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从实律己,做一名忠诚干净当担的好干部

02.03.2015  14:51
        一、讲纪律,守规矩,严律己

      人无规矩不立,党无规矩不治。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现实危害。

      一是损害党的形象。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关系到党的政治形象的言行,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从已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有些地方少数领导干部还存在圈子文化,寻求政治靠山,营建政商朋友圈和私人俱乐部,搞利益输送的现象,导致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败坏党风政风,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给党的事业和形象带来极大损害。

      二是削弱党的力量。水无常形,器定其形。纪律和规矩就是定水之器。在党的所有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执政党纪律的核心。如果政治纪律松弛,那么执政党其他各方面的纪律就会失去政治基础,长此以往,党就可能像磁铁消了磁一样,丧失凝聚力和吸引力,进而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是恶化政治生态。歪风滋长,邪气上升,制度、规则就会变为橡皮泥,被一些人随意捏玩,就会出现“破窗效应”、“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明规则形同虚设,潜规则却越用越灵,官场积弊就会向政治生活利益化、政治组织山头化、政治作风官僚化、政治生态劣质化的趋势发展。

      四是危害执政根基。从我们党的历史教训看,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危害极大;从世界社会主义的教训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内的分裂,覆车之辙,殷鉴不远;从现实情况看,不守政治纪律,不讲政治规矩,必然严重影响政令畅通,严重削弱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执政的信心,严重危害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
国因法而治,党因规而强,人因守纪而立。党员干部既要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更要模范遵守严于国法的党纪党规。

      国家法律是全体公民包括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底线,党员干部不得拥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党的纪律是规范党员行为的高压线,不可触碰;党的规矩是引导和规范党员干部言行举止的斑马线,在斑马线内行走才安全。党员干部除了接受法律监督外,还必须接受党内监督、舆论监督、道德监督等多方面的更加严格的监督。

      党员干部当然有公民权利,但要受到纪律、规矩的限制,承担多重义务。比如言论自由,公民不违反宪法是前提,党员不仅不能违反宪法,而且任何不符合党的利益、不符合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精神的话都不能讲,因为这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党员干部作为公民有隐私权,但党内有党内的规矩,重大事项要报告。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国家公民,相比普通公民,必须接受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道德上做表率的更高要求。

      因此,以""字当头,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反省自身的必修课。""是慎独慎微的自律,是勤于自省的审慎,是严守纪律的敬畏,是坚持党性的觉悟。

      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线”,是行使权力、履职尽责的基本前提。一旦清廉的思想防线被一己私利所击溃,一旦克己奉公的为官底线被金钱利益所腐蚀,无论职务有多高、地位多显赫、权力有多大,都会失去与群众密切相连的根基和血脉,最终被群众赶下台。

      因此,我们必须“以严正己、守住底线”,才能“任凭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只有律己从严,才能获得"其身正,不令则行"的感召力。

      二、从实立身,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

      能从实际出发谋划好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不好高骛远;能脚踏实地的在岗位上做出一些成绩,敢于直面困难;能面对群众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就是群众希望的、群众满意的实诚干部。

      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必须做到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说实话,既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也是办实事、求实效的前提。说实话要求我们如实反映情况,如实发表意见,不能夸大成绩、缩小缺点,更不能说假话。对领导要讲实话,对群众也要讲实话,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当然,要讲真话,就必须掌握和吃透情况,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才能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办实事,着力解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问题。成绩从实干中来,威望从实干中来,好的作风同样从实干中来。只有真抓实干,多办实事,才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基层排忧解难,为群众多办实事,是领导干部的职责。具有发现问题的办法,化解矛盾的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求真务实的态度,是领导干部的本分。工作目标切实,工作措施扎实,工作作风务实,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促进发展,造福群众。
       
      求实效,着力解决劳民伤财、不讲效果的问题。注重从基础工作做起,包括制订科学的规划、建立科学的机制,建设好队伍、聚集好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基础保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要为全局做贡献,要加强创新与创造,下大力解决一些长期困扰、亟待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方式与方法,创造特色与经验,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严实相济,敢当担有作为

      “严”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基石,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姓“党”、信“党”、爱“党”,把对党的忠诚信仰、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做一名纯洁的共产党员转化成坚定的行动自觉。

      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铭记手中权力的来源、属性、用途,始终对权力心存敬畏、自觉忠诚把权力作为实现党的使命、践行党的宗旨的载体,始终明确权力的制度约束。党员干部作为普通公民的一员,因其特殊的身份属性更应该成为守法的表率,更应该成为维护社会规范的典范,自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省察自身,儆效他人。
     
      “实”的要求,不仅是过程论中对于谋事、干事、做人的要求,更是这些要求在价值、内容、成效上的体现。一切空中楼阁式的华丽规划、唯上不唯下的漂亮的统计数据都谈不上“实”,试想,老百姓连清洁卫生的空气都呼吸不上、一家人连个病都生不起、适龄儿童连学都上不起的发展成就谈何“实”?依靠会议落实政策精神、到村不入户的检阅式调研、遇到困难就滥推诿瞎敷衍的机关作风、一心为己争名逐利的干部,怎么能够真正为民立命?怎么能够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