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绽放“幸福花”——改革开放40年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述

14.08.2018  15:32
 

□ 本报通讯员 周应良

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州各级农业部门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核心,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党建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州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在白州山乡的七彩田园里,绽放出一朵朵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抓改革 明思路

农民收入40年连增

1979年,我州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产,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进入21世纪后,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面对新困难和新问题,全州各级农业部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州委、州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改革力度,制定实施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9项农业专项改革方案,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和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州农民收入呈现40年连增的大好局面。2017年,全州实现农业总产值407.92亿元,是1978年的121.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万元、达10525元,比1978年的53元增加10472元,增长198.58倍。

抓基础 提产能

粮食总产连续增长

40年来,全州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2013年以来,全州中、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新开工水源工程45件,新增库容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6.4万亩。2017年底,全州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250.5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48.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4.8%。

在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通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许多粮经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树立典型、指导大面积生产,切实加强科研、示范、推广工作,强化科技增粮措施落实,全州建成了一批水旱轮作、种养循环、生态高效“千斤粮、万元钱”的粮经复合产业基地,粮食亩产成倍提高,粮食总产连续增长。1984年,全州粮食总产达86.09万吨;1995年突破100万吨大关,达到107.68万吨。到2017年底,粮食总量177.65万吨,比1978年的66.37万吨增长了167.78%;粮食作物平均亩产373公斤,比全省平均的289公斤高84公斤,高29.1%。

抓扶持 调结构

生态农业快速转型

40年来,我州历届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政策研究、政策出台、政策落实作为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出台了土地流转、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山地牧业跨越发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互联网+”现代农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发挥了良好的政策效应。

与此同时,全州各级农业部门以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为目标,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优势特色产业呈现量效齐增良好势头。全州粮经比由1978年92.3∶7.7调整为2017年的59:41;畜牧业产值达146.27亿元,是1978年的281.3倍;水产品产量9.01万吨,是1978年的180.2倍。

 

 

 

 

 

 

 

昆明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27万份
记者日前从昆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