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勐海县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
2015年,勐海县全年粮豆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比上年增0.89万亩,增幅1.26%;总产量29.13万吨,比上年增0.24万吨,增幅0.83%。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匀创历史新高,已连续九年实现粮食增产。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自然条件占优势 勐海县素有“滇南粮仓”、“渔米之乡”之称,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实有耕地面各85.62万亩,其中,水田41.24万亩,旱地44.3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3.14亩,2015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荣誉称号,粮食产量居全州第一位,全县常年粮豆种植面积总体保持在70万亩左右,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今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其中:水稻35万亩、玉米30万亩、其它粮食作物7万亩(旱稻、薯类、豆类、杂粮)。
二是领导重视 作为粮食生产大县,近年来,勐海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每年认真分析全县农业生产形势,制订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保民生”的工作思路,将粮食生产作为立民之本,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抓好农业科技服务、农资市场的供应和监管、种子质量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增强粮食规模化、专业化与机械化水平,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并强化气象监测预警,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为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提高复种指数2014年农机拥有量36077台,机耕面积达70.57万亩,机收面积29.19万亩,机插秧面积3.18万亩,近几年农机(耕整机、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等)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机械程度的提高作业逐步替代人畜力作业,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逐步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将水稻生产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复种指数。
早稻种植从2006年的1030亩,发展到今年的101287亩,大面积推广早稻种植,为种植双季晚稻提供了保证。双季晚稻种植从2005年开始推广种植2719亩,发展到今年的41135亩。近年复种指数的大幅度提高是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的主要原因。
四是科技措施推广到位 今年实施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片建设5万多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2万亩,通过建设高产创建示范区,起到以点带面的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全县粮食增产,平均单产增产5%,水稻示范片田块测产单产971.3公斤,998.3公斤,两次创下了西双版纳州水稻单产新高,科技示范促进了全县粮食规范化种植水平的提升,亩产实现持续增产。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达100%;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达95%;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确保了技术措施保质保量全面落实。
五是强农惠农政策激励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15年度发放上年各类粮食直补贴达6356.15万元,其中:粮食综合直补4392万元,补贴面积67.96万亩;粮食直补1088万元,补贴面积水稻40.16万亩、玉米26.16万亩;良种补贴876.15万元,其中,水稻面积580.65万元,补贴面积38.71万亩,玉米293.5万元,补贴面积29.35亩,小麦2万元,补贴面积0.2万亩;2015年农机具补贴达76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781台套,受益农户742户。
综上所述,勐海县粮食生产实现九年增,得益于勐海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得益于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以及种粮农户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