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经济年均增速8.5%左右云南将保持中高速前行
“十二五”已收官,“十三五”正开局。《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正在两会期间接受省人大代表的审查和省政协委员的协商。今明两日本报将就《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详细解读。
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我省在“十三五”期间,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省经济年均增速8.5%左右。对于致富先决条件的交通建设,到2020年,高速公路网覆盖所有州市、50万以上人口大县和滇中城市经济圈。
关键词:闯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关键阶段,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发展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机遇
“十三五”全省发展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为云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为全省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性机遇;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为全省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性机遇;全省“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全面提速和“两型三化”产业升级方向的进一步明晰,为全省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性机遇。
综合判断,即将进入的“十三五”时期,是全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省抢抓机遇进行开放型经济建设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主要发展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省经济年均增速8.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形成内畅外通、网络完善、运行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共享普惠、高速高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五大基础设施网络。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实现现行标准下57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实现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引领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创新成果转化率大幅提高。
●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好成效。
●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开放型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连接相邻省区、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能力大幅提升,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显著提高,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辐射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新突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各方面制度建设实现新进展。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优化空间布局
2020年:昆明中心城市人口400万 经济圈州市通高铁
强化昆明核心作用。着力提升昆明作为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创新中心的作用,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提高昆明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能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开放型、国际化城市,到2020年昆明中心城市人口达400万左右。
加快推进滇中新区建设,重点推动昆明主城区交通走廊向安宁片区、嵩明-空港片区延伸,依托安宁工业园区、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园区,加快发展现代生物、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金融、现代物流、健康服务、文化创意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滇中城市经济圈支撑作用。重点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网环线、连接线,积极推进高铁、国铁及联络线建设,鼓励主要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打造昆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曲靖市、红河州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适时推进相关新建、改扩建机场建设项目,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到2020年,实现经济圈州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6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2400公里。
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到2020年经济圈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70%;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到2020年经济圈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到2020年,经济圈城镇人口达到1560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一体化,到2020年经济圈三大水系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超过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超过9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加快建设沿边开放、澜沧江开发开放和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有序推进六个城镇群协调发展,重点发展滇中城市群,打造滇中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打造百户农业小巨人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到2020年农机装备总量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400万亩;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20年全省农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达到93%以上。
实施农业小巨人打造工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省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农业小巨人达100户,农业小巨人销售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5%以上。实施云南知名农产品品牌打造工程,到2020年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100个以上。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四种途径化解过剩产能
顺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和科技进步新趋势,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云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限量、重组、转移、退出”四种途径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过剩产能行业一律不得新增产能;鼓励和引导行业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削减落后低效过剩产能;扩大出口,开辟新的市场,从需求端加快去产能;对环保、能耗、安全生产达不到标准和淘汰类的煤炭、钢铁、有色、水泥、铁合金、焦炭等行业产能要依法依规有序退出。
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以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现代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六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高速公路网5年内覆盖所有州市
铁路:加快沪昆客专、云桂铁路、成贵铁路、广大铁路扩能改造、成昆扩能广大段、大瑞铁路、丽香铁路、昆明枢纽改造、昆玉扩能、昆明枢纽东南环线、玉磨铁路、大临铁路、弥蒙铁路、叙毕铁路14个在建项目建设;新开工渝昆高铁、南昆铁路扩能、师宗至文山至蒙自、大理至攀枝花、临沧至普洱、芒市至腾冲猴桥等铁路项目建设;积极联合西藏共同加快推进滇藏铁路香格里拉至邦达段铁路开工建设。到2020年,铁路营运里程力争达到5000公里。
公路:新开工建设弥勒至峨山至易门至楚雄等滇中高速公路项目,以及昭通至金阳、昆明至楚雄至大理扩能改造、临沧至清水河、元江至蔓耗、蒙自至屏边等高速公路项目;积极开展都匀至西昌高速公路泸沽湖至香格里拉段、大理至临沧、景洪至打洛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到2020年,高速公路网覆盖所有州市、50万以上人口大县和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00公里以上,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全面实现县乡公路油路化和行政村公路硬化。
民航:实施昆明长水机场二期建设,迁建昭通、大理、普洱等机场,改扩建丽江、芒市、腾冲、保山、西双版纳、普者黑等机场,规划研究广南、楚雄、玉溪、景东、永善、会泽等民用机场。适时建设呈贡、镇雄、罗平、石屏、陇川、凤庆等50个通用机场。到2020年,全省运营和在建的民用运输机场达20个,长水机场、丽江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6000万人次和1000万人次以上。
宽带:2016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城区实现全光网改造,光纤到户覆盖县以上城市及建制镇;2017-2020年进行网络优化升级及宽带用户推广;2017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通光缆;2018-2020年进行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及宽带用户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