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州多措并举加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州加大对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的工作原则。从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等方面,多措并举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
一是开展普查调研,建立健全非遗档案。 全州文化干部深入基层,收集整理资料,精心挑选出民间文学、艺术、建筑、工艺等10个类别360多个优秀项目逐级申报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各县(市)均健全资料数据库,规范了档案数据资料。
二是以点带面推广,有效传承传播。 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和州级特色项目、濒危项目实施重点保护,利用各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庆习俗,开展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如苗族“踩花山”、彝族的“火把节”、壮族“陇端节”等传统节日,充分利用做好宣传、调查和辅导工作。制定并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开展了新一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遗项目已形成国家、省、州和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同时建成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动示范基地,如国家级“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项目彝族村示范点2个、壮族村示范点 2个;国家级“壮剧”项目示范点4个、传承点7个;省级“壮族刺绣技艺”项目传承点9个。以点带面开展传承示范带头作用,鼓励、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采用培训方式带徒授艺,培养后继力量。
三是注重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艺精品。 一是利用我州各民族生态文化资源打造《地母文化》、《坡芽歌书》、《农民版画》、《民族刺绣》等文化品牌;二是在民族文化、旅游文化、三七文化、铜鼓文化上作文章,突出民族特色,精心打造《敲响铜鼓》、《曼瑞毕侬》、《踩山舞云》等大型民族歌舞剧目为代表的文化艺术精品,宣传展现我州民族民间歌舞风采;三是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赛事,加深外界对我州民族文化的认识,如富宁县的坡芽山歌队和广南县的坝美山歌队就曾在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的青歌赛上一举夺魁;精心编排地方特色舞蹈《跟来瑪伙拢》、《灯弦舞》、《鼓祭》在近四年来的全省歌舞乐展演和广场舞比赛中荣获金奖,充分展示我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非遗队伍素质。 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多次举办各种培训。如联合省非遗中心举办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通过在州及省上的学习、观摩、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培训。同时针对省级项目传承人申报存在的问题,在富宁县召开“文山州201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通过富宁县彝族“跳宫节”活动,采取现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培训。进一步提高非遗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是搭建交流平台,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信。 通过“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文化“三下乡”等活动,“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和“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建设,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文化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民族民间传承保护活动,以每年六月的“文化遗产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展演、进校园等宣传活动;举办全州非遗传承人座谈会,促进民间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各县(市)举办各类大、中、小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活动,积极组织民间文艺队、传承人等参加,增强非遗传承人文化自信。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云南省文化厅 发布人:5300000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