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第五届学术年会召开 香根草被列为滇池治污新“利器”
香根草 资料图
日前, 由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昆明滇池研究会、昆明光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昆明市第五届学术年会《利用香根草修复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国际学术交流会》专题会议在西南林业大学举行。与会专家经过推荐、反复比较,对香根草体系治理滇池污染的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参加此次交流会有来自中科院、市科协、昆明理工大学、昆明滇池研究会、县(区)水务、滇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190余人,就有关《利用香根草修复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开创治污循环经济新思路》作专题探讨。并围绕“香根草的研究应用及发展;香根草在面源污染治理及土壤修复方面的作用;香根草技术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应用;香根草在农牧业应用及后端产业开发;有关滇池水体中的磷与藻的调研思考”等方面作学术交流。
据昆明滇池研究会副理事长李国春介绍,通过之前对香根草的研究,并经过试种,发现香根草除具有固土保水、净化水体土壤、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的多种特性功能外,其本身茎叶、根系营养成分很高,用途十分广泛,可作食品工业原料。鲜茎叶可直接榨汁饮用,或可加入到其它食品中食用,同时还可利用其内在物质成份,制作保健品。此外,香根草茎叶可作为畜牧禽渔业饲料的主要原料,根系可提取精油,茎叶可制作精细工艺品和各种器皿。目前,香根草产品已经上市并获得经济效益,正在推动企业产业链的形成及其产品品牌的创新,为架构治污循环经济模式开辟新思路。
据介绍,香根草是通过分孽等无性繁殖的,栽种后是否会成为一种侵害性植物?对此,专家解释:“把香根草种植在田埂中,它并不会蔓延到一旁的稻田中危害农作物。且香根草对除草剂非常敏感,只需用除草剂喷洒,香根草即会消失。”
针对滇池面源污染的9大原因,专家指出,香根草可以有效吸除滇池流域污染物中的氮磷。滇池流域的面源污染、源头污染、环湖湿地及水体中氮磷都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种植香根草予以降除,缓解滇池富营养化,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建议把香根草作为滇池生物治理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培育,纳入滇池流域污染治理“十三五”发展规划,力争“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香根草种植面积不低于3万亩。
链接
香根草属于禾本科多年丛生的热带、亚热带草本植物,适应性极强,属无性繁殖,具有生物安全、耐旱耐寒、耐火烧水淹、耐掩埋、耐盐耐碱、耐贫瘠;且生长快、产量高,一年可长2米以上,产鲜草10-15吨/亩,一次种植可存活百年以上。(昆明日报 记者罗顺英)
编辑:文丽荣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