0 | 2007.12.26 | 367037 | 王云月 | 王云月、朱有勇、卢保荣、李成云、朱明雨、周江鸿、孙雁、李鹏、涂敏、姜波、罗燕、罗琼 |
(五)项目名称: 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主要完成人: 杨斌、兰旭、戴永年、戴卫平、张小宁、刘大春、陈平、徐宝强、罗祥海、陶东平、王彦坤、李一夫、速斌、徐胜利、陈光耀
主要完成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报奖种: 国家科技进步奖
项 目 简 介
锡是世界稀缺的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特色优势资源,也是现代高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用途十分广泛。随着锡资源的不断开发,锡矿成分日趋复杂,致使锡冶炼过程中每年产生数万吨成分复杂的含锡合金和粗锡;另外,在锡的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锡废弃物料。传统的冶金技术处理此类物料,资源利用率低、环保压力大、成本高。项目组历经20多年持续攻关,突破了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开发了真空蒸馏分离复杂锡合金提纯金属锡的新技术,实现了锡冶金产业的技术升级,推动了冶金行业的科技进步。主要创新点如下:
1.创建了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预测模型。深入研究了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计算出锡合金中组元的活度等相关热力学数据,建立了锡合金真空高温条件下的气液相平衡,准确预测了锡合金真空蒸馏的效果;系统研究金属铅、铋、锑、锌、砷和锡在真空高温条件下的挥发行为,揭示了合金熔体中元素逸散挥发规律,为锡合金真空蒸馏提供了理论支撑。2.开发了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的新工艺。针对有色金属冶炼以及二次资源回收过程中产出的锡铅、锡锌、锡铅锑、锡铅锑砷、粗锡等不同种类不同成分的含锡合金物料,开发了“真空挥发—分级冷凝”分离复杂锡合金提纯金属锡的工艺技术,解决了锡与铅、铋、锑、锌、砷等元素清洁高效分离的难题。①锡铅合金真空蒸馏:锡中含铅量由5~90%降至0.003%以下,金属回收率>99%,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②锡铅锑、锡铅锑砷等复杂多元锡合金的真空蒸馏:铅的脱除率>99%,锑、砷脱除率>80%,生产过程清洁高效,属世界首创;③粗锡连续真空蒸馏:锡直收率由89%提高到97%,生产成本下降20%,危险固废量减少80%,优化了锡精炼工艺流程;④废弃锡锌合金真空蒸馏,得到纯度>98%的锡和纯度>99%的锌,金属回收率>99%。3.创造了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突破了锡合金熔体连续进出真空蒸馏系统、金属熔体高温浸蚀、锡合金中各组分高效挥发与分级冷凝、真空冶金装备大型化等关键工程技术难题,自主创造的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自动化水平高,处理量为3000~15000吨/年·套。
项目获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重点新产品2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本,发表论文43篇,培养研究生25名。经专家鉴定: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分别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奖以及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成果先后在全球锡生产龙头企业云锡集团、华锡集团等19家单位建成36条生产线;在美国、英国、西班牙建成6条生产线;42条生产线累计年处理复杂锡合金约15万吨,年生产金属锡约5万吨、铅约7万吨、锑约2万吨、铋约1万吨,累计新增销售收入4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185亿元人民币,新增利税16.46亿元人民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在全球冶炼行业及二次资源回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杨斌: 项目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总体技术方案的制定,负责项目组织、协调、管理和实施,组织和参与本项目的基础理论研究、工艺技术研究、设备开发以及产业化应用工作。系统研究了金属铅、铋、锑等金属元素在真空高温条件下的挥发逸散规律,研究了复杂锡合金体系中多金属元素与锡的分离情况,开展了复杂锡合金的真空蒸馏实验室研究工作,为工艺技术路线的确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与了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炉的研制工作,提出了金属多级塔盘蒸馏、混合气体多层分级冷凝、物料连续进出真空系统等许多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案,为真空蒸馏装备的大型化和连续化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粗锡及含锡合金物料冶炼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分离合金组元提纯金属的思路、技术工艺和设备方案。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预测模型的建立、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获授权专利10件,发表论文35篇,编写专著和教材2部。
兰旭: 全面负责本项目在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施,参与了大型真空炉的研制、现场安装调试、工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为真空炉各项经济和技术指标的提高做了大量工作。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戴永年: 担任本项目的总顾问,负责总体技术方案的审查和指导,参与了基础理论的研究、实验研究、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开发、产业化推广应用。提出了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分离判据、合金气液相平衡以及金属在气相中的浓度等理论计算模型,为锡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内热式真空蒸馏炉的原始设计方案,为提高蒸馏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提供了保障。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授权专利8件,发表论文10篇,编写专著和教材2部。
戴卫平: 负责项目工程技术开发和工业装备研制工作,负责项目产业化技术推广,参与项目的工业实验研究以及工艺设计、方案确定、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工作。系统研究了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多元合金以及粗锡真空蒸馏的工艺流程,解决了高效脱除砷、锑、铋,深度脱除铅技术难题。对真空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制了石墨加热器,炉子温度达到1500℃;开发了连续进出料系统,实现了物料在炉内的稳定流动。技术应用推广方面,为车间厂房的布置、水电配套设施以及生产组织、技术人员培训等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以及成果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授权专利14件。
张小宁: 参加项目实施前可行性调研,参与了锡精炼系统技改的工艺路线选择评审、工业化工程建设方案会审、组织生产操作规程编写和会审、组织整改项目实施等,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进度实施,为真空蒸馏工艺的优化、装备的提升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产业化应用以及工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大春: 负责成套技术研发、设备研制,负责项目的工艺设计、方案确定、设备选型、成套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参与项目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产业化推广,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完成起了关键作用;为技术推广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参与项目技术总结、工作总结与鉴定工作。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预测模型的创建、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授权专利9件,发表论文8篇。
陈平: 负责本项目在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实施,参与了大型真空炉的研制、现场安装调试、工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为真空炉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提升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宝强: 负责锡铅合金、多元锡合金、粗锡合金和锡锌合金的应用基础研究,采用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计算Sn-Zn、Sn-Pb、Sn-Sb等合金活度,由此预测真空蒸馏分离的程度,绘制出二元气液相平衡图,为项目技术的创新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参与项目技术总结、工作总结与鉴定工作。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预测模型的创建、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授权专利8件,发表论文3篇。
罗祥海: 负责本技术在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的现场应用,为真空炉车间建设以及真空蒸馏工艺的优化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为粗锡真空蒸馏的工业化试验和工业生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论文3篇。
陶东平: 深入研究了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计算铅、锡等合金熔体的活度系数计算,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预测模型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彦坤: 负责本项目在在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分公司的现场管理工作,参与了大型真空炉的研制,为真空炉车间4条生产线建设以及真空蒸馏工艺的优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发明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创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一夫: 负责粗锡真空蒸馏实验研究,为项目技术的创新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参与项目技术总结、工作总结与鉴定工作。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预测模型的创建、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做出了贡献。发表论文4篇,获授权专利5件。
速斌: 参与项目的工业实验研究;参与项目的工艺设计、方案确定、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过程;参与项目产业化推广。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做出了贡献。获授权专利14件。
徐胜利: 负责本技术在在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分公司的现场实施工作,参与了大型真空炉的研制,为真空炉车间4条生产线建设以及真空蒸馏工艺的优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做出了贡献。
陈光耀: 参加了锡铅合金、锡铅锑合金的真空蒸馏分离提纯工业生产,参加了粗锡真空蒸馏精炼的工业化试验和试生产。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研制做出了贡献。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昆明理工大学 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期从事真空冶金的研究,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本项目在20多年的研究开发过程中,昆明理工大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本技术的成功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昆明理工大学是本项目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大规模应用的技术负责单位,对粗锡及锡合金物料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长期跟踪调研,对金属锡、铅、铋、锑、锌、砷的资源、冶炼方法、再生利用、市场需求等情况进行了大量分析。组织了专门的项目组,对项目涉及的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进行了艰苦研究和攻关,完成了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工业实验研究,提出了复杂锡合金提纯新技术及新装备。与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实验研究、设备开发、产业化应用,成功的在国内外建成42条生产线。其中在全球锡生产龙头企业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我国第二大锡冶炼企业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等单位建成36条生产线,在美国、英国、西班牙建成6条生产线。42条生产线形成年处理各种含锡合金物料15万吨的生产规模,提高了锡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冶炼能耗、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昆明理工大学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预测模型的创建、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创造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是全球最大的锡业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熔炼技术和粗锡精炼技术。由于锡矿成分的变化,公司产出的粗锡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品位降到80%左右,在精炼过程中产出大量的锡铅、锡铅锑、锡铅锑砷含锡合金。过去采用加剂造渣法、电解法等传统的冶炼技术处理此类含锡合金,资源利用率低、工艺流程长、能耗高、成本高、环保压力大、无法充分回收合金中的有价金属。2007年本公司对锡冶炼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锡的冶炼能力由3.6万吨扩大到7万吨,其中锡精炼的改造是技改的重点,大型真空炉开发是技改的核心。公司与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协作,成功完成了大型真空炉的研制,取代了先前的工艺和设备。公司参与了大型真空炉的研制,设备选型、辅助设施配置,真空炉车间的建设;组织了工业试验、工艺优化试验、工业设备试验,以及工业生产装备的调试和验证;成功开发了锡铅合金、锡铅锑合金、锡铅锑砷合金和粗锡真空蒸馏工技术和装备,实现了工业生产,为本技术成果的顺利应用以及工业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开发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创造做出了贡献,在锡铅合金、锡铅锑合金、锡铅锑砷合金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 是专门从事真空冶金工艺和设备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对锡基合金、铅基合金、锌基合金以及含镉合金等合金物料的真空蒸馏技术和设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配套了高水平的真空冶金科研设备,为美国ECS公司、英国Cookson Electronics公司、西班牙CRM公司、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先进的真空冶金生产装备。与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研究锡铅合金、锡铅锑合金、锡铅锑砷合金、锡锌合金以及粗锡等含锡合金的真空蒸馏设备,为真空炉的大型化连续化做出了贡献。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大型真空炉的研制,完成了DBZK-L-2、DBZK-L-3两种型号大型真空炉的研制,使真空炉的极限温度、极限真空度、炉子挥发功率等工艺指标满足锡基合金物料真空蒸馏的要求;完成了真空炉进出料系统、挥发冷凝系统的研制。公司对实验室研究的成果进行工业实验和二次设计,主要开展真空冶金装备的制造和生产线的建设,与锡冶金企业合作进行产业化生产。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发明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创造做出了贡献,并在“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提纯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 是广西华锡集团公司的骨干企业,是中国第二大锡业公司,是国内外著名的锡冶炼企业。公司与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自主研发成功了大型连续化真空蒸馏装备,参与了大型真空炉的研制、设备选型、辅助设施配置,建设了真空炉车间,组织了工业实验,对设备进行了优化和提升。2010年本公司对锡精炼系统进行了改造,应用本成果建设了1条生产线,用于锡铅合金、锡铅锑合金的真空蒸馏分离提纯以及粗锡的精炼,实现了规模生产,提升了公司锡冶炼的技术与装备水平。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对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的发明和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创造做出了贡献。项目成果自2010年起开始在本公司应用,至今应用情况良好,为该技术在国内外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致力于多品种有色金属综合回收,金属锡再生利用作为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规划建成年产2万吨锡及锡合金的生产线,届时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二次锡资源回收企业。2013年,公司对原有锡湿法精炼流程进行改进,累计安装了7台新型真空炉,主要用于高锑锡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组织了工业实验、参与工业实验设备验证,实现了高锑粗锡精炼的短流程规模化生产。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真空蒸馏处理高锑锡合金以及内热式连续真空蒸馏成套装备的优化做出了贡献。
推广应用情况
2005年以来,采用本技术成果先后在我国的云南、广西、江西、湖南、浙江、内蒙古等省区以及美国、英国和西班牙建成42条生产线;其中,在全球锡生产龙头企业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我国锡生产骨干企业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等19家单位建成36条生产线,在美国ECS公司、英国Cookson Electronics公司、西班牙CRM公司等国外知名金属回收公司建成6条生产线。42条已建成的生产线,合计形成年处理15万吨复杂锡合金的生产规模,每年生产金属锡约5万吨、铅约7万吨、锑约2万吨、铋约1万吨,实现了多种含锡合金物料的高效分离提纯,提高了锡、铅、铋、锑、锌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本技术产业化应用以来,累计新增销售收入4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近三年来直接经济效益185亿元人民币,新增利税16.46亿元人民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
国内发明专利 | 一种粗锡火法精炼的方法 | 中国 | ZL 2011 1 0449796.5 | 2014年7月2日 | 第1431138 号 | 昆明理工大学 | 杨斌、刘大春、李一夫、戴卫平、徐宝强、戴永年、速斌、蒋文龙、曹劲松、邓勇、熊恒 王飞 | 有效 |
国内发明专利 | 一种真空蒸馏提纯粗锡合金的方法 | 中国 | ZL 2009 1 0094552.2 | 2010年9月1日 | 第668339号 | 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 | 戴卫平、速斌、曹劲松、杨斌、刘大春、马文会、陈巍、李贵 | 有效 |
国内发明专利 | 一种分离铅锡锑三元合金的方法 | 中国 | ZL 2009 1 0095113.3 | 2012年8月1日 | 第1017522号 |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 | 杨斌、戴卫平、刘大春、贾国斌、刘永成、速斌、徐宝强、王飞、邓勇 | 未交年费失效 |
国内发明专利 | 含锑粗锡分离锑的方法 | 中国 | ZL 96 1 13164.0 | 2005年2月16日 | 第196053号 | 昆明理工大学 | 戴永年、杨斌、张国靖、吴昆华、王承兰 | 未缴年费失效 |
国内发明专利 | 一种含银粗锡合金中提取银的方法 | 中国 | ZL 2012 1 0325715.5 | 2013年12月18日 | 第1323751 号 | 昆明理工大学 | 刘大春、杨斌 李一夫、徐宝强、徐光耀、蒋文龙、戴卫平、速斌、戴永年、邓勇、熊恒、王飞 | 有效 |
国内发明专利 | 一种锌锡合金真空蒸馏回收锌和锡的方法 | 中国 | ZL 2006 1 0010855.8 | 2008年6月4日 | 第400262号 | 昆明理工大学、湖南惠湘贸易有限公司 | 杨斌、戴永年、杨部正、赵湘生、刘大春、马文会、韩龙、刘永成、徐宝强、李伟宏、唐万启 | 未缴年费失效 |
国内实用新型
| 一种真空炉石墨发热体连接结构 | 中国 | ZL 2007 2 0105129.4 | 2008年9月17日 | 第1101114号 | 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 | 戴卫平、速斌、唐万启、贾国斌 | 有效 |
国内实用新型
| 一种锡液出料管 | 中国 | ZL 2009 2 0111332.1 | 2010年1月27日 | 第1350247号 | 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 | 戴卫平、速斌 | 有效 |
国内实用新型
| 一种真空炉用砷收集器 | 中国 | ZL 2011 2 0218704.8 | 2012年2月8日 | 第2097686号 | 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 | 戴卫平、速斌、樊则飞、汤文通、陈巍、潘建仁、曹劲松、李贵、黎文霖、李侠 | 有效 |
国内实用新型 | 一种金属熔体的恒定进料装置 | 中国 | ZL 2012 2 0403659.8 | 2013年3月13日 | 第2751827号 | 昆明理工大学 | 李一夫、杨斌、戴卫平、刘大春、蒋文龙、徐宝强、速斌、曹劲松、戴永年、王飞 | 有效 |
(六)项目名称: 光皮肤病主要机制及防治技术创新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 何黎、刘玮、李利、高兴华、刘海洋、刘流、涂颖、吴文娟、徐丹、郭美华、高绍阳、齐瑞群、庞勤、冯家琪、邹菥
主要完成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报奖种: 国家科技进步奖
项 目 简 介
本项目属于人口与健康领域。
光皮肤病主要包括4类:光致癌、光加重性皮肤病(痤疮等)、光老化、光敏性皮肤病。发病率高达80%,严重影响人们容貌和身心健康。既往临床疗效欠佳,容易反复,主要是由于发病机制不清,缺乏诊治及预防有效手段,项目组从解决上述临床问题着手,充分利用云贵高原病种资源优势以及丰富的药用天然植物资源,产学研用相结合,艰苦攻关20年,取得以下创新成果:
1 .发现了6个与光皮肤病临床特点相关的易感标志,论证、提出了皮肤屏障受损是光皮肤病发生的病理基础
发现了6个与光皮肤病临床特点相关的易感标志:(1)首次发现中国人重型痤疮的2个重要易感基因SELL及DDB2;(2)TGFβ/Smads促进了皮肤原位癌向鳞癌转化;(3)PI3K /Akt/mTOR是皮肤癌发生关键信号通路;(4)BRAF exon T1799A是高龄恶性黑素瘤发生的重要突变位点;(5)SIRT基因家族和真皮干细胞与光老化相关;从细胞水平首次研究并论证、提出了皮肤屏障受损是光皮肤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创建国际上样本量最大、覆盖病种最全的光皮肤病病源资源库(1.2万例),为该类皮肤病机制研究提供资源平台。
2 .利用云南植物,成功研发出防治光皮肤病的首款民族品牌新产品
依据光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利用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研发出以云南青刺果、马齿苋、滇重楼、滇山茶等植物活性成分为主、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抗炎、抗菌作用的“薇诺娜”系列功效性新型医用产品。既有效解决了光皮肤病外治与修复的问题,又避免了过度依赖激素、抗生素所产生的副作用,还打破了国外该类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四种植物活性成分于2014年被CFDA批准成为新的化妆品原料成分。
3 .创建了4个疾病诊治新技术
首次论证并提出:(1)黄褐斑新的临床分型及诊治技术;(2)颧部褐青色痣是一种独立色素痣及针对性激光治疗新方法;(3)光动力技术应用于日光性角化病治疗;(4)强脉冲光治疗皮肤光老化技术体系。
4 .制定了15个国家级诊疗指南、标准及法规文件,创建了规范化的光皮肤病诊治预防技术
以多技术集成和疾病管理为核心,制定国家级诊疗指南及共识,建立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跟踪随访、康复指导等在内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一体化、规范化、现代化。防治效果取得明显突破,有效率由21.25%提高到88.75%,复发率由56.25%降低到10%,有效遏制了皮肤癌发生。
本项目共发表论文268篇,其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IF=10.742),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IF=6.314),Molecular Cancer(IF=5.397)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7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各1项,评为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制订国家强制性标准、疾病诊疗指南和政策性法规共15项;出版专著22部、全国统编教材3部;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新产品自2009年产业化以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22亿元;在全国31个省区、2300家医院应用,受益患者约200万人,间接经济效益达235亿元。
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何黎: 项目主持人,为教育部 “高原光皮肤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 创新团队带头人。负责组织、设计、指导及实施完成任务。组织全国54家医院共同协作首次创建了中国人最大样本量光皮肤病病源资源库;创新性地提出并论证了修复受损皮肤屏障是预防、根治光损伤皮肤病的关键环节的新观点;国际上首次发现中国人光加剧重型痤疮两个新的易感基因SELL及DDB2;揭示了皮肤癌发生的重要信号通路;提出了黄褐斑、颧部褐青色痣的诊治新技术;组织开展云南青刺果、马齿苋等植物活性成分功效性研究。
刘玮: 参与病源资源库的样本收集。通过人源化人工皮肤模型证实紫外线通过缩短细胞染色体的端粒,造成细胞老化,胶原生成减少,阐明了光老化发生的分子机制,并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安全、有效的IPL治疗皮肤光老化技术体系,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种皮肤老化症状的临床治疗;首次在国内将alpha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应用于AK的临床治疗;主持制定“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等7个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及“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等3个政策性国家法规文件,发表相关SCI收录论文20余篇,与项目负责人合作共同编写书籍,制定疾病诊疗指南。
李利: 参与病源资源库的样本收集。验证了真皮干细胞对紫外线的抵抗作用,发现干细胞可激活或分化成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胶原,增加细胞外基质含量,增强皮肤弹性。利用成纤维细胞模型,证实SIRT6基因是光老化的保护基因;创新性地利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建立了对皮肤色素、皮肤老化等客观定量评价方法。与项目负责人合作共同完成自主研发新产品的临床试验研究,共同发表相关文章,编写书籍,制定疾病诊疗指南。推广防治皮肤光损伤疾病的新技术。
高兴华 :参与病源资源库的样本收集。主要负责皮肤光老化特征、治疗策略和光致皮肤恶性黑素瘤研究,系统揭示了中国人皮肤表观性状的生理特点及老化特征,药物、功效性护肤品、激光/强光技术等对缺陷性、老化性皮肤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并利用病源资源库病例,与项目负责人共同完成中国人黑素瘤和色素痣组织中BRAF突变的研究,发表相关SCI收录论文。
刘海洋: 主要负责光皮肤病防治新产品研发中植物活性成分的筛选、提取分离、工艺和质量标准及产业化等研究。从30余种植物中筛选到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活性植物提取物,目前深入开展了不同产地青刺果油品质、压榨、保存等工艺的研究,制定了青刺果油的企业标准;通过活性追踪,首次明确了马齿苋的抗炎活性成分为马齿苋多糖,建立了相应的马齿苋多糖提取精制工艺;首次从滇重楼茎叶抗挫活性部位分离鉴定了58个化合物,22个为新化合物,从而建立了滇重楼茎叶抗痤疮活性部位的标准提取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三种植物的活性提取物均已用于医学护肤品中。发表相关SCI收录论文30余篇。
刘流: 与项目负责人合作进行了颧部褐青色痣与黄褐斑、太田痣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征比较,发现存在较大差异,证实颧部褐青色痣是一种独立色素痣,具有神经嵴来源细胞及早期胚胎细胞的特性,并进行了颧部褐青色痣与性激素相关性研究,证实其发生与雌激素无关。同时,依据光致皮肤病发生机制研究结果及其发生发展,组织制定了光致皮肤癌综合防治技术。
涂颖: 在项目负责人指导下阐明了多形性日光疹皮肤屏障受损的机制,并依据实验结果,完成了青刺果油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性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发现PI3K/Akt/mTOR是影响皮肤癌发生的重要信号通路。
吴文娟: 在项目负责人指导下,参加了全国光皮肤病病源资源的收集及资源库的建立;利用资源库中的样本开展了中国人群重型痤疮大样本的GWAS研究,发现重型痤疮2个新的易感基因;并利用相关数据开展了中国人群重型痤疮与Y染色体单倍群的相关性研究。
徐丹: 在项目负责人指导下,完成皮肤癌病源资源库的收集及入库管理,利用资源库样本,建立了日光性角化病组织块培养体外研究模型,发现TGFβ1/Smads信号通路是紫外线诱导日光性角化病向鳞状细胞癌转化的关键通路。参与“治疗与康复一体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患者信息化管理。
郭美华: 利用资源库中的样本阐明了中国人群重型痤疮的发生与Y染色体单倍群无关。依据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发病机制研究结果,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参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为构建光皮肤病规范化防治体系提供依据,并在团队中起到协调作用。
高邵阳: 与项目负责人合作,共同在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支持下,负责光皮肤病防治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基于修复受损皮肤屏障是预防、根治光损伤皮肤病的关键环节的理论指导,充分利用云南特色植物资源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光皮肤病防治新产品-薇诺娜系列医学护肤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设计,使其产业化并推向市场,并于2013年研发出含透明制酸的医疗产品2个,已获医学器械产品批准文件。
齐瑞群: 参与皮肤癌病源资源库的收集和入库,利用资源库样本,对BRAF exon T1799A突变在恶性黑色素瘤与黑素细胞痣差异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华人黑素瘤和色素痣组织中BRAF突变的情况。
庞勤: 在项目负责人指导下,开展云南马齿苋活性成分功效性研究,为光皮肤病防治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动物实验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模型,将不同浓度、不同提取方法的不同地区的云南马齿苋提取物涂抹于致炎的小鼠耳廓,观察对于耳肿胀的缓解情况,从而筛选出最具抗炎效果的地区、浓度及提取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的方式,观察致炎因子的情况。
冯家祺: 在项目负责人指导下,参与了光损伤皮肤病病例资源的收集,并通过引入标准的生物样本管理系统,对库中病例信息及样本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
邹菥: 在项目负责人指导下,分析了面部皮肤病皮肤屏障受损情况,开展含马齿苋及青刺果的功效性护肤品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的临床试验观察,为光皮肤病提供临床防治新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昆明医科大学: 负责组织合作单位,产学研用结合开展光损伤皮肤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并应用于临床,主要贡献:(1)组织全国54家医院收集光皮肤病及健康人群样本,创建了样本量最大、覆盖病种最全的光损伤病源资源库;(2)光皮肤病发病机制研究取得新突破:率先发现重型痤疮新的易感基因、首次揭示了皮肤原位癌向侵袭性癌转化的分子机制,提出颧部褐青色痣、黄褐斑新的临床诊断新方法。提出修复受损皮肤屏障是预防、根治光损伤皮肤病的关键环节的新观点。(3)开展了青刺果、马齿苋、重楼、滇山茶等云南植物天然活性成分的功效性研究。(4)创建了“治疗与康复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将光损伤皮肤病防治新方法新产品应用于临床,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光皮肤病防治水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参与项目负责单位进行病源资源库的样本收集;主持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及政策性国家法规文件;通过人源化人工皮肤模型阐明了光老化发生的分子机制,并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安全、有效的IPL治疗皮肤光老化技术体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参与病源资源库的样本收集;提出了真皮干细胞对紫外线的抵抗作用,通过细胞培养、动物实验验证了干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经TGF-β/Smad、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激活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胶原,增加细胞外基质含量,增强皮肤弹性;利用成纤维细胞模型,证实SIRT6基因是光老化的保护基因;创新性地利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建立了皮肤表面生物学测量体系,皮肤色素、皮肤老化等客观定量评价方法。与项目负责人合作共同完成自主研发薇诺娜系列新产品的临床试验研究,共同发表相关文章,编写书籍,制定疾病诊疗指南。举办8届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并深入基层,推广防治皮肤光损伤疾病的新技术。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与项目病源资源库的样本收集;
对皮肤光老化特征、治疗策略,系统揭示了中国人皮肤表观性状的生理特点及老化特征;利用病源资源库病例,与项目负责人共同完成中国人黑素瘤和色素痣组织中BRAF突变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与项目负责单位共同在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等项目支持下,主持开展光皮肤病防治新产品研发中植物活性成分的筛选、提取分离、工艺和质量标准及产业化等研究:从30余种植物中筛选到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活性植物提取物;已经深入开展了不同产地青刺果油品质、压榨、保存等工艺的研究,制定了青刺果油的企业标准;通过活性追踪,首次明确了马齿苋的抗炎活性成分为马齿苋多糖,滇重楼茎叶抗挫活性成分为甾体皂苷,并制备了相应单体;建立起马齿苋多糖精制工艺和重楼茎叶抗痤疮有效部位的提分分离工艺,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三种植物的活性提取物均已用于医学护肤品中。
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充分利用云南特色植物资源中的活性成分,完成光皮肤病防治新产品配方设计、工艺研发;负责光皮肤病防治新产品产业化并推向市场,成功上市“薇诺娜”系列医学护肤品,为光皮肤病辅助治疗提供新手段;
推广应用情况
该项目成果已在全国2300家医院应用,光皮肤病临床治疗有效率由21.25%提高到 88.75%,复发率由 56.25%降低到 10%,并有效遏制了皮肤癌的发生。同时,面向广大基层医生进行专业培训,面向大众进行皮肤健康教育,受众人数达 5000 万人次。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
发明专利 | 一种含马齿苋提取物的功效性护肤品及制备方法 | 中国 | ZL 20121 0263777.8 | 2014年6月11日 | 1417062 | 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何黎,郭振宇,刘海洋,庞勤,高绍阳,陈昌祥 | 有效 |
发明专利 | 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中国 | ZL 03 1 35362.2 | 2006年3月1日 | 252826 |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何黎,万屏,农祥,王正文 | 有效 |
发明专利 | 一种含有青刺果油的功效护肤品及制备方法 | 中国 | ZL 201110372639.9 | 2014年11月30日 |
| 何黎,郭振宇,刘海洋 | 何黎,郭振宇,刘海洋,高绍阳,涂颖,陈昌祥 | 有效 |
(七)项目名称: 出口型切花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完成人员: 唐开学、王继华、瞿素萍、吴丽芳、李绅崇、张颢、熊丽、莫锡君、屈云慧、桂敏,赵培飞、杨春梅,王其刚、蹇洪英、王丽花
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申报奖种: 国家科技进步奖
项 目 简 介
切花是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发挥着积极作用,云南已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全国最大的切花产区和出口基地,产销量自1994年以来连续位居全国第一,出口额占全国的90%。然而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高效繁育与环保种植技术、产品流通技术等瓶颈问题,导致高品质切花比例不足,严重制约我国切花提质增效及国际竞争力提升。项目历经18年,以月季、百合、香石竹、菊花、非洲菊、满天星等优势切花为研究对象,围绕种质创新与选育、标准与质量控制、产品流通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取得系列重要成果,推动了我国切花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构建了切花品种创新体系,选育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研究形成引种筛选与自主选育、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体系,重点突破了远缘杂交胚挽救结合分子标记后代早期筛选、高育性亲本等育种核心技术。系统开展资源的评价利用及优异种质发掘,创制出特异花型、花色、花香、抗病、高产、无侧芽、耐低温等类型优异种质1112个,发掘花香、蓝色、抗白粉病基因3个,共选育切花新品种189个,其中获授权54个,育成的香石竹‘云红2号’、非洲菊‘秋日’、月季‘赤子之心’、菊花‘星云’成为我国首批在发达国家获授权的切花新品种,菊花新品种‘虹之无瑕’、‘虹之白露’种苗出口比例占企业出口量的30%。
二是创建了高效繁育与环保种植技术体系,大幅提高切花产品优质率。研究形成了切花种苗高效繁育、环保种植及配套关键技术体系,重点突破了组培瓶内一次成球、瓶外生根一次成苗、环保种植等技术,构建起以质量为核心的种苗、切花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规程及检测技术的科技服务体系。技术标准应用后种苗生产成本平均降低20%,繁育周期缩短30%,优质率达90%以上。切花种植示范区内肥料有效利用率提高20%,产量提高12%以上,80%切花达到出口标准,示范企业获国际MPS-ECAS环保认证,成为出口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三是研究集成了切花流通关键技术体系,提升了切花国际竞争力。研究集成了切花采后处理和冷链物流技术,将冷链环节和保鲜技术从产地一直延伸到销售终端。重点在真空预冷及预处液相结合的切花快速保质预冷技术、冷链陆路运输等方面取得了突破。采后产品优质率提高20%,损耗率降低到10%,运输成本降低30%。示范企业建立起仓储、包装、拍卖、配送、质检、海关等一站式的昆明-曼谷陆路冷链物流出口流通体系,花卉出口已超过我省全部出口量的35%,提升了切花国际竞争力。
项目获授权新品种54个(日本授权2个,欧盟授权2个,中国授权34个,云南省注册16个);研制标准75项(国家3项、行业18项、地方7项、企业47项);获授权专利16项(发明8项、实用新型8项);发表论文104篇(SCI 9篇),出版论著16部;获云南省科技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
项目创新形成了品种、技术、标准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系,建立“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国家及省级开放式创新平台,形成完备的技术链支撑产业链。成果推广形成科企联动机制,辐射带动品种、技术、标准在省内主栽区及马来西亚、越南、日本等规模化应用,打破国外的品种权长期垄断,提升我国切花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成果技术覆盖80%的云南切花种植区,促进了单位亩产值从2000年的1.85万元提升到2013年的2.49万元,同比增加34.5%。近三年新增销售额27.42亿元,新增利润5.08亿元,节约品种专利费6530万元。带动农户1.32万户,花农亩均增收2000-3000元,推动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唐开学: 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全面组织实施和管理。在创新点(一):1、4和(三):1、2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获月季新品种授权7个(附件01,05,06),发表论文6篇(SCI 2篇)(附件18,19),出版专著16部(附件20),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附件23-25)。
王继华: 项目主要完成人,主持项目2项(2004NG08,2006PY04),在创新点(一):1、2和(二):2,(三):1、2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获授权香石竹新品种2个、月季5个、非洲菊2个(附件01、02、03、05),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附件17),发表论文8篇(SCI 3篇)(附件18),主编出版专著1部(附件20),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附件23-25)。
瞿素萍: 项目主要完成人,在技术创新点(二):2和(三):1,2中做出了突出性贡献。完成16项国家级标准研制(附件21),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1项(附件14),获云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附件23-25)。
吴丽芳: 项目主要完成人,承担新品种选育及高效繁育技术创新与应用。在技术创新中(一)2,(二)1、2、3有重要贡献,1个一等奖、1项专利技术第一完成人及多个专利和品种主要完成人。获专利授权3个,ZL200810058944.9, ZL200310110910.7、ZL200910094416.3(附件11,15,16)。
李绅崇: 项目主要完成人,在创新点(一):1、4,(二):1、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育成非洲菊新品种4个,其中‘秋日’获欧盟授权(第一完成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ZL 2008100589,ZL 2009100947),发表论文4篇(附件18,19)。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四)。
张颢: 项目主要完成人,在创新点(一):1、4和(三):1、2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获月季新品种授权7个(附件01,05,06),发表论文6篇(SCI 2篇)(附件18,19),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附件23-24)。
熊丽: 项目主要完成人,在创新点(一):1、2和(二):1、2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获香石竹新品种授权2个(附件02、08)、非洲菊新品种授权1个(附件07),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附件11,12),主编出版专著1部(附件20)。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莫锡 君: 主持香石竹育种研究课题,在国内首次报道香石竹品种杂交后代性状遗传分离规律(杂交后代性状表现)的研究;建立高育性桥梁亲本单瓣系育种技术;4个获授权证书的香石竹新品种第1培育人,获日本授权品种的主要培育人。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五)。
屈云慧 :项目主要完成人,在技术创新(2):2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在本项目中主要从事花卉细胞工程繁殖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附件11-15),参与育成非洲菊、满天星新品种4个(附件01、03)。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
桂敏: 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从事花卉良种繁育、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及示范推广工作。在技术创新点(一):1、3、(二):3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获授权专利2项(附件10,16),育成香石竹、非洲菊品种6个(附件01)。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六)。
赵培飞: 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承担和负责技术、成果及品种的转化利用,在技术创新点(一):1,(二):1、2、3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成果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育成满天星新品种5个,参与育种香石竹新品种3个、非洲菊新品种2个(附件01、03、07、08、09)。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
杨春梅: 项目主要完成人,在主要科技创新(二):1、3做出了重要贡献,育成非洲菊、满天星新品种各1个,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五)。
王其刚: 项目主要完成人,在创新点(一):1 做出了重要贡献,育成月季新品种5个,其中‘赤子之心’获欧盟授权(主要完成人);发表论文4篇。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七)。
蹇洪英: 项目主要完成人,在创新点(一):1 做出了重要贡献,育成月季新品种3个(主要完成人)。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 2篇)。
王丽花: 项目主要完成人,在创新点(一):1、(二):2做出了重要贡献,参与育成月季新品种‘云粉’和香石竹品种‘云之蝶’,获发明专利授权1个(第一完成人),发表论文3篇,制定标准5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五)。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成果支撑项目主持单位,在切花品种创新、高效繁育与环保种植技术、采后保鲜处理技术等方面做出主要贡献。获授权切花新品种22个,其中日本授权1个、欧盟授权2个。主编出版专著16部,获发明专利授权8项,表论文104篇(SCI 9篇)。获省部级奖1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 成果支撑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在切花良种高效繁育、高效种植、采后保鲜等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方面做出主要贡献,构建起以质量为核心的种苗、切花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规程及检测技术的科技服务体系。主持完成21项国家级标准制定,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标准创新奖1项;构建起59项部级备案检测技术规程,并通过了国家认监委和农业部的检测能力审查,病毒检测技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果支撑项目主要完成单位。过搭建全国领先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整合科技资源,形成科企联动机制,支撑了锦苑、虹之华在月季、香石竹、菊花、非洲菊品种创新、环保种植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支撑选育出切花新品种189个,获发明专利授权8项。
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 成果支撑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在菊花新品种选育、菊苗高效标准化种植及菊花新品种示范推广应用方面做出主要贡献。选育菊花新品种10个,其中1个在日本获授权,中国授权9个,研发企业标准5个,自育品种菊花‘虹之无瑕’、‘虹之白露’种苗出口比例占企业出口量的30%,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支撑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在月季、香石竹、非洲菊新品种选育、高效种植和产品流通技术研究集成、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做出主要贡献,在切花采后处理及冷链陆路运输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切花损耗率降低到10%,运输成本降低30%。获月季新品种授权5个,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国际MPS-A环保认证,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成果支撑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在切花产品交易和流通技术、标准宣贯和新品种推广应用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推广引进和自育品种40余个,研制企业标准17项,标准和质量控制技术在农户和花农经合组织中广泛应用,提升了切花产品优质率。
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在标准制定和成果技术推广等做出重要贡献,参与种苗、切花农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5项,组织技术支撑单位对企业、花农或联合社进行培训,并对成果进行大力宣传报道,加速品种、技术、标准的应用和扩散。
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创新形成了品种、技术、标准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系,辐射带动品种、技术、标准在省内主栽区及马来西亚、越南、日本等规模化应用,打破国外的品种权长期垄断,提升我国切花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
植物新品种权 | 香石竹新品种‘云红 2号’ | 日本 | 20116 | 2010 年12月15日 | 第20116号 | 云南省农业科院花卉研究所 | 莫锡君,熊丽,王继华,瞿素萍,陈敏,张露萍,李淑斌,黎霞,陈卫民,陆琳 | 有效 |
植物新品种权 | 非洲菊新品种‘秋日’ | 欧盟 | 2009/2714 | 2011 年05月23日 | EU 30005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王继华,李绅崇,屈云慧,杨春梅,瞿素萍,蒋亚莲,赵培飞 | 有效 |
植物新品种权 | 月季新品种‘赤子之心’ | 欧盟 | 2100/94 | 2013年04月22日 | EU 35043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张颢、王其刚、蹇洪英、李树发、张婷、唐开学、邱显钦、晏慧君、王继华 | 有效 |
植物新品种权 | 菊花新品种‘星云’ | 日本 | 12526 | 2010年4月30日 | 第685号 | 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 | 姚建军 | 有效 |
植物新品种权 | 满天星新品种‘千万星’ | 中国 | 20100029 | 2010 年10月12日 | 云园植新登第20100029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赵培飞,王继华,杨春梅,吴丽芳,屈云慧,李淑斌,黎霞 | 有效 |
发明专利 | 用花蕾鉴定香石竹染色体数目的方法 | 中国 | ZL200910094743.9 | 2012 年12月05日 | 第1042739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周旭红,莫锡君,桂敏,蒋亚莲,龙江,张婷,李绅崇,曹桦 | 有效 |
发明专利 | 利用幼胚离体挽救培养获得百合远缘杂种的方 | 中国 | ZL200610048821.8 | 2009 年 05月 27日 | 第501431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屈云慧,熊丽,蒋亚莲,吴学尉,张艺萍 | 有效 |
发明专利 | 东方百合脱毒小籽球的瓶内生成方法 | 中国 | ZL2004100795 13.2 | 2008 年 06月 18日 | 第404270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瞿素萍,屈云慧,熊丽,王祥宁,吴学尉,陈敏 | 有效 |
发明专利 | 微型扦插快繁生产满天星种苗的方法 | 中国 | ZL 2008100589 44.9 | 2011 年 01月 26日 | 第734458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吴丽芳,屈云慧,赵培飞,杨春梅,蒋亚莲,张素芳,李绅崇 | 有效 |
发明专利 | 百合病毒的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方法 | 中国 | ZL 200510010835.6 | 2010 年01月20日 | 第591270号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王丽花,王继华,瞿素萍,杨秀梅,张丽芳,陆琳,张璐萍 | 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