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杉树大片死亡 专家:系品质退化气候异常等因素造成的生理性死亡

07.01.2015  10:41

  “绿色银行”变枯黄废柴。

  近日,记者接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和平乡村民反映,当地的杉树成片莫名死亡。经多次走访,专家初步断定,死亡原因是品质退化,加上地块土壤退化和气候异常造成的生理性死亡。建议引进新品种,采取混交林模式栽植。

  目前,屏边县已引进杉树良种籽培育,并向全县村民提供了400万株苗木种植。

   村民报料

   杉树像得癌症一样不断死亡

  在蒙自上班的黎先生说,一回到屏边老家,就有亲戚说,栽的杉树不断死去,是不是得癌症了?看着很是可惜,可又没什么办法。

  和平乡白鸽村委会主任周保成介绍,杉树死亡现象已有两三年了,开始大多是两三年的幼树,长到一米多就死了,现在发展到五六年的树也有死的。有的人家死了四五亩,有的死了10多亩。树死时,叶子和树干会变干,连根也会变干,好像会传染。杉树都是村民自发栽的,大面积相连的不多,估计他们村委会涉及面积有上千亩,周边村委会有几千亩。

   专家诊治

   系品质退化气候异常所致

  据了解,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屏边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推广种植相对生长快、经济价值较高的杉树,种植杉树最高时近40万亩。有的采伐了3轮,有的甚至采伐了4轮。因此,屏边的杉树林也被称为“绿色银行”。

  屏边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站站长李正乔介绍,2012年,屏边县林业部门就发现境内杉树有部分死亡现象。

  屏边县请来西南林业大学林业专家查看。经多次走访发现,死亡杉树树龄都在4年左右,大多是在承包地里种植的,这些地块种植杉树的时间比较长,年限为40年左右。更重要的是,屏边杉树的种子都是自采自育自栽。周边蒙自、文山等地也存在杉树死亡现象。通过气象记录分析,近几年气候有些异常,霜冻比较严重。

  为此,林业专家初步断定,屏边杉树死亡原因是因多年近亲繁殖引起品质退化,加上土壤退化和气候异常等造成的生理性死亡。建议引进新品种,采取混交林模式种植。

  目前,屏边县已投入资金从保山市龙陵县及省外引进杉树良种籽培育,向全县村民提供400万株苗木种植。并劝导村民采取混交栽植,砍伐杉树后改栽龙眼、荔枝等经济林果。(首席记者 任锐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