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楷模李乡旺:专注石漠化治理20年 踏遍群山唤得新绿归

09.12.2015  05:04

李乡旺参加云岭楷模颁奖礼。

云南网讯(记者 念新洪)12月3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岭楷模”发布厅灯光璀璨、嘉宾满座,2015年第三批“云岭楷模”在这里发布,戴着厚厚镜片、步履有些蹒跚的西南林业大学教授李乡旺,捧着一株小苗登上颁奖台,这是什么植物?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主持人的询问下,李乡旺介绍,小苗叫“白枪杆”,是一种由他和团队经过多年实验筛选出来的、专门用于我省石漠化山地治理的优良树种,当前已推广到多个地区进行种植。

小小的一株植物,看似平常,背后却凝结着李乡旺20年来在石漠化治理上的艰辛、坚持和坚守……

都说云南山美水美,但其实云南的石漠化也是很严重的,总面积位列全国第二,全省129个县中118个都存在石漠化问题。李乡旺这样形容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如果用人的身体来形容山川的话,骨骼就是山的脊梁,血液就是山中奔腾的河流、肌肉就是山上的土壤、皮肤就是覆盖在大地上的森林树木。如果没有了血液、肌肉和皮肤,只剩下裸露的骨骼,会是一番什么景象?生态文明中所说的要建设祖国秀美山川从何谈起?

在我省石漠化地区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石漠化有着长达300余年的破坏历史,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树木、山草难以生长。20年来,李乡旺以红河州的建水、开远为基地,辐射蒙自、弥勒等地,一只背壶、一个挎包、一顶草帽,和石漠化“死磕”,“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班,周五晚上就急匆匆地乘夜班车奔向实验基地,马不停蹄地工作两天,再赶回学校。”李乡旺说,有时为了获得一个准确的监测数据,在野外一待就是一整天;从一个基地到另一个基地,没有交通工具,就跳上农用的手扶拖拉机,颠簸着往石头山里赶。

1999年,李乡旺和开远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上山寻找乡土树种,恰遇下雨,一不留神,脚踩在松动的碎石上,从山坡上摔了下来,当时一阵剧痛袭来,他却怎么也不愿上医院。从此,腰椎连接着骨盆的位置时时作痛,他还是没当回事,一直忍着。几年后,李乡旺在调研另一个项目时发生交通事故,不得不到医院拍X光片,医生告诉他,他身体的这个位置有陈旧性骨折,他这才想起在开远摔的那次跤。

多年的努力,最终结出了绿色的“硕果”——云南80万亩原本怪石嶙峋的石头山披上了绿色的新装。以开远为例,经过十五六年的治理,5万亩人工林已将原本白花花的石漠化山头盖住,郁郁葱葱、生意盎然。数字统计更能说明成果——1996年前开远的造林成活率仅为10%,森林覆盖率也仅为16%,如今开远市的造林成活率达85%,森林覆盖率达32.4%。

石漠化的治理除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外,还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开远市的碑格乡,曾是少数民族扶贫攻坚乡,在李乡旺的指导和当地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开始种植生长迅速、树形优美、成活率高的“开远滇杨”,每亩林木每年就可为农户增收上百元乃至上千元的收入。王文进是碑格乡左西果村的村民,过去因为要烧火做饭,与其他村民一样砍了不少树,但10年前,他开始带头种植“开远滇杨”,通过种树等获得的收入,现在盖起了漂亮的楼房——当地的村民们都说,是李教授带来的“开远滇杨”,让他们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