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2020年将累计培训万名新型职业农民 将持证上岗

01.08.2015  11:02

  7月3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荣主持召开市政府第96次常务会。会议研究通过了《昆明市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实施方案》。明年起,我市每年将培训2000名新型职业农民,到2020年累计培训1万人,并将逐步推行职业农民持证上岗。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抓手,着力培育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实施方案计划,从2016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将投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经费600万元,每年培训职业农民2000人,建设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6个。到2020年,全市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其中:生产经营型7000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各1500人,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达到30个。

  此轮将以现有农业从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农村创业者为培训重点对象。培训内容包括政策、专项技能、经营、金融、互联网+农业等知识。课程设置上,采取课堂培训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分段式培训、操作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和观摩式培训。大力推进网络课堂、田间课堂、流动课堂建设,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村为单元,就地就近开展培训、入户指导等活动,方便农民学习。

  方案规定,从明年开始,昆明市将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到2020年,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都市农庄和家庭农场,其法人代表和50%以上的固定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农机服务人员、农村植保员、信息员、经纪人、土地仲裁员必须100%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新型职业农民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其中,申请高级职业农民其个人可支配收入要达到当地农民的5倍以上。对于生产经营规模大,专业技术能力强,辐射带动农户多,效益显著,作用明显,群众公认的,可申请破格认定。

  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坚持公开、公正、自愿、免费的原则。需本人申请,由乡(镇)、街道办农技推广站核实,县(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认定。参加培训班的人员由培训机构负责联系开展认定。已认定的职业农民,按照属地主管部门制定考核办法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强化培训,强化培训仍不合格的,予以退出。

  同时,昆明市将继续完善政策,惠农政策要优先细化落实到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流转土地经营权、都市农庄的申报、农村农业建设项目、技术技能培训、涉农贷款保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农机补贴、农产品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昆明日报 记者杜托)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