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版“滚蛋吧,肿瘤君”17岁少年长肿瘤切下30多颗
麻醉醒来后,17岁少年小涛的身上多了8个伤口。最大的一个在背上,沿着脊柱中线,长达40多厘米。医生从这个“入口”,“掏出”了生长在脊椎椎管内的30多颗肿瘤,最小的只有芝麻大小。近日,记者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颅脑脊髓外科见到小涛时,小涛的妈妈难掩内心的激动:“这下可好了,孩子受一次罪,全部肿瘤就切干净了。”
疾病复发小伙全身长肿瘤
小涛的母亲耿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是曲靖会泽人,都在昆明打工。今年17岁的小涛在一家餐馆打杂。大约半个月前的一天晚上,小涛给母亲打电话,说自己晚上睡觉时,腰又开始有点酸疼了,有时候晚上疼得睡不着。
“你明天早上6点赶紧回家来,我带你去医院看。”接到儿子电话后,邓女士心头一紧,不要是之前切除的肿瘤又复发了吧。邓女士说,小涛12岁的时候曾经动过手术,切除过一颗肿瘤,当时也是出现了腰疼,继而腿疼的症状。所以这次儿子才说腰疼,自己就特别紧张。
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懂事的小涛只想随便去小医院照个片子。但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还是来到了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后,发现小涛胸椎、腰椎及骶椎椎管内大大小小密密麻麻地长了数十颗肿瘤。腰部、腋下、手臂、手掌多个位置也发现了肿瘤,并且在不断长大。
一次手术切下30多颗肿瘤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颅脑脊髓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封亚平坦言,考虑到小涛的情况是术后5年又复发,而且不在同一个部位,多个部位都长。因此,这次手术不能像第一次一样,直接切除较大的几颗肿瘤,建议将肉眼和显微镜下能看见的大大小小的肿瘤全部切除。
“要全部切除,就增加了手术难度。”手术中,封亚平在小涛的背上开了一个40cm长的切口,打开了脊柱上的9个锥体。但骨质破坏后,如果稳定性不好,小涛有可能面临驼背、锥体滑脱等危险。
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进行固定。但固定位置以后,小涛从胸部到腰部就不能弯曲。其次,一些肉眼和显微镜下发现不了的肿瘤还会继续生长,装了这个固定装置后,复查时可能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封亚平选择了另一种,术中尽量减少关节面的损伤,绕开了腰骶部位是活动度大、承受力也大的一节锥体,采取跳跃式的方法,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将肿瘤和神经结构进行放大,切除了椎管里密密麻麻的30多颗肿瘤。之后,又依次将小涛手臂、手掌、腋下等多个位置的皮下肿瘤切除。
摊上这病有神经的地方都可能长肿瘤
从医生拍下的照片上,记者看到,小涛身上切下来的肿瘤,最大的一颗有2.5cm×1.5cm,最小的只有芝麻大小。为何小涛的肿瘤会遍布全身呢?
封亚平解释说,小涛所患的神经性纤维瘤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发病率非常低,每十万人中大约只有3-5人。小涛所患的是其中一种分型,表现为皮肤有咖啡牛奶样的色素沉着,约70%左右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具有咖啡牛奶斑。这种情况下,只要沿外周神经分布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现肿瘤生长。
“没有出现症状的时候,可以观察。”封亚平说,但像小涛这样,已经出现症状,如果不切除不治疗,肿瘤压迫最终会导致肌肉萎缩、下肢瘫痪,甚至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但即使将肉眼和显微镜下能看见的肿瘤全部切除,也不能排除复发的可能。(记者孙琴霞)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