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104人取得农技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 居全国第一

18.07.2015  10:06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建设一支骨干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云南省农业厅等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着力构建农村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我省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年均增幅达12.9%;高原粮仓稳定增产,截至今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蔬菜、咖啡、茶叶、马铃薯等特色经济作物品质优良,出口创收达到量效齐增,山地牧业快速提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平华一语道破:“这些丰硕成绩取得的背后,得益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体系的构建,人才的支撑。

为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省农业厅及相关部门强化重点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实施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现场参观相结合,农技知识、“三农”政策与民族政策相结合等方式,组织开展了民族地区基层农技人员系列培训等,在基层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阵地在农村,人才也紧贴基层,在一些农村技术骨干中,有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强,但理论水平弱,为把这些实用型人才培养成综合型人才,提升农业建设和服务水平,省农业厅在指导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评审中,广开渠道,在推荐名额分配上向县乡基层、农业大县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引导农业科技人才紧贴农业生产实际开展研究和推广工作。按照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评审推荐要求,目前,我省共有104名申报人员取得了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通过评审人数位居全国第一。同时,为调动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还将一些表现突出、能力强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纳入“兴滇人才奖”的评选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人才基础,我省还面向农村大力开展以提升生产实践技能为主的“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人才培训,同时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并在全省70个县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试点”工作,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些人才在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记者 王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