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市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18日开课
非遗项目的存续是靠人的传承,近年来,非遗文化面临传承无人、发展发扬困难的问题。面对这一难题,昆明市积极作为,出台了《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旨在加强昆明市的非遗文化传承。
值得欣喜的是,由昆明市文化馆和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主办的2016全市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会于5月18日下午正式开课。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胡荣梅,云南民族村非遗保护指导专家杨德鋆,以及云南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蔡永辉将在接下来的三天,为来自19个县(市)区的143位传承人,在昆明白云培训中心展开培训,帮助昆明市非遗人突破非遗发展瓶颈。
昆明一直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城市,大到近年来广受世界欢迎的乌铜走银、云陶,小到穿戴在普通百姓身上的民族刺绣、舞蹈、歌曲,这些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对于昆明市文化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的困难
昆明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项目35项,省级传承人72人;市级非遗项目238项,市级传承人104人。
这些年来,不断有非遗文化走上了高精尖的路子,乌铜走银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争相订制的私人收藏,一件民族手工刺绣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售价上万元,但有价无市、作品形态单一仍然是困扰这些高精尖非遗项目的问题。且不说这些走向世界的非遗项目,民族医药、滇剧、民族传统歌舞这些曾经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文化也被时代发展的大流冲进了“窄巷”,脱离生活、鲜为人知造成了传承困局,老一辈传承人艰难为生,新一辈年轻人也因不愿被困境束缚和拒绝传承,渐渐有非遗文化走入濒危。
传承就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
为了不让这些传统的美丽文化离开人们的记忆,越来越多的政策、资金扶持不断投入到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中,设立传统文化保护区,建立传承基地,组织“非遗文化进校园”、提高传承人补助等工作都是为了保护非遗文化的传承。《暂行办法》对传承人的认证、所享有的权利待遇、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都有明确的说明。
《暂行办法》第十四条中明确了县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县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针对非遗传承人的日常管理管理工作主要内容,要对非遗传承人授徒传艺提供支持;组织有送非遗项目资料的整理、出版;提供展示、宣传及其他有利于项目传承的帮助。
对于非遗传承人的培训,昆明市文化馆馆长付晓辉介绍说:“培训的主题是‘普及、发展、提高’,去年开展了一次,效果很不错。这几年对非遗传承都有很多的政策扶持和福利,开展培训首先就是为了帮助非遗传承人学习政策法规,了解自己在非遗传承过程中的责任义务。”
来自石林的阿诗玛项目传承人王玉芳今年已经75岁了,从十几岁时听着老一辈人唱阿诗玛的歌曲,到自己传承下来,唱着唱着就唱了五六十年。她穿着彝族撒尼人的民族服饰来到培训会,还在会场放声为记者唱了一段,老人说,这些歌曲也是传承了以前的故事,政策扶持下,现在有一百多个徒弟跟着她学习并传承。
拓宽新思路打破瓶颈
同时,培训也是一次融合和拓展的开始,文化馆和文广体局希望帮助非遗人走出自己“自娱自乐”的局面,让老一辈传承人与新一辈传承人,手工技艺传承人与文化艺术传承人之间相互认识,通过交流、探讨,开拓新的思路。
“我们也要和传承人一起探索,未来非遗传承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付晓辉说,近年来很多地区开始引入“生产性保护”这一方式,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到底可不可行,这些都需要不断探索和探讨,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帮助非遗传承突破瓶颈。”
传统面塑传承人梁俊利就走出了不一样的传承路,她带着面塑从作坊走进中小学课堂,和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将文化传承变得趣味生动,也让面塑留在了小朋友们心里。“小朋友们都和我一样很享受这个过程。”她笑着说,“我从小就很喜欢面塑,一开始是跟着家里做饵块,后来自己摸索着动手,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以此为生了。”现在,梁俊利有自己的传习馆,但更爱的还是和小朋友一起赋予面团生命。
突破传统路子,让非遗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不再只是高端的艺术或者脱离实际意义的创作,是梁俊利带给其他非遗人的灵感,在培训会中,这种灵感、思路的摩擦碰撞将会不断上演。
非遗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不论传承人是因为责任义务,还是因为真心的喜爱而开始传承,都是为了把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昆明市文广体局非遗处处长段钟一介绍,今年将进行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把优秀的传承人才纳入队伍,给予他们应有的荣誉,也希望传承人能珍惜荣誉、牢记责任,为昆明市的非遗保护工作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