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一村一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25.11.2015  12:02

  在今年的秋冬农业开发中,峨山县突出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宜粮则粮、宜经则经,不断优化小春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使优势农作物和重点产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凸显高原特色的优势产业逐步在秋冬农业开发中显现活力。

  在峨山县小街街道由义村委会的田地里,烤烟刚采烤完的刘勇一家正忙着清除烟株和杂草。刘勇介绍说,在今年大春生产中,他家2.3亩烤烟实现收入2万多元。在小春一垡,他家每年都种植菜豌豆,在市场前景好的年份,亩产值达到了一万元左右。“烤烟收了以后,就要赶紧把菜豌豆种下去,因为菜豌豆价钱基本上还是好的,早栽进去早有点收入。节令过后栽晚了菜豌豆价钱就不好了。”刘勇说。

  在今年的秋冬农业开发中,小街街道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和种植模式,大部分农户选择种植菜豌豆、四季豆以及大白菜、山地萝卜等产值高、比较优势明显的农作物。农户张小平说:“现在我们老百姓观念转变了,都栽一些收入高的经济作物,像菜豌豆、四季豆,我们是哪样划算就栽哪样了。

  据了解,峨山县2016年计划种植小春作物16.47万亩,其中粮食和非粮食作物分别为5.1 万亩和11.37 万亩,粮食与非粮比例达31:69,以经济作物为主的非粮比重增长明显。入秋以后,峨山县各乡镇(街道)立足实际及早谋划小春生产,围绕市场优化结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着力推进增产优质高效的高原特色农业种植。在布局结构上,引导农户在低热河谷及中海拔地区发展冬早蔬菜、豆类作物、除虫菊和玉米等种植;在干旱山区则引导农户进行山地菜豌豆、油菜、山地萝卜等耐旱作物种植,力争实现小春粮食总产量703.14万公斤以上,产值同比增长5%以上。

  此外,峨山县抓好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助等惠民政策的落实,加大主推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力度。按照“百亩方、千亩片和万亩区”等模式,深入开展小春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推广麦豆间种、油豆间种、果粮套种、果经套种等技术,全县力争建立核心区100亩,中心示范片区1万亩,辐射带动间套种面积7万亩以上,促进粮经作物的增产增收。全年力争农民从小春农业开发中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加快农村群众致富步伐。

  玉溪网(特约通讯员 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