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全力打好新一轮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战
□ 本报记者 苏云慧
“要是没有好政策,我家是盖不起新房子的。”3月18日,在地处澜沧江畔无量山中的南涧县公郎镇落底河村委会落龙寨,布朗族村民杜春秀站在自家正在修建的新房子前,高兴的话说不完。
一年前,落龙寨被确定为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和南涧县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点。在省、州民委的扶持和县级资金的支持下,落龙寨获得1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上马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和特色产业培育项目。
据悉,自实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以来,我州12县市同时被列入了滇西边境山区扶贫攻坚主战场。与此同时,我州启动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
州委、州政府成立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扶贫开发重点对象,稳步推进《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同时,加强与教育部等中央和省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单位的对接联系,主动争取在政策、资金、项目、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倾斜支持。
2013年,我州启动红河源、黑潓江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综合开发。以贫困人口比重大、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少数民族聚居的红河源、黑潓江连片特困地区作为重点区域,实施连片扶贫综合开发。2014年州级财政安排下达扶贫资金1350万元,漾濞县瓦厂乡、弥渡县德苴乡、巍山县青华乡、剑川县沙溪镇、洱源县乔后镇、永平县北斗乡、云龙县团结乡、祥云县东山乡、南涧县小湾东镇已进入实施阶段,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以33个山区贫困乡和11个少数民族贫困乡为重点,以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基本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组织实施一批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到目前,全州已实施宾川县钟英乡,云龙县漕涧镇、长新乡,洱源县炼铁乡,剑川县象图乡,鹤庆县松桂镇,南涧县无量山镇,巍山县永建镇等8个乡镇试点,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00万元。
同时,将列入规划的283个行政村、1152个深度贫困自然村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深入抓实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截至2014年上半年,扶持行政村整村推进123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300万元;扶持深度贫困自然村63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670万元;省级扶贫重点村1331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9965万元;州级新农村扶贫开发建设150个,投入州级财政扶贫资金4500万元。大力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了贫困村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
以财政扶贫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为支撑,结合贫困地区实际,重点扶持发展核桃、茶叶、薯类、生物药业、特色水果、特色养殖等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积极扶持贫困农户建设高原特色优势生物资源、优质种业、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积极培育运输、种养殖等专业协会、合作社。2011年至2014年上半年,扶持产业扶贫项目134个,扶持资金10185万元。
2011至2014年上半年,全州实施了10582户扶贫安居工程,8300人易地扶贫搬迁,4.5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前,蔬菜种植、加工基地,核桃种植、加工,乳制品加工,葡萄产业化发展等特色产品已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农户增收,3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38万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9.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