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熊猫侠”民警李向东12年共无偿献血5700CC
“熊猫侠”民警李向东.
血站献血.
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11本无偿献血证;12载坚持义务献血,19次献血记录,累计献血超过5700cc,相当于一名成年人与一名儿童身体内血量总和,默默站在献血前线。
直到十一年后,他的事迹才被人熟知,他就是呈贡雨花派出所社区中队民警李向东。
李向东,毕业于云南省警官学院,今年31岁,在呈贡雨花派出所已经工作了四年,除了认真仔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坚持每年无偿献血。
从2003年至今,他已经累计献血超过5700cc,2012年6月被昆明市人民政府授予“昆明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低调参加无偿献血
笑对质疑嘲讽
2003年初,刚步入大学的李向东通过电视新闻得知昆明血库存血紧张,许多病人急需输血,但血库却没有足够的血液,这条新闻立刻揪住了他的心。
看到新闻的第二天,他义无反顾地到了百汇商场旁的献血点要求献血。由于当时身材瘦小,医生不敢轻易为他抽血,李向东急了,在他的不懈坚持下,医生终于被打动,他献出了人生中第一袋300cc鲜血。
看着鲜血缓慢的流入献血带,李向东的内心也逐渐踏实了下来,看着献血宣传手册上的那句“无偿献血,无上光荣”的标语、了解到自己以往对于献血存在深刻的误解,想到自己微不足道的举动可能会帮助到哪怕一条鲜活的生命,李向东坚定了自己无偿献血的决心。
“我们一次无意的善举,也许就能从死神的手中抢回一条生命,我认为这是献血的意义之一。”李向东微笑着说道。
但他的行为,却没有得到家人和同学的支持。因为对无偿献血存在错误的认知,家人对于李向东献血的行为坚决反对;而他身边的同学,不是嘲笑他是个“白干的傻子”、“绝对是在打幌子”,就是讽刺他“贪图纪念品和经济补偿”、“累积政治资本”。
面对这些反对、质疑,甚至嘲讽的声音,李向东只是一笑置之,默默地坚持着他的义务献血理想。
“前辈、战友是我的榜样,因为他们,我才能坚定地在无偿献血的路上走下 去”,李向东说。大学毕业后,李向东并没有从事警察工作,而是在某公司担任护卫队员,队里几乎都是退伍的军人。
李向东说,在他从事护卫队员期间,这些前辈们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义务献血,这些退伍军人告诉他:“我们曾经上过战场,很多战友的献血洒在了战场上,我们活下来的人,献点血真的不足挂齿。”前辈们的无私奉献,更加坚定了李向东义务献血的决心。
得知自己为“熊猫血”
逐渐养成献血习惯
虽然一直坚持献血,但李向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知道自己是RH阴性的稀有血型。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向东被查出是全国仅占3%的“熊猫血”。
虽说“物以稀为贵”,但李向东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开心,“我觉得非常失落”。
李向东摇着头说,“越稀有的血型,意味着所用之处越少,能够帮到的人也就越少”。但这样的情绪并没有阻碍李向东坚定献血的步伐,“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是人还是其他生物,都是平等的,我的血哪怕只能救一个人也是值得的,就算一个都救不了,如果能够通过我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我也非常欣慰”,回忆起当时的心境,李向东的眼中透出坚定的神色。
刚开始,李向东觉得献血最重要的意义便是治病、救人,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和对血液知识的积累,李向东逐渐领悟到,挽救生命固然是献血的重要意义之一,但无偿献血的真谛却在于打击非法采血、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
他更了解到,医务人员、大学生和农民工其实是献血队伍中最庞大的几支,并非我们印象中的“医生自己都不会献血”。而且献血、用血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医院血库里的血液,不会出现在市场上销售。
对于李向东来说,无偿献血的意义从个人意愿上升到了对社会稳定和群众健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