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手机被劝退”有违教育基本规律
3月初,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12名高中生因携带手机入校被劝退,至今没有返校,教育局已介入调查。日前,沧州一中微信公号就此事件发布声明称,维持对12名违纪学生的处理决定。“严肃执行校规,体现了学校为大多数学生负责的担当。”(3月28日《新京报》)
这年头,开除、劝退学生似乎成为学校的“杀手锏”:有学生早恋了,学校方面不是进行劝导,而是直接开除;学生翻个围墙去网吧打游戏,学校同样没有陈述背后的利弊,而是直接劝退;学生携带手机入校,校方也表示,为了避免学生用手机上黄色网站,毒害幼小的心灵,只是“劝退”了……在这些做法背后,校方往往还不忘自卖自夸,说是“为了严肃执行校规,体现了学校为大多数学生负责的担当”,但很显然,这样的说法不合理也不合法。
从道理上来说,此次被劝退的学生,仅仅是携带手机入校而已,并非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携带手机,并不必然会上黄色网站,也不必然会影响学习,还可能用于查找资料、与人沟通等,那么“一刀切”的禁止本身,便是有问题的,而对这样有问题的校规奉若神明,更是错上加错。毕竟,若是每一个学生都那么听话,都那么守规矩,都那么聪明,学校与老师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与必要?他们存在的目的,不是教导教育学生吗?动辄开除与劝退,是赤裸裸的懒政。
从法理上来说,这样的校规本身,则是有违《教育法》的,因为《教育法》规定,校规应该由学校、学生、家长共同来制定。若是真的是“开门”制定的校规,必然不会有“携带手机入校就开除或劝退”一般的霸王条款。而根据事发地河北自身的《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其也明确规定,对违反中学生守则和校规校纪或犯有错误的学生,应耐心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不要轻易处分;不应以停课、劝退等形式剥夺学生学习权利。
可惜的是,这样浅显易懂的道理,这样人尽皆知的常识,到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眼中,便成为“空气”。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但我们的教育思维与教育方式,却似乎仍然原地踏步。
众所周知,当前已经是“互联网+”时代,而在美国,无纸和数字已经叩开了美国学校教室的大门,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学生人手一个计算机设备计划,这将颠覆美国学生受教育的方式。也就是说,对于先进的东西,人家在不断利用,而我们却在不断排斥,这背后的高低优劣,便显而易见了。
因而,“带手机被劝退”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甚至可以说,这是历史的倒退。手机等新鲜事物,从来都不是洪水猛兽,那么学生携带其入校,学校要思考的,便不是如何拒绝它,而是如何接受它、利用它、拥抱它,这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如何将新技术与新的教育方式联系起来,而不是一味地排斥与拒绝。(龙敏飞)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