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副部长张义珍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字实录: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大家对就业和社会保障都非常的关注,所以我们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先生和副部长张义珍女士,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游钧先生做介绍。
游钧: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长期以来新闻界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17年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个中心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就业创业,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加强公共服务,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业方面,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深化、劳动力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5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7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4%以内,年末降至3.9%,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个突出亮点,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基本的支撑作用。
社会保障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改革完善制度体系为着力点,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去年底覆盖超过9亿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调”,1亿多退休人员受益。基本医疗保险目前覆盖了13亿多人,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大病保险覆盖了全部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范围也明显扩大。基本保险+大病保险的政策报销水平已经超过80%。我们通过谈判将一批临床价值高但价格昂贵的重大疾病用药也纳入到医保的支付范围,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程如期建立并平稳运行,解决了群众跑腿垫资的就医痛点。应该说社会保障工作的不断推进,对于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增进人民的福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促进就业创业,推进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的同事张义珍同志分管就业工作,我负责社保工作。下面,我们一起就就业和社保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中央电视台记者: 张部长您好,这几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城镇新增的就业每年都超过1300万,成绩比较显著。但是我们都知道,就业一直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人社部门是如何克服这些压力和挑战取得这些成绩的?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形势,人社部门是如何判断的?
张义珍: 谢谢您对就业工作的关心,同时我也想再强调一点,就业工作确实在是这些年来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就业状况持续改善,连续五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都达到1300万以上,特别是2017年又创了1351万的新高。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城镇登记失业率2017年年底达到了3.9%的水平,这是2002年以来的新低,这也说明就业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就业工作不仅是改善和保障民生,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做出了贡献。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人社部门来完成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说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级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具体来说,我觉得首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就业牵涉千家万户的生活,在任何时候都要抓好,要把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努力抓实抓好,提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和要求,为我们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指引。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就业状况的持续改善也是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这几年中国的经济总体上是处于中高速增长状况,特别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改革的红利也不断提升,所以经济发展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三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效应发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这些年我们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特别是连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进创新创业,通过创新创业来带动就业的效应发挥得非常好。四是各级、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就业问题上,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各地结合各地的情况制定了一些具体化、区域化的政策措施,推动和保障就业。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去产能职工安置、就业扶贫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合力作用。当然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就是我们广大的劳动者奋发有为、辛勤努力、积极参与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应这样一个就业形势,要进一步落实十九大关于就业工作的一系列要求,下一步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总体上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全面地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目标。具体的做法上:一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真正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探索建立与现代经济体系高质量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就业体系。二是要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完善积极就业政策。积极就业政策在以往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需要高度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也要深化人力资源供给的改革。三是要坚守底线,多措并举,做好各个群体的就业工作,特别要抓好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工作、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有一些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要兜好民生的底线。四是要特别加强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这点是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围绕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的提升,我们提出了要努力建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这个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已经在逐步推进。五是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监管,进一步依法维护用人单位的权益、依法维护好劳动者的权益。总之,我们将根据新的就业形势,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把就业工作争取做得更好。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社会保险的收支也有所恶化。根据财政部的统计,2016年政府给7个社保基金提供的补贴共达到1.1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您怎样看待未来除了财政部补贴以外的社会保险的收支走势?中国的社会保险给中国的财政多大的压力?
游钧: 谢谢你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收支压力的关心。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基金的收支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基金收入增速在放缓,但是基金的增量并不减。2016年五项保险基金的收入是5.36万亿,比2015年增加了7500多亿元。2017年社保基金的收入是达到6.6万亿,比2016年增加了1.28万亿。二是基金的支出呈刚性增长的态势,但是增幅在放缓。就企业养老保险来说,2017年的支出是2.86万亿,比2016年增加了10.4%,但是比2016年的增幅下降了1.4个百分点。三是基金积累在持续增加。五项保险2015年的总收入累计结余5.9万亿,2016年达到6.6万亿,2017年达到7.6万亿。由于我国现在社会保险制度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比如职工养老还是省级统筹,职工医保还是市级统筹,所以保障的负担不均衡,基金的分布不平衡问题还依然存在,所以就出现个别地区收支出现当期缺口。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基金的运行是总体平稳的,确保了各项保险待遇按时支付。
比如大家非常关心的,特别是企业养老保险,2017年基金收入是3.27万亿,刚才说支出是2.86万亿,当期结余是4187亿,累计结余是4.12万亿,累计结余资金可以支付17.3个月,所以确保发放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确实对我们整个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这几年一是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开展基金的投资运营,使基金保值增值,并且已经启动了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社保基金,做强做大全国社保战略储备资金,这些都为我们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各级财政也加大对社会保险的投入。正如你刚才所说,2016年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支出达到1万亿,这其中主要是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和城乡居民医保,但是占同期财政的支出仅仅是5.72%,比上一年增加了1.38个百分点。应该说,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占比并不高,所以相对负担并不重。据我们了解,像美国、德国、日本,财政社保支出占比都在20%以上,我们还是有潜力、有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日报记者: 我国劳动力人口从2012年开始逐渐下降,去年减少了500多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对人力资源更高的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问,人社部门在推进人力资本质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何打算?
张义珍: 非常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的关注。确实,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质量强国,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作为支撑,需要不断地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特别是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围绕不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人力资源素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近年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落实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在这方面我们连续几年推动相关工作,仅2017年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就有1700万人次,其中对农民工政府补贴性培训超过800万人次。二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我们加强技工院校建设,特别是深化技工院校职称制度改革,2017年全国技工院校招生130.9万人,在校生338万人,实现了两连增,特别是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达到97%以上。三是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端引领技能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在这些方面,我们制定一些政策、出台一些文件,促进这支队伍建设,2017年新增高技能人才超过了280万人,特别是2017年我们有一个可圈可点的非常重要的突破,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的技能人才有一个非常好的表现,以15块金牌获得了参加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名。同时,我们还获得了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的主办权。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完善技术工人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营造技能人才发展的浓厚氛围。主要的措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突出高精尖缺的导向,大力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培养。二是实施激励计划,提高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三是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的体系,支持技术工人凭技能提高待遇。四是强化评价使用激励,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渠道。这是我们前期做的主要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主要是要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大力提升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具体来说,主要措施有几个方面:一是要继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公共培训服务,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我们已经制定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下一步结合规划的具体任务项目抓好落实。三是改革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发展渠道,抓好技能人才待遇落实。四是要为技能人才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五是营造技能人才茁壮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我们希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局面,使广大劳动者都有机会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也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目前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经基本实现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难点?有没有引发无序就医的现象?下一步,对于农民工包括外来就业创业人员有没有相关的推进举措?
游钧: 异地就医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国区域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加上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产生这类问题,往往会导致群众看病要跑腿垫资,成为又一个就医的痛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作出了明确的指示,李克强总理在2016两会上要求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建立异地就医全国联网工程,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
我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尹蔚民部长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我们集全系统之力集中攻关,经过一年的努力,如期建立了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程,并在2016年底投入运行,去年平稳运行了一年。目前,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上备案的人员超过210多万人,近9000家医疗机构并入联网,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服务。每天在这个国家平台上实现直接结算的超过1600多人次,参保者每次住院少垫资1.6万元。异地就医结算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参保人员,减轻了他们的垫资负担,减少了来回跑腿,有效遏制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医疗票据来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维护了基金的安全。
从运行的情况看,目前异地就医秩序平稳有序。按照规定,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是四类人员,包括异地安置人员、长期异地居住人员、长期异地工作人员、符合异地就医转诊条件的人员,需要在参保地医保机构进行备案,因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并不等同于可以全国漫游。所以,按照分级诊疗的要求,能够有序就医,没有出现无序的情况。当然,由于系统运行的时间并不是太长,系统的稳定性、就医地管理的能力、资金收付的时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同时,基层的医疗机构还要进一步扩展进来,政策的知晓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关于农民工和双创人员的就医问题,主要是要根据这两类人员的就业特点和就医需求,我们通过简化备案流程、扩大基层医疗机构联网服务,至少每一个区县都有一家医疗机构能够联网,并且建立快速发放社保卡机制。因为看病就医的载体是社保卡,来满足农民工和双创人员的就医需求。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优化、完善异地就医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要求的保障需要。
农民日报记者: 近几年,党和国家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农民工工资的及时足额支付在很大程度上也有了进步。但是,作为一个存在多年的顽疾,现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和一些企业依然存在。我想问一下,在治欠保支方面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游钧: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当前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据统计,现在农民工有2.87亿,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劳动报酬权益,关系广大农民工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都做了制度的安排。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来开展治欠保支工作:一是加大制度建设。我们制定了治欠保支的三年行动计划,健全治理欠薪的长效机制,对省级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黑名单管理制度,对重大的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开公布,起到震慑的作用。二是以治理工程领域、建设领域的农民工欠薪问题作为重点,我们推进了“两金、三制、一入罪”的行动。“两金”是工资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三制”就是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工资按月足额支付制度、工程领域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一入罪”就是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加大农民工工资执法检查的力度。每年临近春节,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的检查行动,重点排查工程建设领域,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通过这些措施,去年全国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查处的欠薪案件数量、涉及的农民工人数和拖欠工资数额都明显下降,应该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当然,我们也看到,产生欠薪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还有一个过程,部分行业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治理欠薪的长效机制,抓好政策落实,突出治理重点,继续加大对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的源头治理力度,落实属地监管的责任,开展省级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考核,努力在2020年基本实现无拖欠的目标。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之前提出了“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其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与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密切相关,请问人社部在这两个方面有哪些工作?这几年有什么成效?下一步会有什么样具体的措施?
张义珍: 党中央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高度重视,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人社部门立足职责,积极参与,积极作为,在参与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努力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从目前来看,我们在扶贫、脱贫方面,最重点的工作是两个方面:一是就业扶贫,二是社保扶贫。
从就业扶贫来讲,我们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截止到目前,人社部门已经核实的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1838万人。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我们创新举措,精准帮扶,目前按照最新数据,我们已经有608万贫困劳动力实现了比较稳定的就业。具体的做法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建立健全扶贫的政策体系。人社部门会同财政、国务院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对于贫困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能够有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帮助,给予更多的补贴。从制度上提供保障。
第二,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在开发就业岗位方面,一方面我们是推动区域间的劳务协作,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促进单位和贫困劳动力对接,帮助更多贫困劳动力找到就业岗位。另外一方面,我们通过开发建设一批扶贫车间、卫星工厂,也配合一些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的项目推进岗位开发,特别是帮助不太方便长期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第三,帮助贫困劳动力提升技能,提高收入。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知识层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适应更好的工作岗位,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走出贫困,所以我们特别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在技能提升方面给予更多机会。凡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只要有培训的意愿,我们都尽可能提供就近的免费培训机会。同时,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两后生”我们都给予免费就读技工院校、接受技工培训教育的机会,通过技能帮扶,让他们找到更好的岗位,增加更多的收入。
第四,我们提供精准的帮扶。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者,我们都进行实名登记,了解就业能力、就业意愿,有针对性的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同时,我们人社系统还努力开发一些公益岗位,对一些贫困劳动力进行托底安置。
另外一方面是社保方面发挥作用,尽力帮助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我们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强化精准帮扶,专门研究提出了社保扶贫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从入口来看。我们尽可能减轻贫困人口的社保缴费负担。比如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方面,2017年享受政府补贴代缴的有1515万人,减轻他们的缴费负担。
二是在出口上提高保障水平。目前全国有30个省市区,还有2835个县级财政在中央的基础养老金标准70块钱水平之上又给予进一步补贴,提高了基础养老金。从目前来看,全国人均的基础养老金,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块已经达到了124块钱,提高了保障水平。同时,对于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我们又给予特别的帮扶。加强基本医保、大病医保、补充医保和医疗救助的政策衔接,多措并举来减少贫困人口当中的医保负担。
三是通过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来帮助一些有可能离开岗位、失去岗位的劳动者保留岗位,尽可能减少贫困的发生率。
四是进一步改善服务,为参加社保的贫困人口提供更多人性化的、针对性的服务。
这几个方面为脱贫扶贫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近期总书记亲自调研深度贫困地区,召开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会按照要求进一步抓好落实。具体的措施主要有几方面:
第一,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扶贫。总书记曾经强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所以,我们在就业扶贫方面要力争使具有劳动能力、劳动条件、劳动意愿的贫困劳动者都能尽早的实现就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送岗位,就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送技能,能够使他们更多掌握就业的本领;送服务,争取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帮扶。
第二,进一步做好社保扶贫。要进一步将贫困人口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争取应保尽保。对缴费确有困难的,协调相关方面,或者采取有关的措施,予以补助救助。同时,要进一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保障能力。
第三,进一步做好技能扶贫和人才扶贫工作。这方面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组织三支一扶、组织高校毕业生下基层,组织专家帮扶,咨询指导,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发挥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特别是要在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领域的作风建设、转改作风、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争取为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