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2013年小康社会发展统计监测报告

20.01.2015  20: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从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五个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红河州加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红河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小康指数仍低于全国、全省水平,我州城乡之间、南部北部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还需要全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与奋斗。要认识当前全州全面小康建设的现状,并找准小康建设上存在的差距,解决好面临的突出问题,把落下的步子赶回来,努力挖掘我州全面小康建设的潜力和优势,深入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使我州小康社会建设驶入“快车道”,才能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以十八大新目标为指导,为科学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国家统计局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从统计的视角来全面分析小康建设的进程,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根据省统计局的要求,红河州统计局对2010年至2013年全州小康监测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并计算出我州全面小康指数。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州小康指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在新常态下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着力点,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仅供参考。

一、 红河州2013年小康指数发展概况

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红河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程度稳中有快,呈现良好发展趋势,表明全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但发展水平与全国全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监测结果显示, 2013年,全州小康监测指数为70.03%,比2012年提高4.05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11.21个百分点。综合小康监测指数是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不是单个人的发展状况,通过监测,得出各项小康监测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对比的一个综合结果,小康监测指标指数越高,表明监测指标的实际值越接近于目标值。从监测体系五个主要指标35个分项指标分析看:

(一)经济发展平稳增长

监测显示:2013年,经济发展指数从2010年的49.07提高到57.23%,比2010年提高8.16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11个百分点。其中: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20453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9.7%,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35.4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4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43件,工业劳动生产率达100%,互联网普及率23.52%,城镇人口比重39.97%,农业劳动生产率1.03万元/人。

我州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五个示范”的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示范引领”的总体要求,粮食生产取得了连续十年增、工业稳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及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加等成果,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经济水平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二)民主法制逐步推进

2013年,全州民主法制指数76.42%,比2012年提高3.18个百分点,体系内各指标发展较为均衡,基层民主参选率和社会安全指数两项指标平价值分别为96.84%和98.81%。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0.52人。

随着政务公开和民主法治的推进,健全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逐步增强。强化了全民的法制观念,知法、守法意识普遍提高。同时,在生产和生活中制定全方位的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宣传、消除安全隐患,安全形势相对乐观。说明全州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已经建立起一个平安、和谐的良好环境。

(三)文化建设成效斐然

2013年,全州文化建设指数为85.16%,比2012年提高9.63个百分点,是监测体系中指数最高、增长最快的方面,体系内所有指标都在70%以上,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4%,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104.46元,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82.9%,“三馆一站”覆盖率82.17%,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达100%。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投入逐年增加,文化产业成效显著,文化事业不仅是意识形态教育,更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具体体现,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

(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3年,全州人民生活指数为74.55%,比2012年提高3.97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方面的监测指标共12个,占整个指标体系的34.3%,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已提前达到要求,平价值为100%,恩格尔系数和平均预期寿命平价值分别达92.68%、96.4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10年不变价)1161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3.49,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69.23%,公共交通服务指数48.73%,平均受教育年限8.56年,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34人,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86.4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4.6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1.51%。

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需求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全州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人均住房面积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近几年较大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落实和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

(五)资源环境保护取得成果

2013年,全州资源环境指数达64.19%,比2012年提高3.96个百分点。其中环境质量指数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7.14%和100%,单位GDP建设用地比2012年下降11.76个百分点, 单位GDP能耗(2010年不变价)1.41吨标准煤/万元,比2012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单位GDP水耗(2010年不变价)167.32立方米/万元,比2012年下降31.92个百分点。

在“绿色经济强州”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成果。红河州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节能降耗,使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成为我州全面小康建设中发展较平稳的方面,基本做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是红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特色所在,优良的资源环境将成为红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红河州小康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红河州小康全面建设虽然逐年稳步推进,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短板”指标所反映出的制约瓶颈,若不加以研究解决,必然影响全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经济发展缓慢,社会进步滞后。

从监测指标体系的五个方面看,指标量大、面广且权重较大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指数较低,是制约红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短板”。 仅仅靠“人民生活”、 “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 的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

五大指标35个平价值的发展程度也参差不齐,差距较大,指标平价值最高与最低相差达到87.62%,有18个指标平价值在70%以下,占全部35个指标的51.4%,指标平价值低且进展缓慢的多是经济发展指标,如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城乡居民收入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GDP能耗等等。这类平价值指标的权重相对较大,其进程直接关系到小康指数的提高,按现在的进展水平,难以按期实现小康目标,进而影响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水平不高

红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是长期以来存在的现实,传统经济中的封闭、内向型弊端仍未消除,人才馈缺和投入不足导致科技创新能力较差,工业结构和产业升级难度大,生产效率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桎梏,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制约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监测体系中经济方面的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个指标平价值未超过40%,另有互联网普及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2个指标未到60%。经济发展是全面小康建设的动力和支撑,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提高科技进步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

(三)收入分配不均,生活质量不高

一是全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消费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民生福祉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带来城乡居民之间的生活水平、消费结构等生活质量方面的差距,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在对人民生活方面的监测计算中,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这两个指标极大地降低了人民生活方面的指数,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最小化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因而红河州全面小康建设的努力方向是增加居民总体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大幅减少低收入人口尤其是广大农村的贫困人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能耗过高,排放过强,形势严峻

我州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由于受历史、自然、区位、人才、科技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州一产比重过高,三产发展严重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二产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支撑地位,在工业经济中,产业结构极不合理,轻工业比重较小,主要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重工化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平价值仅为42.42%和31.75%,节能减排任务十分严峻。

三、红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点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红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社会诉求复杂多样,社会矛盾和日趋突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困难也会越来越大。各级政府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状况,加强创新和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经济发展、人民民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方面都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尤其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仅在战略上布置了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转型等重大任务,而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量化指标,标志着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全面开启。新的建设目标对红河全面小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全州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促进跨越发展的新模式推动红河经济社会以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

(二)加快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率

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是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城乡平等发展的理念,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战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一是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要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逐步提高土地出让金、耕地占用税农民所得比例;二是要抓紧抓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快培育现代农民;三是要抓住全省加快“农转城”的契机,依托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异地搬迁、土地整理等政策,整合各方面资金和技术,连片开发,集中建设,建成多个小集镇,有效提高城镇化率;四是要加快现有城镇建设,加大城市辐射功能,有序地吸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要让农村居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把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稳定就业形势,更加重视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实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向城乡居民倾斜。一是要加大财政支付力度,为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提供政策和机制支撑;二是要强化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村居民的收入渠道;三是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民生的各项制度,努力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逐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补助标准;四是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五是制定合理科学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有效的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引导收入分配向更加合理、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要进一步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的科研经费保障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要集中高校、科技机构、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力量,突破我州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引进和吸收,做好技术引进与产业发展的对接;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重奖科研人才,激发各类科技人才的研发热情,努力提高我州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质的飞跃。

(五)努力搞好环境资源保护,深入推进生态强州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始终放在突出位置,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视整治农村环境,优化农村用能建设和改造,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活动,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要完善环境监测环节,巩固污染治理成果,严格控制“两高”行业的重新抬头,做强做优烟草行业,大力发展非烟轻工业,逐步提高轻工业比重,实现节能节水目标,积极倡导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走环境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是全面发展、整体推进,最终形成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文化事业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及资源环境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的社会,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不是全面小康。红河要补上“短板”,就必须更加优化投资环境,有针对性地在增加经济发展总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吸引人才、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加大措施,促进增长。只有“五位一体”共同发展的协调机制基本形成,构建科学完备、规范有效的建设体系,才是全面、完整的小康社会。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红河州 发布人:李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