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APP成木马藏身重灾区

15.03.2016  16:54

    昨天,市民李女士反映称,其下载游戏APP后,手机出现卡顿、流量偷跑等情况。记者检索发现,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正版流行APP问世后,总会有大量“山寨”APP涌现。这些盗版APP多存在植入木马、劫持流量、偷跑话费等问题。

    据李女士介绍,昨天,为打发时间,她下载了一款游戏APP,“网上的搜索结果很多,都大同小异,我就随便下载了一款。”但她下载该APP后,手机出现了许多问题,“突然变得卡顿,而且时不时就死机”。

    李女士说,只要处于联网状态,她的手机就会弹出各种广告,“频率约为每10分钟一个。”此外,其手机还出现许多未默许安装的APP,“原本能用一个月的流量,几乎在几天内就‘跑光’。

    记者就李女士的问题咨询技术人员后得知,李女士下载的“消消乐”游戏并非正版APP,而是“山寨”APP。其手机被木马病毒植入,手机代码遭到篡改。“系统会默认在后台下载附加APP,并弹出广告。内存被大量占用,自然会造成手机卡顿甚至死机。”该技术人员说,单纯将APP关闭,无法阻止其在后台继续运行,唯有将APP彻底删除或将手机恢复至出厂状态才能解决问题。

    “盗版坑得我倾家荡产了。”手机游戏APP开发者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投资开发了一款名为“推金币”的游戏APP,在投入近百万元后,该APP在用户中形成了良好口碑,“每日下载量超过1000次。

    很快,至少七八种“推金币”盗版APP出现,刘先生的正版APP反被淹没其中。刘先生称,这些盗版APP的出现侵占了市场份额,且有恶意植入木马等行为,使用户体验下降,直接影响了自己的正版APP。记者武红利

    >>相关链接

    隐私窃取“山寨”APP占比42%

    记者检索发现,山寨APP确实在网络中泛滥,且标识、名称与正版APP高度雷同,普通用户如不加留意,一般难以辨别。一旦下载安装,轻则会被垃圾信息和广告骚扰,重则会泄露隐私、遭恶意扣费、流量损失等。

    360公司发布的《2015年Android手机应用盗版情况调研报告》中,研究人员对国内最大的手机分发市场中10305款正版APP进行研究发现,在互联网上存在着954986个盗版APP。

    “也就是说一个李逵后平均有92个李鬼。”360公司加固保软件工程师冯成蹊表示,一款流行APP问世后,会有大量“山寨”APP出现,抢夺市场。一般情况下,下载量低于10万的正版APP只有二三十个“山寨”跟随;下载量超过1000万次后,“山寨”APP就会蜂拥而上,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下载量超过5000万次后,就会出现至少700种“山寨”APP。

    冯成蹊指出,在127011个恶意盗版APP中,木马类盗版APP占比最高,为71%。其次是广告类盗版APP,占比26%。而在所有木马类盗版APP中,恶意扣费行为占比28%,该种APP会在用户未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发送短信和扣费指令;资费消耗行为占比26%,该种APP会在用户不知情或未授权的情况下,自动拨打电话、发送短信、邮件、频繁连接网络等,造成用户资费的损失。

    冯成蹊说,存在隐私窃取行为的“山寨”APP占比42%,“即使最循规蹈矩的‘山寨’APP,也会要求获取通讯记录、电话、短信、位置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打包发送给后台服务器,用户的个人隐私也随之偷偷流走。”此外,手机端的钓鱼网站攻击也在迅猛发展,正是这些“山寨”APP的引导和跳转功能在推波助澜。

    >>专家说法

    盗版匿名开发消费者维权难

    信息安全业内人士邵森龙表示,国内Android应用市场繁多,生态较为开放,缺乏统一管理,致使各应用市场的审核机制和管理规范良莠不齐。“由于伪装得力,用户不宜辨别,造成‘山寨’APP传播广泛,风头甚至盖过正版产品”。盗版APP无论是对用户,还是对正版APP开发者来说,都存在侵权。但因盗版APP开发者匿名,责任难以追究。

    邵森龙说,现在,盗版APP已超越模仿范围,不但骚扰用户,也侵犯了开发者的知识产权。很多盗版APP连名字都不改,直接修改若干代码,插入病毒、广告、木马等。用户下载APP可选择知名的安卓市场,下载前先判断APP的来源,对来源不明的APP不要轻易下载。下载后,最好用专业工具进行扫描,确定是否有病毒。原版APP开发者,可对自己的代码及时申请专利著作权保护,避免泄露。

    北京雄志律师事务所律师姜健说,若能找到盗版APP的制造者,对方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原版APP开发者可要求其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此外,盗版APP还构成了侵犯著作权罪。“但目前,用户和原版APP开发者都存在维权难的问题,主要是找不到侵权人”。

编辑:文丽荣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