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 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展出70幅支前民夫图片
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展出70幅支前民夫图片
游客驻足观看
编辑说明
民夫指被征募服劳役的人民,是旧中国对劳动人民不尊重的称呼,如:车夫、马夫、伙夫等等。新中国成立后,主张人人平等,类似词语已被废止,不再使用。因本文讲述的是历史,难以更改,故而使用。
昨天,“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之《铁血远征——滇缅印抗战中的民伕》(注:伕同夫)图片展,在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开展,真实展现腾冲抗战民夫支援滇西抗战的历史功绩。
70幅精挑细选出来的民夫代表的大照片,强烈冲击着每一位参观者的视觉神经,细读展板前言和每一位民夫的故事简介,不禁令人肃然起敬、感叹唏嘘。历史长河中,那一段尘封已久的悲壮故事、一群鲜为人知的特殊英雄,就这样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运弹药救伤员修公路都有民夫身影
70多年前,腾冲抗战民夫全力参与修筑战略公路、修建军用机场、运送粮食弹药,协助侦察、向导,积极参与到救助伤员、掩埋尸体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中来,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南斋公房、北斋公房、江苴古道、绮罗机场等工程的修建和攻克高黎贡山、收复腾冲战役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当中许多人把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滇西大地,据统计,腾冲战前有26万人,战后仅余14.5万余人。有11.5万余人在战争中死亡或失踪,其中半数以上为支前民夫。
此次展览由腾冲县委统战部、滇西抗战研究会主办,腾冲远征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展览为期3个月,共展出图片200幅,其中有130幅是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寻找回来的珍贵图片,真实还原了修筑史迪威公路北线的场景;另外70幅是从所寻访到的数百名健在的民夫中选取出部分代表,涵盖了抗战中历次征调民夫的各类代表人物。
再现抗战民夫的历史功勋
一幅幅照片,讲述了他们与那一场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血肉相连的悲壮故事,唤起大家的记忆,力图让人们记住英勇将士征战疆场的同时,也记住这些以命相搏的支前民夫,他们同样为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功勋。
84岁的尹志树代表抗战民夫说:“我们这些民夫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没有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用生命去和日本鬼子拼命的士兵们英勇,我们更不懂得那些深奥的大道理,我们是最平凡的小人物,我们只懂得政府需要我们去做,那就是政府有难处了,我们当然就要去。那个时候,国家受难才是真正的大难,我们小老百姓受的难就不值一提了。打日本,那是大事,我们必须得服从。”尹老朴实无华的话语,赢得了现场观众和游客的热烈掌声,那是人们对英雄的致敬。
民夫代表与老兵代表来到展览现场
烈属张应豁看展
讲述
户帕运粮 腾冲民夫最悲壮的远征
腾冲远征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老板李根志,长期致力于滇缅印战史的研究,是国内最早关注滇西民夫调查研究的学者之一。10余年的田野调查、实地采访,他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拍摄了无数有关民夫的珍贵视频和图片。
说到抗战民夫,李根志说:“当我们为胜利干杯的时候,别忘记那些为我们斟满酒杯的人,他们也是我们赢得这场战争的功勋群体,一群托举起胜利丰碑的特殊人群。”
妇孺老幼翻高黎贡山去背粮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开始,近6万将士强渡怒江后,强攻高黎贡山,继而准备收复腾冲。但因交通不便和恶劣的气候条件,盟军空军无法空投补给,前方将士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危急关头,腾冲3万多民夫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高黎贡山抵达怒江东岸一个叫户帕的小村子,搬运60万斤军粮。
李根志说,户帕运粮是腾冲民夫最悲壮的远征。当时许多青壮年都参军、支前去了,运粮队伍中不少人是妇孺老幼,其中有很多裹小脚的妇女,翻越寒冷泥泞的高黎贡山去背粮,其艰难困苦难以想象,4000多人死在了运粮路上,还不算染病后又相继死去的。
今年96岁的赵国顺两次去户帕运粮,感染了尸水,一双烂脚一生未愈,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之中。赵国顺说,当时,他义无反顾地去运粮,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我哥哥也在远征军中打鬼子,我背的军粮或许总该会让我哥或他的战友吃到,饿死了比战死了冤。”事实上,他的哥哥已在前线战死。
民夫张德彩(女)曾为远征军做饭
为国家出工对国家尽忠
“图片展宣传海报中的这位老人叫范曰广,他是江苴大坝人,替远征军及民夫收殓过遗体。这位民夫叫郑德凡,几乎参加过所有的民夫支前活动,甚至被日军抓住强迫修路。”指点着每一幅照片,李根志都能熟悉准确地说出主人公的名字和故事,如数家珍。
在寻访民夫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李根志说:“有许多民夫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为国家出义务工,尽一个草民对国家的忠,出一个老百姓对广大民众应该出的那分力气,是不计报酬的。民夫们都说,当时政府发动民夫支前抗战时,也曾承诺过给一点报酬,但后来又来歉疚地说,‘战争已经让政府和民众都穷得揭不开锅了,报酬就没有了’,大家都理解也无人抱怨。就是支前牺牲后,也只有一小部分人的家属得过一点点微薄的抚恤,没有人去讨要过什么说法,都忍辱负重地承受了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各种伤害,这是让我最为感动的一种牺牲精神。”
其实不仅是在战时,还有滇西沦陷前修筑滇缅公路、腾冲收复后修建美军机场、中印公路等工程的民夫,无一不是为打赢那场国家民族生存之战而默默奉献悄然死去,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历史功勋。特约记者 龚祖金
云南广播电视报保山版编辑 王安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