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2015年上半年农村入户调查

01.08.2015  01:55

     2015年上半年,全州农业系统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高原热区生态特色农业”的战略目标,按照“突出特色,优化布局,提高效益”的思路,紧扣“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任务,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改革创新,强化部门作风建设,狠抓措施落实,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现将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预测分析如下:

一、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全州一市二县、32个乡镇(含街道办事处)、220个村民委会、222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64.81万人,农户14.4125万户,劳动力41.81万人。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29.83亿元,同比增3.25亿元,增11.36%,总费用9.37亿元,同比增0.73亿元,增7.65%,农民人均纯收入 3157 元,同比增 367 元,增 13.14 %,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 3915 元,同比增 492 元,增14.37%。

二、农业农村经济形势预测

(一)农民家庭 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 今年尽管支柱产业之一的橡胶价格持续低迷,茶叶价格回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增收,但我州农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广开门路,深挖潜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增收主导地位。

1 冬季农业开发面积、产量增加。据统计,今年冬季农业开发面积49.06万亩,同比增5.83%,产量达27.44万吨,同比增25.98%;蔬菜产量达24.56万吨,同比增27.6%。

2 甘蔗产业良性发展。从勐海县来看,甘蔗下田、甘蔗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气候条件较好,无大的自然灾害,单产明显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增长。

3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生猪良繁体系进一步夯实、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蓬勃兴起,畜牧业价格稳步增长,每公斤生猪保持在15-20元左右,并且农村养殖的土猪价格比规模化养殖的高,农村养殖的土猪价格达25元/公斤,牛肉价格由去年的63元/公斤上涨到68元/公斤,同比增7.93%;猪肉价格由去年的21.67元/公斤上涨到23.33元/公斤,同比增7.66%,上半年全州肉蛋总产量2.18万吨,同比增1.1%,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4 蔬菜、水果产业稳步发展。受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因素影响,农民种植蔬菜水果积极性日益高涨,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促使农民收入增加。如:甜玉米价格由6.5-8元/公斤上涨到7-9元/公斤,上涨了12.5%;各种蔬菜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如:大白菜5元/公斤,同比增0.67元/公斤,增15.47%,卷心菜6元/公斤,同比增1元/公斤,增20%,冬季作物价格较好,无筋豆市场价格7-9元/公斤,辣椒市场价格6元/公斤。

5 野生蔬菜、野生菌采集等成为农民增收的有益补充。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旺盛,野生蔬菜、野生菌采集加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个别农户仅此项收入就可达数万元。

  6 农民从事建筑业增收 农民从事建筑业人数增加,收入增长。

7 旅游经济带动“农家乐”、“休闲乐”等吃、住、行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傣味烧烤”蓬勃兴起,“勐海傣味烧烤”遍及全省各地,仅此项参与经营的农民每户每年收入可高达5万,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8 出境发展种植业使农民增收。我州属边境一线,每年勐龙、勐养、磨憨、打落等乡镇,有大批农户走出境外,到老挝、缅甸一带搞种植业开发,由于种植成本降低,给农户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带动农民运输业快速发展。

截止6月30日全州预计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17.49 亿元,人均 2698 元,同比增 334 元,增 14.12 %。

(二) 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随着宏观经济的增长,本地用工活跃,季节性和结构性用工趋紧,工价持续走高。本地的建筑工、农业雇工工资等随市场大趋势明显上涨,务工人员月收入在1800-3000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2%左右,务工人数和报酬的增长促进了全州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部分,截止6月30日年全州转移在外务工的农民人数达2.22万人,同比增49.9%,上半年预计农民务工收入0.94亿元,人均145元,同比增 12 元,增 9.26%

(三)财产性收入明显增长。一是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优调快,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流转出的土地栽种经济收益好的农作物,土地产出率高,流转的土地租金也相对较高,农民土地收益增加; 二是 由于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大,街道铺面增多,房屋出租、出售增加,城郊区附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征占补偿款和租金收入增加,促进了财产性收入增加。截止6月30日全州土地流转面积达125.17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4.97%,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达2.48万户。农民财产性收入0.74亿元,人均113元,同比增10元,增 9.11%

(四) 惠农政策助农增收,非生产性收入稳定增长。 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增收等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各种惠农补贴带来的实惠,让农民受益非浅,我州属边境一线地州,农民还得到了国家特殊性补贴“戍边补贴”元,上半年全州各项惠农政策补贴达 1.3 亿元,农民人均补贴收入 200 元,同比增 11 元,增 5.8%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农村经济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实现全年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目标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矛盾和问题仍然较多。

(一)农业基础设施改善难。 由于我州财力有限,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较差,靠天种植的农业用地还较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在短期内要得到根本改善难度较大。

(二)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上半年农村劳动力为41.81万人,占总人口的64.51%,外出务工劳动力为2.22万人,仅占劳动力总数的5.31%。我州由于橡胶、茶叶、香蕉等农业种植面积较大,农忙季节还要从外地请工才能满足用工要求,本地农村劳动力只能满足本地农业用工现状,转移难度大。

(三)耕地利用率不高,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不足。 部分山区耕地闲置时间过长,农闲田没有合理利用,水稻一年仅种植一季,农田有半年时间闲置,有的几乎不种植冬季作物,受地域限制和长期以来的种植观念、习惯影响,冬季作物开发较少,并且缺少发展资金和发展带头人,导致这些山区的耕地利用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四、今后发展的重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因此,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

一、 坚持市场经济多元发展、把调整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进一步提高特种作物的效益,使农民不仅在种、养等生产环节上增加收入,而且在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流通等经营环节上创造收入。 

二、 要突出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大力开发冬季农业、花卉农业,充分发挥光、热、水、土的资源优势。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 优化就业结构,拓宽增收空间。向种养业深层次开发,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剩余劳动力向外地转移就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特色和对口培训,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引导性的市场信息。

 

 

 

 

 

 

 

西双版纳州农经站

                   二0一五年六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