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小区内敲锣打鼓祈福引热议 论传统习俗如何延续

17.08.2015  16:26
记者苏颖/摄

  结束了两天的祈福活动,庄稼塘村的村民踏实了,他们坚信,祈福顺利完成,神灵将保佑大家平安。8月11日,有媒体报道,昆明红星国际广场紫郡小区的业主在小区内敲锣打鼓,举行祈福活动,这些业主正是陆家庄社区庄稼塘村的回迁村民。只是村民们无法理解,在自家的地盘上搞祈福活动,为何还会引来媒体的关注。

  村民

  全村集体祈福祛灾

  几十年难得一遇

  红星国际广场紫郡小区位于西山区爱琴海购物广场旁,两年前,庄稼塘村的村民回迁到这里。走近小区,记者发现门口一对石狮格外醒目,狮身上还戴着大红花。

  提起前两天刚刚举行的祈福活动,村民们有些警觉:“我们就是祈福求平安而已,以后都不搞了,有什么好了解的?”记者从几位老人口中得知,像前几天这样的集体祈福活动,几十年才有一次,所以大家格外重视。对于60岁的李师傅而言,从记事起,这还是他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活动。

  村民向记者讲述,村里原有的“财神庙”被拆了,村民觉得这两年的种种不顺都和这个有关。另外,回迁过来两年了,差不多村民都住齐了,搞活动也比较方便。就这样,祈福活动被提上了日程。组织者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经多数村民同意后,凑钱请人选了吉日,定在9日、10日两天祈福。

  据村民介绍,两天的祈福活动,共有600多人参加,小区内响起了锣鼓和鞭炮声,村民们在绿化带搭棚设祭坛,大家排队跪拜,还按习俗烧了“金元宝”和纸马。

  小区祈福一切从简

  “规格”没法与农村比

  在村民们看来,受条件限制,在小区做祈福,“规格”显然不能与农村相比,一切只能从简。譬如,以前村子里有专门的祈福的小庙,而在小区里,只能在绿化带上用木板现搭台子,几百人挤在这里磕头,着实有些拥挤。

  对于村民们的执着,李师傅解释,祈福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各种礼节一定要到位,容不得半点疏忽。“本来放完鞭炮,是要放上两天才能扫的,谁知道第二天就扫走了。”李师傅至今还在为清洁人员“不懂规矩”而生气。

  “以前我们一到初一十五,就要去财神庙烧香。”回忆起往日,李师傅忍不住叹了口气,旁边的老人也指着不远处告诉记者:“以前那就是财神庙,我们烧香祭祀都在那儿。”老人们说,新小区什么都好,可没有了财神庙,也没有了请客房,连村民们跳舞的地方也没有了,好多传统的活动都只能从简。老人们担心,再过几年,祖祖辈辈的习俗就这样丢了。

  物业

  派人蹲点防火 未接到住户投诉

  “绝大部分业主都同意搞祈福活动,所以我们也不好反对。”物管公司杨经理告诉记者,物管能做的,就是保证活动期间的消防等安全问题。物管专门派人,到容易发生火灾的几个点蹲守。

  物业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最终活动顺利搞完,并没有业主投诉。“主要还是由于小区内大部分都是回迁业主,所以大家都很支持。”工作人员说,这个小区内有近1/3的商品房,祈福从早上开始,下午五六点就结束了,对大家的影响也不太大。一些商品房的业主听闻小区要搞祈福活动,也欣然参加。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租户和购房者,除少数业主认为在小区内烧纸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外,多数人都表示理解。“这是人家村子里的大事,才一两天的时间,影响不大,可以理解。”租户李女士说。业主曾先生说,祈福是好事,如果不是白天要上班,自己也想参加,“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祈福仪式,觉得挺新奇的。

  专家

  建议在城市设专门的祈福点

  小区内敲锣打鼓祈福,的确很新鲜,但也有网友感叹,同样的事情如果在普通的商品房小区,或许就不会这么顺利了,省外因此引发的纷争并不少见。一边是村民感叹传统习俗“变味”,另一边,是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当农村传统习俗与城市文化碰撞,想要在中间寻求平衡点,绝非易事。

  对云南民俗有着深入研究的专栏作家“风之末端”分析,祈福的风俗在昆明历史上一直都存在,老昆明人也非常重视。以前搬新居、婚丧嫁娶、祛邪免灾,都会进行祭祀祈福,现在这样的风俗仅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有保留。“大家祈求平安的心愿是永恒的,原来的风俗习惯应该保留,但形式上也要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风之末端”分析,小区内祈福最好省去放鞭炮、烧纸钱等活动,一切要以不影响他人为准则。

  “建议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能设置一些祈福点,划出一些区域供大家开展民俗活动。”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介绍,民俗活动保留得好,可以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也可供游客参观。目前昆明类似的地点较少,市民开展此类活动不太方便,建议在一些公园可以设置类似的地点,不同的公园,对应开展不同的民俗活动。一些大型的祈福活动,则可以在市郊的一些点来搞,这样既能最大限度保留老一辈的传统,又不至于影响市民。(记者 期俊军)