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推出环保审批服务 “六个有”制度
来源: 昆明日报
近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推出环保审批服务“六个有”制度,即行政审批有制度、政务服务有温度、一线工作有广度、解决问题有深度、审批成效有进度、监督问效有准度,全流程、全天候开展行政审批服务到一线,统筹推动昆明市一流生态环境、一流营商环境协同共建,着力擦亮昆明高质量发展底色,打响昆明绿色发展品牌。
建机制强措施
行政审批有制度
如何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环保审批服务,是今年市生态环境局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今年以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项目建设十二条措施》《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优化环境执法方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十三条措施》等举措相继制定实施,为优化环保审批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市生态环境局专门成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面落实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五个一”要求,实施重点项目清单管理制度、调度联络制度、审批顾问制度、正面清单制度、前期查询服务制度、提级评估制度、现场协调制度,打造审批服务一盘棋工作格局。
此外,建立“企业环保服务局长接待日”制度,由局班子成员带领业务骨干和环保专家定期接待接访,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印发《昆明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规定(试行)》,规范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审核管理。创新建立“环保审批顾问”制度,成立由局长、副局长、分局长、处长、主任组成的环保顾问团,首批为33个项目提供门对门、店小二、专属式审批顾问服务,涉及投资金额744.8亿元。建立环保审批完成率考核机制,运用考核指挥棒,将问题、目标、结果“三个导向”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减流程提质量
政务服务有温度
窗口是联系群众、企业的重要平台,市生态环境局在云南滇中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昆明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窗口,为群众、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在国家、省、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基础上,梳理公布市生态环境局行政许可事项清单6项;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共计10项纳入窗口办理,并实现“一网通办”。
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公布实施审批事项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实现流程统一、时限统一、材料统一、技术评估统一“四个统一”。
推进政务服务法治化。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能放尽放,并支持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分局按所在地要求,进驻为民服务中心开展服务。
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环评审批减为报告书14个工作日、报告表7个工作日,排污许可15个工作日。公布“最多跑一次”清单、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10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环评报告后评价备案、排污许可证注销等4个事项实现“秒办”。
跑现场下基层
一线工作有广度
审批服务到一线,是云南省生态环境系统践行一线工作法推行“六个到一线”的首要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全面实行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成效在一线检验的“五个一线工作法”,由局长、副局长带头走出办公室、进入项目区。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多次到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跑招商引资、跑固定投资。促成云南微生物发酵工程中心、云聚能20万吨磷酸铁前驱体及配套项目、嵩明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二期项目、云南三环中化10万吨每年电池专用磷酸二氢氨项目、见和3万吨金水危废资源化利用项目、福石中低品位磷矿6个项目签约落地,预期投资额53.37亿元。
此外,到园区、到企业、到项目现场抓落实、抓要素保障、抓项目落地。2022年1月—7月,市生态环境局班子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帮扶企业72家,涉及项目76个,预期投资金额200余亿元。
全局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等审批职能部门,通过上门指导、召开现场会、协调会等形式,实现全市园区、规上企业、重点项目全覆盖,对昆明市2022年上半年新开工830个项目中涉及环保审批的344个项目进行精准对接服务。
抓指导强帮扶
解决问题有深度
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务求实效的原则在项目审批服务一线发现问题、解决困难。
着力解决规划相符性问题。就安宁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到期影响项目落地的情况,积极到省生态环境厅请示汇报,多次召集园区管委会和规划环评编制单位开展技术指导,于2022年3月1日、4月18日开展预评估帮扶,助推规划环评顺利获批,确保裕能新能源电池等重大投资项目顺利开工。
解决项目先行先试问题。在省生态环境厅支持帮助下获生态环境部复函,明确磷石膏经无害化处理后可用于矿坑回填,审批安宁草铺松坪龙树磷矿2号坑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破解磷石膏污染治理难题。
协助解决项目选址问题。参加重大投资项目工作专班,配合开展项目选址现场勘查,帮助巨龙梁风电等重大项目解决项目选址过程中遇到的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红线等问题,指导西街口光伏发电等项目调整出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协助解决污染排放总量问题。帮助协调解决晋宁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总量、协助寻找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排放量来源问题。
解决环评编制进度问题。到东川区召开现场会,指导东川四方地工业园区的金水铜冶炼公司扩建项目、东利铝业公司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共享地下水监测数据,缩短环评编制进程、减少相关费用。
解决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问题。推进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加快形成,帮扶解决昆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飞灰填埋库区部分环保设施不配套等排污许可证发放问题。
着力解决环评文件质量问题。一方面,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启用环评文件转办单制度推进技术评估关口前移,将重点项目编制中的环评文件转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开展预评估指导。另一方面,加强对第三方环评编制单位监管,2022年6月对5家环评编制单位弄虚作假、文件质量低下问题依法通报并在信用管理平台扣分处理。
指导解决土壤污染修复问题。现场指导云南省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华润置业五里多等项目开展地块土壤状况污染调查和修复方案编制。
列清单求实绩
审批成效有进度
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方法优势,持续做好环评审批“三本台账”“四张清单”工作调度与落实。
针对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审批“三本”台账296个项目中涉及环保审批的237个项目开展一对一帮扶。截至2022年8月6日已完成审批151件,完成率63.7%。
做好市级领导督导联系100个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完成审批61件。针对市生态环境局督导联系的3个项目处在可研审批阶段的情况,协助做好项目包装、报批等前期工作。
建立市本级审批“重特难”项目清单,帮扶入列的45个项目解决审批有关问题,截至目前问题基本落实38项,完成审批34项,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协调解决的7项。
2022年上半年,市生态环境局完成项目环评文件审批382件,占全省的33.7%;涉及投资金额745.48亿元,占全省的19.4%。审批项目数量同比去年增加34.5%。在昆明市“争当排头兵”大竞赛中,2022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审批考核到位率84.5%,到位率在市级审批部门中排名第四。
抓考核树典型
监督问效有准度
及时跟踪问效是督促问题解决的有力手段,善用考核指挥棒是监督工作落实的有效途径。市生态环境局制定《2022年项目审批服务完成率考核办法》,将昆明市2022年新开工项目环保审批完成率纳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精细化目标考核指标体系。
每个季度对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分局项目审批完成率进行核算、打分、排名、通报,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考评挂钩。市生态环境局19个派出分局通过2022年上半年环保审批完成率考核,其中经开、度假2个分局完成率100%。
强化纪律监督,由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会同局纪委,对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推进缓慢的分局进行约谈。通过树立正面、负面“两种典型”,充分运用典型引路法加强考核评比。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深化作风效能“两个革命”,聚焦保护职责和服务任务“双重定位”,严格环保审批服务“六个有”新要求,推动昆明市生态环境、营商环境“两个环境”不断优化,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六个到一线”作出昆明表率。(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