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让苗乡百姓生活好起来

21.11.2016  20:37

 
  屏边作为我省唯一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又坐拥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美丽苗乡·森林屏边”名不虚传。

  但在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之外,一个事实也不容忽视:屏边总人口15.6万,2015年底有5154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在县级层面上位列全省第二。

  《屏边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9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6个贫困乡镇、60个贫困村出列。

  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屏边县如何行动?

  产业

  催发脱贫内生动力

  大围山上,玉屏镇王家村委会簸果马村,一大早,安顿好儿子后,牛林芬和爱人步行10分钟到屏边华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班。

  两年多前,华科的3位浙江籍老板来到屏边,流转了王家村及其附近的800多亩土地,种红心猕猴桃。牛林芬自家的20多亩也在里面。“原来,因为地都在坡上,要么荒着,要么种点包谷,一年没多少收入。”牛林芬说。儿子又因为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牛林芬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她家在每年除租地收入之外,夫妻俩还有一份打工钱。年内脱贫已成定局。

  “公司流转的土地涉及50家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8家。”华科总经理柯林吉介绍,“公司招工优先照顾贫困户。短期目标是让他们有租地和打工收入,长期就希望他们掌握技术后自己种植猕猴桃,公司在种苗、技术和收购方面进行帮助,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华科与牛林芬的关系恰是屏边县通过培育产业拔穷根的一个缩影。屏边县通过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每年整合各类资金1.5亿元,大力推进以荔枝、猕猴桃、枇杷为主的种植业“十百千”工程,现已发展荔枝5.6万亩、中华红心猕猴桃5.48万亩、大枇杷5.36万亩,户均50亩以上种植大户486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00余户,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1153元。

  当华科的800亩猕猴桃基地初具雏形,他们又有了新的思路:借助大围山这个天然大氧吧发展乡村游,通过一产和三产的结合实现产业升级。

  这一思路与屏边县“十百千”工程的目标也不谋而合。未来,屏边会依托不同海拔带上种植的各10万亩荔枝、枇杷和猕猴桃分别打造“新现河百里枇杷大峡谷及枇杷庄园经济带”、“南溪河百里荔枝大峡谷及荔枝庄园经济带”、“玉屏—新华—和平—白云百里猕猴桃产业经济带”,发展1000户特色产业种植大户,带动建档立卡户7500户25500人。

  精准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白河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团结村委会,陆文学站在四寨村边的公路向下望:那里,老二寨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已初步建成,统规联建的53座12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整齐排列。待到年底完工时,小楼的外立面会有壮族的图腾、纹饰,绿化、亮化工程也会同步完成。

  将视线从搬迁点转到约5公里外的山脚下,一片破旧的土掌房是老二寨的现址。高低不平的农田包围着寨子,一条曲折的土路从寨内延伸而出。“水、电、路都不方便,房子也破,还在山脚下,不安全。”居住在老二寨,又身为团结村党总支书记的陆文学对这些情况都很熟悉。

  借着易地扶贫搬迁的东风,老二寨有了新家。因直线距离近,村民们种地不会受到影响。又因为新家紧邻四寨这个赶集点,村民们出外务工也更加方便。按照屏边县的标准,31户贫困户每户获得6万元补助,同步随迁户则补4万元,再加上每户的6万元中长期贴息贷款,搬迁带来的经济压力也都在村民的可承受范围内。

  “生活环境好了,孩子上学、村民就医更加方便。大家当然很积极。”陆文学笑呵呵地说。

  据介绍,今年屏边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46个,涉及农户2500户83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14户5712人。现已完成了一个安置点建设,其余安置点正稳步有序推进,春节前可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易地扶贫脱贫一批之外,在生态补偿脱贫方面,屏边县组织编制了《屏边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生态公益林等项目,其中,发放279名生态护林员补贴200.88万元,涉及贫困户2315户7636人;在发展教育脱贫方面,全面落实免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给予助学金资助和生活费补助等政策,投入140万元实施“雨露计划”项目,救助贫困学生933人,并以提升劳动力素质为切入点,加大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投入280万元培训了4600人次;在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方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16140人发放农村低保金1954万元。

  精准帮助,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苗乡群众生活在不断发生可喜变化。

  制度

  为脱贫攻坚提供保障

  脱贫攻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工作难度之大、任务之艰有目共睹。如何让好政策真正用在刀刃上,屏边一直在探索。

  老二寨搬迁点一片热火朝天。组长王开华时不时穿梭其中,查看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此时,他的身份是老二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自建委员会成员。

  早在项目处在动议阶段时,老二寨村民便民主选举产生自建委员会,代表村民与施工方商定签订施工合同。镇政府与工程承包方、自建委员会、村委会签订约束性协议,并以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了监理方强化项目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倒逼工期,确保易地搬迁项目建设落到实处。而在资金使用上,也是通过自建委员会加强与镇政府、村委会及施工方的沟通与联系,实行报账式拨款,严格执行资金计划和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专户管理。

  “通过权限的下放,调动群众积极性,让村民真正参与到建设过程中,他们会更安心。”白河镇镇长万执忠如此认为。

  好的制度设计再次彰显出应有的力量。在屏边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夏世文看来,健全制度,深入推动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也将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保障。

  近期,结合“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屏边县认真组织开展党政机关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机关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的“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通过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不断创新组织、队伍、阵地、服务等方面联建的形式与内容,推动机关党支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向发力,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促进脱贫攻坚上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全县共组织2244名干部职工到挂钩村开展服务13464次,服务群众5154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253条,化解矛盾纠纷89件,争取社会和行业帮扶资金5652.73万元,推动种植猕猴桃、“妃子笑”荔枝、枇杷种植17.09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