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贫办以“绣花功”织脱贫锦

17.09.2020  08:53

在不久前评选出的“昆明市脱贫攻坚奖”名单里,昆明市扶贫办集体和个人双双获奖。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昆明市扶贫办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充分调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资源,全面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和实效。目前,全市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让基础工作更扎实

市扶贫办把组团赴先进地区学到的成功经验与昆明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创新构建脱贫攻坚精准指挥体系的建议方案并得到认可。于是,昆明市“1+13”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应运而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目标,大幅度转变职能,强化市扶贫办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参谋助手作用,以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推进脱贫攻坚。

昆明市扶贫办机关党建组组长袁学宽介绍,市扶贫办打散原有处室建制,干部职工量才施用,全部融入指挥部办公室,建立了学习、会议、督查、信息、考核5项制度,每周工作例会、双周通报,每月指挥部调度,协调督促各分指挥部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确保指挥体系高效运行。在贫困县全部实现摘帽并接受国家抽查后,又及时将原“昆明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调整为“昆明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指挥部”,工作重心由减贫向巩固脱贫成效转变。

脱贫攻坚之要,在于精准。

市扶贫办抓实抓准抓牢贫困对象识别、扶贫项目管理、贫困退出3个关键环节,实现全过程精准管理。构建5色卡分类识别机制,对3个贫困县所有农业户籍人口进行全覆盖分类识别。“红卡、蓝卡、紫卡”家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卡、绿卡”家庭为一般农户,确保贫困户一个不漏,非贫困户一个不进。

市扶贫办注重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2015年初于全省率先实行主城区和市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包乡、包村对口帮扶的措施。随后,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调整完善为“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协调动员力度,持续强化服务功能,引导社会各方力量精准参与脱贫攻坚。5年来,全市在驻村结对帮扶、对口帮扶、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帮扶、消费扶贫等方面成效显著。

提前谋划 巩固脱贫成果

市扶贫办全面开展脱贫措施户户清专项行动,逐户再走访、入户再调查,找出问题户、摸清困难户、发现脱贫差距,做到贫困对象家底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投入产出清、帮扶责任清、脱贫时序清。在此基础上,建设脱贫攻坚项目库(2018—2020),对全市有脱贫任务县区项目库建设的责任主体落实、申报审定程序、项目数据录入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成9个县(区)项目库、78个乡镇路线图、843个行政村施工图。

据统计,全市各县区脱贫攻坚项目库审核入库项目5144个,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务工增收、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等项目。

同时,市扶贫办以《关于举全市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昆明市扶贫开发规划(2016—2020年)》为统领,统筹推动全市出台农村危房改造、教育、医疗、生态补偿等各项政策文件200余个,确保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在昆明落地见效。结合全市“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研究并报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昆明市脱贫攻坚巩固成果提升质量的若干意见(2019-2021年)》。

在昆明市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后,市扶贫办提前谋划,及时牵头研究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后续帮扶措施,在推动落实《关于昆明市脱贫攻坚巩固成果提升质量的若干意见(2019-2021年)》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昆明市精准防贫监测预警工作方案》。坚持“四个不摘”,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动态监测,进行5色识别,实施5级分类管理,以“防返贫、防新贫、稳脱贫、稳增收”为重点,多措并举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全力提升脱贫质量,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不返贫、不致贫。(昆明日报 记者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